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穩外資’目標能實現”的底氣從哪兒來?

6.6%——這是11月18日,商務部對外公佈的1-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同比增速。

在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的評價中,這個數據不僅表明我國今年以來“吸引外資的規模保持了平穩”,同時也說明“外國投資者對華投資保持了較好的信心和預期”,“比較樂觀地判斷,全年‘穩外資’目標能夠實現”。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摩擦等因素導致外資流動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多的大環境下,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實屬不易。更讓人好奇的是,這樣的底氣從何而來?

底氣來自一步步紮實細緻的工作

今年以來,我國從多個方面不斷紮實推進“穩外資”工作——

從推動出臺《外商投資法》、《營商環境條例》《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到發佈2019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再到山東等6個省區設立自貿試驗區,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印發了《關於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特別是我國連續兩屆成功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於引進外資產生了明顯的投資溢出效應,參展的外國企業將進博會作為深入瞭解中國市場、尋找在華投資機遇的重要平臺。

這些舉措,是今年我國在促進外資方面形成的“組合拳”,由此實行了“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制定全新的、以開放、服務和保護外資為主基調的外資基礎性法律,不斷完善外資政策體系。這些舉措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吸引外資的優勢,有力提振了外國投資者對華投資信心。

底氣來自結構性變化的不斷出現

今年的外資工作,可以用“穩”、“多”、“優”三個字概括。

“穩”,指的是吸引外資的規模保持了平穩。

“多”,指的是外資大項目比較多。據統計,今年以來5千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有1300多個,同比增長了5.4%。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特斯拉等百億以上級別的大項目加快落地。

“優”,體現為外商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服務業、高技術產業都是較快增長,而且增長的幅度是比較明顯的。高技術產業引資規模,已經佔整個引資規模接近三成。高技術產業裡,高技術服務業又成為亮點,增長幅度達到70%。

不僅如此,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明顯增長,亞洲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也出現大幅增長。

如1-10月,來自香港地區、澳門地區、新加坡、韓國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0.5%、56.2%、31.7%、23.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實際投資額分別增長19.3%和22.1%。

底氣來自全球的比較、企業的評價

近年來總有一種擔憂的聲音不斷髮出,外資企業是不是正在撤離中國?

其實仔細想想,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只要合法合規,投資進出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還是要看主要的數據變化和企業的真實想法。

從一些外國商協會和重要國際組織的報告和行動看,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以我國國內市場為目標市場,仍十分看好在我國投資前景,具有較強的投資信心。

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9%的會員企業2018年實現盈利,21%的盈利情況與上年持平,60%以上的企業仍然將中國作為投資的首選地或前三名的目的地。

從今年以來一些外資大項目落地情況也可以看出,比如德國巴斯夫廣東湛江項目、美國康明斯安徽合肥項目、瑞士英力士寧波項目等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今年元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工並進入了試生產階段。

不久前,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日前發佈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吸引外資730億美元,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毋庸諱言,當前有少數東部沿海、外向型、附加值較低的外商投資企業,出現了轉移生產環節的現象,但這是市場機制作用引起的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從總體上看,我國非但沒有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情況,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仍在穩步提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