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複講解吸引遊客反覆“打卡”

近日,徐家彙源遊客中心迎來近十名市民遊客,他們都已預約了講解,準備前往土山灣博物館進行一場海派工藝之旅。

徐家彙源的“鐵桿粉絲”說:“每次來,景區的講解活動都不一樣。”作為上海首個開放式都市旅遊景區,徐家彙源聚集了一片百年文化建築群,為了讓市民遊客瞭解建築背後的歷史文化,景區每天都會提供兩場公益講解。景區在週末舉辦的公益導覽、歷史文化講座等活動,也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專程“打卡”。

沒有圍牆的旅遊景區

在徐家彙源遊客中心,參觀者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對徐家彙源有了大致瞭解。400年前,中西文化交流先驅徐光啟來到這個多條河流匯聚的地方,從事農耕試驗並著書立說。之後,此處成為徐氏家族後裔的聚集地,清康熙年間得名徐家彙。400年來,徐家彙見證了國人“最早看西方”,蘊育了近現代上海乃至中國科學文明發展。因此,在徐家彙進行一場“尋源之旅”再合適不過。

跟著講解員從遊客中心出發,走過兩條馬路,就到了位於蒲匯塘路的土山灣博物館。“1864年至1960年,上海耶穌會在此建立土山灣孤兒院。從此,土山灣成為中國西洋畫的搖籃,還開創了工藝史上的諸多第一,徐悲鴻等畫家都曾來此學藝。”走進這座由土山灣舊址建成的博物館,百年前的西洋畫、彩繪玻璃、土山灣牌樓等吸引參觀者駐足。

和一般景區不同,徐家彙源沒有圍牆,不需門票,遊客可預約或自行前往各遊覽點免費參觀。這座開放式都市景區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景區內共有15個遊覽點。其中,歷史在百年以上的建築超過10座,包括“遠東第一大教堂”徐家彙天主堂、140年曆史的徐家彙觀象臺舊址、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徐家彙藏書樓、西學東漸第一校徐匯公學舊址等。

公益導覽活動常辦常新

目前,徐家彙源所有遊覽點都對外開放,連位於上海市氣象局內的上海氣象博物館,也通過預約制,在每週二至週日限時開放。不過,除個別博物館配備講解員外,一些作為辦公場所、學校用地、商業經營的歷史建築卻難以配備長期的講解服務。

怎樣讓市民遊客進一步瞭解建築背後的城市文化遺存?在政府託管、企業管理運作的模式下,負責景區日常運營與管理的上海徐家彙源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設立一套公益導覽體系。公司總經理朱旌華說,中心每天都為遊客開設公益講解,在各遊覽點輪流舉辦,遊客隨到隨聽。每個月第一、第三個週六,景區都會舉辦“閱讀徐家彙”公益導覽活動,帶領預約過的參觀者體驗徐家彙源主題遊線。目前,景區共開設9條遊線,包括尋源之旅、百年建築之旅、紅色基因之旅、西學東漸之旅等,每條線路的參觀景點、遊覽順序和導覽講解都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徐家彙源還會舉辦“匯遊徐家彙”公益活動。活動在景區微信公眾號上一經發布,預約名額很快被一搶而空。活動中,景區會邀請不同專家學者為觀眾講述徐家彙的歷史、建築故事、名人軼事等。上個月,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煉就為觀眾講述徐家彙肇嘉浜、李漎涇與蒲匯塘“三水匯流”的故事。有粉絲告訴記者,活動主題常辦常新,從未重複過。

推出線上“閱讀”景點

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期間,徐家彙源對外開放,作為城市最佳實踐區引起公眾對海派文化發源地的關注。2017年起,在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徐家彙源探索推出各類主題活動並持續至今。

據悉,景區專門設立講解團隊,保證遊客中心每天都有講解員值班。朱旌華說,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不僅要在前期進行大量的知識儲備,還要在工作中積累新的知識,“這樣景區的講解才不會一成不變,讓市民遊客願意多次參觀。”景區還與上海圖書館對接,挖掘相關歷史文化資料,聘請上海各院校教師對講解員進行定期培訓,提升專業素養。

目前,徐家彙源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還與各遊覽點隸屬單位形成“景區聯席會議制度”,充分依靠政府管理職能和社會資源,實施都市開放式景區綜合管理機制。

去年,徐家彙源接待遊客超過2000萬人次。為了讓景區講解覆蓋更多遊客,徐家彙源還在區文旅局的指導下,推出線上“閱讀”方式。目前,景區內各遊覽點前,樹立40餘塊景區標識牌,遊客掃描標識牌上的二維碼就能“直達”景區公眾號,閱讀或聽取語音版的中英文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