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

孤单的飞11


叶志超是甲午战争中倒数第一的能跑将军,是中国人最羞于提起的一名战将,但只能说叶志超是晚节不保,因为他并不是天生的孬种,光绪再昏庸,李鸿章再糊涂,也不会把一个怕死鬼派到前线去担当大任。

叶志超早年的经历还是很值得一提的。他的英勇善战在晚清可以说是少有人敌,数一数二。

叶志超有"虎将"之称,光绪曾说他跟僧格林沁一样厉害,是"僧帅第二",叶志超曾被朝廷授予一个"洋"名字巴图鲁,这是满清为了奖赏能征善战的功臣特别设立的。当然叶志超也曾达到过打工仔的最高荣誉证书——黄马褂。由此可见,叶志超真不是泛泛之辈。

叶志超是安徽人,安徽是淮军的大本营,因此叶志超自然也是在淮军中成长起来的。自从叶志超从戎之后,他的命运就跟淮军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叶志超(1838~1901),字冠群,也确实是勇猛冠群,出类拔萃。叶志超壮年的时候人称"叶大傻",其实他人不傻,就是打起仗来不要命地往前冲,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因此叶志超身上的刀疤遍布,跟纹身一样。

说来也怪,越是在战场上不怕死,玩命杀敌的人,越是死不了。每次叶志超都是九死一生,每次都能被上天眷顾,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越是这样叶志超也越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说来也怪,叶志超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上过军校,没有上过宋江武术学校,更没有跟人拜师学武,但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叶志超小时候父母双亡,在舅舅家长大。据他舅舅回忆,叶志超小时候梦里在跟人说话,醒来后到院里自己使刀弄棒,使得有来有去,叫人诧异。因此村里人都说他是天兵天将下凡,来拯救大清江山的。

就连叶志超的上级领导也深信,他不是普通人,不会被打死,所以打仗总派他去打头阵,而叶志超也总是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总能出色完成任务。

叶志超开始在淮军中比不出名,是捻军作乱造就了他。

清朝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人民不堪压迫、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捻军,捻军从1853年开始造反到1868年被镇压,历时十数年,影响到皖苏鲁豫等地,人数最多时达数十万,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仅次于太平天国,把满清皇帝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但满清命好,太平军遇到克星湘军,捻军遇到天敌淮军,如火如荼的捻军硬是让淮军给轻松地摆平了。

而在镇压捻军的战斗中,叶志超一马当先,无战不上,战功显赫、一举成名。对于叶志超的表现,满清皇帝当然是非常开心,给予充分肯定,叶志超"巴图鲁"的称号就是在摆平捻军之后获得的,这可是好多汉人大臣一辈子孜孜以求而难得的最高荣誉。

这时候的叶志超可谓是国家栋梁,常胜将军、盖世英雄。

可是人说盖棺才能定论,在甲午战争的朝鲜战场上,叶志超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冲锋在前,一马当先的将军。变成了一个向后冲锋的逃命将军。丢尽了中国军人的脸,辜负了大清对他的殷切希望。

光绪二十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满清政府发出求救。中日虽然没有正式过招,但李鸿章心里对日本人也发憷,先打探日本人的口气,那意思是说,朝鲜邀请了,你看咋办。

日本国力强盛,铆足了劲等跟满清较量,于是就挖了个坑,说你看着办吧,我们不管。

李鸿章这才吃了定心丸,让叶志超带了两千人就过去了。日本人一看李鸿章上当了,立马出兵,中日之间的一场对决开始了。

叶志超是第二批到达朝鲜的,是增援先期到达的中国军队的,承载了朝廷的殷切希望,因为叶志超英勇善战还是个大福将啊。

可是叶志超的表现出乎意料,先是欺负朝廷没有千里眼谎报军情,把吃败仗说成是取胜,哄得光绪屁颠屁颠的。当日军兵临平壤城下的时候,叶志超先是举白旗对日本人说我要投降,等日本人满心欢喜张罗着受降的时候,叶志超丢下武器带着万余清兵夹起尾巴就跑。

朝鲜军队一看我们搬来的救兵这副孬种样也哭笑不得,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枪就开火,枪口不是对准日本人而是对着中国逃兵的屁股打起来。

