河北邯郸有一处寂寞的石窟,响堂山石窟

河北邯郸有一处寂寞的石窟,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涉县的响堂山上。

这座貌不惊人的小山何以叫了"响堂山"这么一个从视觉到听觉都引人耳目的名字?相传古时候风过此山,山间会发出爽朗的声响。到如今,响堂山的生态环境已不同往昔,响声只能来自石窟外有心人搁置的铜锣,敲一下5元钱。

与响亮的名字映衬的,是石窟的沉默。因其沉默,即便是旅游旺季,踏足这里的也就我们一队十来个人。

响堂山石窟,分布在南向唐山和北响堂山上。以遗存多寡选择,我们先去北响堂山石窟。区区8个洞窟,题材单一,均为佛像,可是,凿刻于北齐的这些事项,以其独特的样貌,一下子就长驻在膜拜过他们的记忆深处。

北齐,存世仅27年的短命政权,虽是汉族主政,可是北魏鲜卑的遗风犹存,工匠依旧习惯用北魏的刻工来完成北齐政权吩咐的活计,所以,响堂山石窟,有鲜明的鲜卑风格,现在佛,过去佛以及未来佛的峨冠博带,均大气飘逸。可惜,大部分佛像的头部损毁于或丢失于乱世,我们只能通过壁龛上鲜艳的敷色和纹饰来感慨彼时工匠的高超技艺:1400多年以后,色彩艳丽如故忍冬纹饰灵动依旧。

河北邯郸有一处寂寞的石窟,响堂山石窟

河北邯郸有一处寂寞的石窟,响堂山石窟

南响堂山石窟的命运更加让人唏嘘,只剩下三个窟还有遗迹可看,且歪斜的状态彻底坍塌也是不久将来的事情了。

相对于响堂山石窟,瓷窑博物馆对我的吸引力就小了许多。倒不是因为瓷窑是民窑,其实,博物馆里陈列的展品,因出自民窑,故器型更自由花纹更奔放,厚彼薄此,完全是个人喜好。

那么,不喜欢邺城博物馆就不仅仅关乎个人喜好了。因着曹氏父子三人建造的偌大博物馆,未见多少出土文物,多是今人根据史书记载复建的假古迹。要说有意思,还是三台遗址。豪阔的三台铜雀台,冰井台和金凤台,经由改道的临漳河的冲刷和历史长河的选择,如今只剩金凤台孤零零地证明着曾经的辉煌。

所以,说什么永垂不朽。

(石窟里不让打灯噢,所以,图片暗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