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成為“殺死”一場演出的終極殺手

它可能成為“殺死”一場演出的終極殺手

文 |鄒原

11月11日,演員黃磊發表了一篇關於“劇場觀演秩序”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現在劇場裡面,大家真的都做得非常好,觀眾越來越懂戲,而且幾乎原來大家擔心的那些問題都很少發生,唯獨就是手機。”“手機成為了我們隨身必備的工具,唯獨在劇場,手機有些格格不入,當我們在舞臺上隱約感受到,臺下幾張被手機的屏幕映照得慘白的面孔時;當我們在最安靜的時候,聽到那一聲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時,我們心中都會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失落,這一份失落看似波瀾不驚,但還是會傳遞到這次的表演和觀眾心中。還有一個,就是手機從褲兜或者是身上跌落到地上的聲音,這種聲音不時地會在劇場最安靜的時候嚇人一跳,很像是樓上那一隻還沒有扔下來的靴子,你會等待著,不知何時‘咚’的一聲砸在劇場裡,砸在觀眾當中,砸在演員心裡,砸在這一次原本莊嚴的時刻。還有就是最後謝幕,以前大家都會鼓掌,現在大家都要騰出雙手用手機來拍謝幕,掌聲變得稀疏。”次日,北京日報發表文章《別讓“掉手機”成為劇場新陋習》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一隻小小的手機,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候,都扮演著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但是在劇場中,它可能成為“殺死”一場演出的終極“殺手”。

在此之前,人們對顯得外行的樂章間主動鼓掌行為表示深惡痛絕。大家口誅筆伐,終於,不管是觀眾真看懂了演出、瞭解了觀演禮儀,還是學會了讓懂行的先鼓掌,“鼓掌”問題算是基本上杜絕了。可是手機就很討厭了,它總是在人們看得入神、睡得入境的時候,猝不及防地從手裡、腿上、兜裡掉出來,“啪”地一聲摔到地上,收穫比臺上音樂家還高的關注度。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因為不是人身體的一部分而有可能不受主觀能動性的控制,它就像個“殺手”,冷不丁就一刀捅下來,臺上演員嚇一跳,臺下觀眾左顧右盼地找“是誰是誰”,進而忍不住根據手機掉落的音量、音色推斷這到底是蘋果還是個華為。意境沒了,氛圍沒了,冥想沒了,一場演出就這麼被毀了。更可怕的是,大多數手機的主人對此無動於衷,人有失手,掉了東西不是很正常嗎?坦然拿起來,吹吹灰,等著下一個掉手機的人出現,自己心裡便更坦然了。

手機除了能掉到地上,還有很多更智能的功能,讓一場音樂會尷尬收場。前陣子,在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廳,小提琴家穆特的音樂會上,就有一位前排觀眾偷偷錄像而被穆特發現,隨後,在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總裁的陪同下離場。穆特表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私自對演出實況進行錄製是一種冒犯,這種行為侵犯了藝術家的知識產權,貶損了臺前幕後工作人員為創造音樂財產所付出的努力。在國內,這種偷偷錄像的行為絕不在少數。筆者認識一位資深老樂迷,這位老者對手機和

微信並不熟悉,用得最溜的功能就是微信小視頻。在他的熱心分享下,筆者有幸目睹了柏林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和慧等名團名家的現場。還有的觀眾比較“專業”,錄像之後會檢查視頻的畫面是不是清楚、角度是不是完美,於是臺上臺下響成一片,形成了詭異的重奏。

其實,拍視頻是最不划算的行為,耽誤看演出不說,從那15秒的夾雜著咳嗽聲和掉手機的“啪啪”聲的視頻裡,筆者真的感受不到名團名家的光輝;朋友圈的朋友們,估計也不認識這是多麼牛的團、多麼厲害的角兒,您倒不如拍一張音樂會票面,名、碼、標價,反倒更適合“曬”出來。

針對手機的破壞性,許多劇院也採取了屏蔽信號、激光筆提醒等措施,但最難防的,還是觀眾的心。若不是對藝術、對音樂家懷有一顆尊敬之心,若不是對音樂廳裡演出的藝術懷有一顆喜愛之心,手裡的手機永遠都會不自覺地“殺死”一場音樂會。

- THE END -

快手、抖音

賬號

它可能成为“杀死”一场演出的终极杀手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