叶志超在逃出平壤后,还有机会利用朝鲜的地形站稳脚跟阻击日军,等待援兵.可是他根本就没有打的意愿,拒绝了部下阻击的建议,一溜烟往回跑,风驰电掣般跑了几百里直到过了鸭绿江才长出一口气。

叶志超的糟糕表现把皇上气坏了,提起刀子要宰了他,李鸿章赶忙劝阻,叶志超才免于一死,被免职回家。回家之后又羞又愧,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看到这段历史,好多人都会纳闷,叶志超在国内和朝鲜的表现判若两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能征善战的叶志超变成了逃跑将军?

1、 对手变了。

中国的军队向来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镇压自己人很有能耐,跟外国人打就成草包了。那时候的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国力空前强大,就像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年轻力壮。而满清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百病缠身,两国实力太悬殊,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2、 地位变了。

早年的叶志超出身贫苦,没有顾虑,所以到战场上奋不顾身、无所畏惧。功成名就的叶志超锦衣玉食、美人娇妻,去打仗就顾虑重重了。

出征的时候,叶志超就不想去,托老乡周馥(李鸿章亲信)给李鸿章求情。李鸿章说到那儿也不一定真打起来,你怕什么?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生出犄角像老鼠。叶志超得到的东西太多了,难以舍弃。

3、 目标变了。

早年的淮军拼命镇压义军,想在主子跟前邀功,一旦有了资本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本,别被吃掉,一旦没有资本,自己在权斗中就没有了筹码。

在出发前,李鸿章反复叮咛"点到为止",让叶志超有恃无恐。所以在吃了败仗皇上勃然大怒的时候,李鸿章才敢冒着风险为逃将说清。一般情况下,躲避还来不及呢,李鸿章竟然奋不顾身为叶志超求情,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在李鸿章看来,朝鲜战场就是一个小品,无关紧要。也不会危害大清江山,保存实力才是重头戏。

以上三条原因让叶志超从一头战场猛虎变成了一只怕死的老鼠。


历来现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叶志超的勇武同淮军一样,都是打小怪的勇武。

叶志超是围剿捻军的名将。

捻军是什么货色?

说好听了是四处流动的农民军,说不好听了就是四处逃窜的土匪。

捻军其实就是土匪一类,无论武器装备、军官素质、士兵斗志、战略战术,都无法同正规军相比。

捻军的几次胜利,几乎都是利用如僧格林沁之流轻敌的机会,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伏击作战。

如果真刀真枪的正面作战,捻军不是湘军也淮军的对手,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是同一档次的军队。

以淮军为例,后期已经装备大量先进武器,包括新式西洋火炮。

然而,捻军仍然是拿着冷兵器和土枪作战的部队。

所以,打这种部队胜之不武,辉煌的胜利也没什么了不起。

叶志超除了打捻军以外,就是歼灭热河朝阳金田道教。

金田道教比捻军还弱,根本不值得一提。

所以,叶志超根本没有碰到过比自己强的对手。

萨沙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到的漫画《北斗神拳》,拳四郎在修罗国,被头号罗将加欧打败。

第二次交手,拳四郎就轻松击败加欧。

为什么?拳四郎说的很清楚:加欧从没有遇到过比自己强的对手,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强手对抗,当然会输。

叶志超也是一样。

在平壤之战,叶志超遇到比自己强的日军(其实强的也不多),立即惊慌失措。

其实,早在平壤之前的牙山,叶志超的清军已经和日军交过手。

当时清军对日军的凶狠顽强就有所畏惧,认为日军和捻军、太平军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边,叶志超虽然谎报战果,自称自己部队大胜,伤亡数字只是日寇十分之一。

