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据外媒消息,阿里巴巴在考虑通过在香港二次上市……”今年以来,上面这样的文字,涌金君每两三个月就要写一遍。

缘起都是市场传闻,言之凿凿。不传谣,不信谣。本着这样的精神去求证,平日里热情奔放的阿里公关总是惜字如金,最后给一句不超过十个字的口径——“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11月13日晚上,阿里巴巴集团终于不再辟谣。因为,这一回,是真的。阿里返场港交所了。

刚刚,阿里巴巴集团官方正式发布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球发售定价:每股176港元》,全文362字。

阿里巴巴将成为首个同时在港交所和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以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计算,阿里巴巴最多在港募资1012亿港元,创下201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IPO纪录。

截至目前散户认购超额已逾40倍,冻结资金约1000亿港元,超过此前中手游的709.49亿港元,阿里也成为今年港股新股“冻资王”。

01 腾讯迎来最大劲敌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去港交所上市。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为主体赴港交所上市,市盈率一度超300倍。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阿里巴巴股价不断探底,有意退市后重新上市。

2012年,阿里巴巴按13.5港元/股的发行价私有化,同年6月从港交所退市。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决定整体上市时首选依旧是港交所。但因阿里巴巴提出的“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与港交所机制不符,转赴美国上市。彼时,在

纽约敲钟的马云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根据这一次招股书披露,阿里巴巴拟在港发行5亿股新股,另有7500万股超额认购权,以每股定价176港元计算,阿里巴巴最多在港集资1012亿港元。

涌金君算了一下,单纯计算港股市值,阿里上市后没能超越腾讯。也就是说,港股的股王还是另一个马先生。

讲真,现在的港股市场可不怎么好。

对于全年IPO总额仅有365亿美元(以2018年为例)的港交所而言,这一募资额已经十分可观,创下201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IPO纪录。

那么,阿里为何会在此时重返港股呢?

阿里需要香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明确表达了对香港的认同——“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我们很荣幸有机会能够参与到香港未来的建设中。” 香港接近阿里巴巴集团核心业务市场,有助于增强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地区的商业影响力。

早在今年六月间,当阿里又一次“不予评论”上市传闻之时,杭州本地金融界一位官员就准确地预判了今日的情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像阿里这样的全球化运营的企业会加快分布式上市。何谓分布式上市?境内外多个证券交易所IPO或者发行CDR。”

果然,预言成真。面临中美贸易战这样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阿里亟需锚定一个更有主控权的港湾。

反之,香港市场也需要阿里这样稀缺性的标的,市场更迫切需要一针强心剂。炒港股的朋友了解,港股的成分中最早是金融地产为主的,后来有了腾讯,科技股的比例还是稀缺的。

据阿里最新财报,营收为11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净利润为70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这样的劲敌,即便是腾讯,也是要敬畏三分的。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02 马云的继任者张勇,会如何走双棋局?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我们接着往下说。既然港股市场不怎么好,阿里选择这个时间节点从美股回港股,肯定是有理由的。

看看美股市场,你就会顿悟。

11月19日,阿里巴巴美股收市价为185.25美元。美股还处于长牛。如果张勇不当机立断,未来如果美股回调,阿里就可能错失这么好的时机。

美国投资人并不了解中国市场,也不了解中国投资者。当年选择去纳斯达克的中概股,都是别无选择才远赴重洋。中国才是中资企业的市场和用户所在。等科创板渐渐成熟企稳,未来中资概念股回潮只是时间问题。

马云是个好的演说家,从来自信满满,外界也一直觉得阿里不差钱。

从账面上看,阿里是不缺钱,根据其在11月1日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截至二季度末,阿里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2341.8亿元人民币,比财年初的1899.8亿元,增加约442亿元。

真的不差钱吗?NO。

阿里之所以有上市需求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大量融资。根据张勇给投资者公开信中的表述,阿里推行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

“阿里也会有天花板,它需要储备大量的弹药,支撑高速飞奔的经济体在新赛道上开疆辟土。同时,类似大数据、云计算这样的业务都是需要大量现金流支撑的。一旦增速达不到现在的40%,阿里的估值会下跌,股东会损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刘起贵分析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阿里将新发行5亿股普通股新股,新股与阿里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每一份美国存托股可转换八股普通股。

也就说,作为接棒者,未来张勇要下的是两盘棋。

03 当年受过伤,港股投资者还会再爱一次吗?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据报道,阿里此度香港IPO认购火爆,截至目前散户认购超额已逾40倍,冻结资金约1000亿港元,超过此前中手游的709.49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新股的“冻资王”。

基于散户认购的火爆反应,阿里将按照此前公布的安排启动回拨机制,将公开发售占比由2.5%增至10%。

“也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认购阿里香港股”,杭州本地金融圈一位资深人士提醒涌金君,阿里巴巴香港退市那会儿有投资者是吃了大亏的。

此话怎讲?

“阿里上一次是以发行价退市,这就相当于无偿使用了投资者100多亿元的资金,换算成机会成本损失在30%-40%之间。” 刘起贵给涌金君复盘了当时的情况。

“时间和空间都发生巨变了。”刘起贵认为,当时港股投资者面对的阿里其实是阿里B2B部分,而今天选择回港股的是阿里巴巴集团,代表阿里整个经济体。

此阿里非彼阿里。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不需要心存芥蒂,不能只看过去,而是看阿里的动能、前景。

这件曾被阿里若干次“辟谣”的大事 如今成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