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棉”年末成功“入储”,明年若能“提质提价”那就更好了

十月份以来,棉花主产区新疆“白浪滚滚”,各大棉田陆续进入采摘期。我国既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又是世界第一大棉花进口国,棉花产需缺口约200万吨,每年要大量进口美棉、澳棉。面对美棉、澳棉的激烈竞争,品质低、成本高已经成为我国棉花产业的软肋,推动棉花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缺口主要是品质结构问题,归根到底是棉花品质不够高。”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副所长张西岭分析,纺织企业要求原棉用料达到高度清洁、高度一致、加工损害最小的高端品质水平。而目前国内是生产方混种加工方质量重视不够,在高端棉花比拼上,竞争力不足。这就造成了近年“国棉入库、外棉入市”的窘境。

面对棉花产业的困局,2016年11成立的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目标就是打造棉花全产业链,奋起直追美棉、澳棉。为何我国高品质棉花产量不足?是没有好的品种吗?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已筛选培育出中棉641和中棉96,其长度、强度品质超过“双30”,适合纺80支、100支以上的纯棉高支纱,超过澳棉、美棉。

既然品种足够与国外品种媲美,为什么产业却不尽如人意?实地考察澳棉产地后,联盟成员发现:“澳大利亚仅有500多万亩棉田,但是统一管理、统一组织,仅种植两个品种,一个是主栽品种、一个是备用品种,这与中国棉区种植品种繁多的现状完全相反。”

联盟副理事长、上海永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华分析,由于品种多乱杂(仅新疆棉花品种就有数十个)、机采棉农机农艺不配套、品种品质区划滞后,更由于生产与加工环节利益不一致、三丝含量超标等原因,使得棉花有产量缺质量问题日益加剧,以致纺织服装企业宁肯每吨加价1500至1800元,也要想方设法争取进口配额采购美棉、澳棉。

国棉联盟以高品质棉花为抓手,联合科研院所、产区、加工企业、纺织服装企业等进行棉花全产业链布局。2016和2017年,联盟按照订单生产模式在新疆精河县试种高品质棉花中棉641,生产原棉共约550吨,每吨加价1000元后,被河南同舟棉业和雅戈尔集团收购。公检结果表明,中棉641的纤维长度、强度均接近32,高出新疆棉花主体品质4个档级,全面超越澳棉标准。

规模化种植是高品质棉花订单生产的重要举措。高品质棉花对纺织企业意味着利润翻番。据测算,一家产能5万至10万锭的纺织企业年需求原棉5000至10000吨,对应的种植面积是4万至8万亩,刚好适合一家规模轧花企业。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高品质棉花能否持续稳定供给。李付广说,雅戈尔、河南同舟等纺织服装企业均向联盟表示,如果供给规模足够大,可将加价从每吨1000元提高到1500元来收购高品质棉花中棉641。

1、本公众号“丝路小棉袄”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2、本平台原创内容版权归本平台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平台协议授权或未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丝路小棉袄”,违者本平台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3、请警惕冒用本平台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4、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本公众号包含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权益,应当及时向本公众号进行书面反馈,并提供其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情况说明,本公众号在收到上述文件后,认为事实及理由充分的,将会立即移除。5、本公众号声明:任何浏览者在任何时候浏览本网站任何信息,即表明已阅读本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