其实,他当然知道日军非常难对付。

在被委任为朝鲜总指挥时候,叶志超心惊胆寒,多次以有病为理由推辞就任,甚至要求回国养病。

畏惧作战到了这种地步,还打个屁的仗啊。

清军有1.3万,日军有1.6万,当时日军火炮更多,有60门,而且炮火更为准确。

大家都知道,清军大将左宝贵在宣武门被炮弹击中,战死。

叶志超则有40门火炮,但炮兵素质低劣,胡乱炮击,很难击中目标。

另外,日军的武器装备和清军大体一致,但日军勇猛顽强,敢于冒着清军枪林弹雨冲锋。激战中,混成第9旅旅长大岛义昌少将这种军官都冲到第一线,中弹受伤。

而清军的士气低落,形同雇佣军。他们只是在较远距离开枪,一点日军突破到较近距离,清军就立即放弃阵地逃走,不敢近距离作战,因为太危险。

就具体作战上,清军还是秉承淮军对付太平军的老一套,每到一地就修筑简易碉堡工事,以绝对的防御为主。

但太平军没有先进武器,日军则有很多大炮。

最终就是这些并不算坚固的碉堡成为清军活棺材,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关键的是,日军分4路猛击,清军抵抗不住,仅仅1天之内就大败。

叶志超也被日军猛烈攻势吓住,认为此战必败无疑。

在清军伤亡并不大的情况下,叶志超竟然放弃抵抗,下令全军从一个城门撤退。

日军伤亡和清军差不多,本来准备强攻。结果发现叶志超溃逃,立即将主力埋伏在撤退路线上,猛烈攻击。

清军在撤退途中根本无法抵抗,一时间死伤巨大,仅仅在城门附近就伤亡2000多人。

同时,清军留下了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辎重。

日军缴获大小炮40尊、枪万余支,大获全胜。

平壤战役前后只有2天时间,清军就大败特败。

如果说平壤的惨败,还是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叶志超无可奈何。

但关键在于,从平壤到鸭绿江,有长达500里的距离。这里是朝鲜北部山区,最适合进行防御作战。

当年志愿军就是在这里,通过第一第二次第三次战役,重创美韩联军,后者狼狈逃回南韩境内,连汉城都放弃了。

如果叶志超在平壤以北建立防线,最低程度还能够在朝鲜打一段时间,这样东北就安全了。

然而,叶志超根本不敢停下抵抗,而是一路溃逃,狂奔500里,逃回鸭绿江对岸,完全放弃朝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叶志超自己先逃走,又不组织部队有序撤退,导致清军秩序混乱。

撤退途中连军粮都没有的清军,开始靠武力抢劫朝鲜农民,引起朝鲜人的愤怒和反感,转而反对清军,民心尽失。

这么做大将,叶志超没有被斩立决已经算是客气了。


萨沙


能不能打,主要要看对手的。在甲午战争当中,一路狂奔500里,从平壤逃到鸭绿江边的直隶提督叶志超,本是农民出身,靠围剿太平军起家。年轻时,敢冲赶打,是一员猛将,人称“叶大呆子”。

叶志超是淮军名将,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曾被清政府赐号额图浑巴图鲁,是和刘铭传齐名的淮军悍将。在平定太平天国和围剿捻军的战争。叶志超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一路摸爬滚打敢玩命被提升上来。

叶志超入朝作战,已年过半百。这与他在镇压捻军时的精、气、神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早就功成名就,战斗精神涣散。当一名将帅丧失了战斗精神,即使他过去立过战功,也不能弥补其精神上的重大缺陷,其后他指挥作战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未战先败的结局也将成为必然。

牙山之役,提督叶志超不但仓皇逃窜,还谎报军情,“饰败为胜,欺君邀赏”。清廷不但不追究其领导责任,还令他统帅平壤诸军,诸将以其庸懦无能,皆轻视之,失败之命运,不需日军来攻,已可预知。果然,叶志超故伎重演,率部“一夕狂驰三百里”,退过鸭绿江,彻底溃败。

可以说,叶志超曾经的战斗经历,不过是以淮军引进的西洋武器,打了太平军和捻军的土枪土炮和少量洋枪。到了甲午战争战场上,近代化的日本正规军,可不是太平军和捻军那种实力。

而且,他早就丧失了战斗精神,安享荣华富贵,丧失了精神。一次失败,还继续用他统帅,其实,不是他的错,而是任命他的李鸿章的错误。是李鸿章任人唯亲,海军1个老乡丁汝昌,陆军1个老乡叶志超,都是落后于时代的旧式军人。哪里打得了近现代化战争?


深度军事


叶志超早年是李鸿章淮军中的一员猛将。当时他打的是太平军、捻军、金丹道,一个比一个装备差。捻军是一群流寇,有火枪无大炮。热河的金丹道是一群造反的义和团之类的狂热农民,用的多是镰刀锄头,最多把锄头拉直磨出刃来就是武器。

淮军只要买到洋枪洋炮,只要不打仗一触即溃,就能灭了捻军、金丹道。

甲午战争爆发时,叶志超年近60,锐气不复当年。他看到日本近代化的军队战力,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对手。叶志超几度推脱不想去朝鲜,但李鸿章要赶鸭子上架。

叶志超就是皇朝末年从勇将变庸将的典型。

(左一叶志超)

1、叶志超在朝鲜牙山的败仗与逃跑

1894年6月3日,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2000余人入兵朝鲜,镇压东学党。

日本以此为借口,派出了400多人的海军陆战队和8000多人的混成旅团,侵占仁川到汉城一带的要地,日本军舰已控制仁川港。

7月14日,叶志超率军驻扎在汉城60多公里外的牙山,等待援兵。

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

清朝派出部分北洋舰队护送“爱仁”、“飞鲸”、“高升”三艘运兵船到牙山,增援叶志超。“爱仁”、“飞鲸”顺利到达牙山,使牙山总兵力达到3500人。

“高升”号清军950人,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拦截并击沉。

形势紧迫,叶志超的海上援兵与后勤路线被日本海军掐断。

叶志超和聂士成认为牙山无险可守,于是分兵驻守附近的公州和成欢驿。

同一天,日本少将大岛义昌率领4000人的混成旅团进攻牙山。

因高升号被击沉,船上清兵大多殉难,叶志超的兵力少于日军兵力,武器落后,士气低落。

7月28日,聂士成虽然英勇抵抗,但不敌优势日军,和叶志超放弃牙山,绕道汉城东部,北撤平壤。

牙山之战,日军伤亡87人,日军报告清军伤亡500人,叶志超说伤亡200人。

叶志超在牙山打了败仗和北撤平壤,本来是兵家之常事,无可厚非。此时叶志超的兵力和火力均占弱势,海路不通,陆路无援,如果不北撤就会被日军全歼。

但叶志超谎报战功,说毙伤日寇2000人,误导清朝决策层轻视日军。(不过清朝末期,将领大都谎报战功)

2、牙山之败暴露出清军的极多问题

主要是清朝的战略中枢一开始和战不定,特别是李鸿章一心想通过列强调停,避战求和,贻误战机。

(李鸿章)

在六月份没有在朝鲜部署足够的兵力,使叶志超成为了一支孤军。

清军的核心淮军,在武器装备上已经很先进,但作战思想还停留在中世纪,士气更是在皇朝末年的状态。

因为清朝战和不定,所以叶志超没有在牙山附近来得及修建坚固工事。

在成欢,清朝在数日内匆忙筑成堡垒工事,墙壁上端很薄,甚至不能阻挡日军步枪子弹。

清军没有预备队,不善于利用掩护物射击,因为军官看不到自己的士兵,士兵就会溃散。

清军射击时不瞄准,乱无目标地疯狂射击,不太长时间就把弹药耗尽。

清朝陆军不太重视炮兵,火炮少,炮兵素质差,也不是不瞄准乱放炮。

一旦转入白刃战,所有的清军都因恐惧而溃逃。

3、平壤之战

早在8月初,叶志超的牙山残军撤回平壤,清军的四路援军到达平壤,总兵力达1.5万人。

其中有卫汝贵的盛字军12营,马玉昆的毅字军5营,左宝贵的奉军3营等。

李鸿章仍然任命叶志超担任平壤大军的统帅,引发各路将领不满。

9月13日,日军包围平壤。

左宝贵守卫城北的玄武门,被日军攻占城北山顶。15日玄武门陷落,左宝贵牺牲。

(左宝贵)

叶志超打出白旗准备缴械弃城,趁着夜里的暴雨,一万多清军窜出平壤城,狂奔北逃。

日军在城北各个隘口阻击,数千清军被打死打伤。

9月24日,清军全部溃败回鸭绿江以北。

日军在平壤所缴获的战利品有:

各类大小口径炮35门,步骑连发枪550支,后膛单发枪及其他枪610支,炮弹792发,子弹56万发,行军帐篷1092顶,军用锅354口,各种粗细杂粮4700石,大车156辆,乘马及驮马250匹,金砖43公斤,金锭540公斤,以及火药、信管、纸币和其他物资无数。

清军在平壤的火炮远弱于日军。

清军只有十六门火炮是当时欧美军队师属炮兵的制式火炮,主要是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其他的多是二磅小炮。

日本第九混成旅团就装备七十五毫米炮十六门,朔宁支队的六门,元山支队的十八门,第五师团主力的十八门,日军共有七十五毫米炮五十八门,是清军的三倍以上。

叶志超在平壤是打不过日军,但要安排一个合理的撤退计划,而不是一路夺命狂奔。

叶志超将平壤弃城而逃,狂奔五百里,逃回清朝境内,将所有的辎重粮草全部抛弃,溃兵饥饿难耐,沿路抢劫朝鲜农民。

叶志超被判斩监候,是咎由自取。

但李鸿章和光绪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叶志超之死

《清史稿》的叶志超传记载:

事闻,夺志超职,鸿章请留营效力,弗许。次年,械送京师,下刑部鞫实,定斩监候。二十六年,赦归,岁余卒。

某百科也说叶志超从监狱里放出来,安度晚年而死。

但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军机处录副奏折的一个记录,叶志超其实是病死在刑部大牢里面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强迫光绪跟她一起逃亡陕西,北京城里一片大乱。刑部监狱的狱卒们也都撒丫子跑了。

刑部大牢里的犯人,看到无人看管,都一个个溜达出来了。

和叶志超一同关押的原直隶候补道龚照玙也溜达出来了。龚照玙在甲午战争中丢了旅顺船坞,跟叶志超一起被判斩监候。

龚照玙由投案自首,慈禧太后做个顺水人情,一并把刑部大牢里的官犯都赦免了。

《清史稿》没有仔细考据,想当然以为叶志超也被一同赦免了。

但赦免的名单里并没有叶志超。

因为叶志超在一年前病死在刑部大牢里。

刑部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奏,叶志超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1899年1月28日)病死于刑部大牢:

兹据司狱呈报,叶志超于本年十二月十六日患病,医治未痊,于十七日病故。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骁勇善战的叶志超为什么要弃城逃跑——原因很简单:

那是朝鲜,不是中国,不想保别人的家卫别人的国。

早年叶志超跟随刘铭传攻打捻军,英勇作战,这是在保家卫国和建功立业的机会。但甲午之战时,叶志超在朝鲜,异国他乡,自然不肯抛头颅、洒热血了。

1894年李鸿章命令叶志超率领1500人增援朝鲜牙山,叶志超拖延不出发,直到被李鸿章斥责后才出发。叶志超不愿意去朝鲜的态度,也说明了他弃守朝鲜并不奇怪。

叶志超在国内表现很好:早期讨伐捻军,后驻守山海关,1891年以直隶总督身份平定热河的金丹道,但叶志超就不愿意在异国出力。

叶志超的态度反应了甲午战争一部分军人的态度

日本攻打朝鲜,关我大清屁事,我为什么要为一个不相关的朝鲜作战?

像叶志超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与其在朝鲜死战,不如退回中国固守边境,这才是保家卫国的真正含义。

朝鲜人自己的国土应该是由朝鲜人去守,大清军队守的是大清国土,干嘛为别人守别国土地?

在甲午战争中在朝鲜的淮军士兵这样想的人数恐怕是不少。

唐朝唐高宗灭了高句丽和百济,虽然实行直接治理,但因为派驻的士兵不愿意远离家乡,而不得不放弃,给了新罗。

自古来说,中国人对朝鲜的认识都是——异国他乡。从来没有兴趣在朝鲜进行直接治理。

而光绪帝、翁同龢等为了所谓的宗主国面子,无视军队存在的不愿为他国作战的思想,宣战日本。这才是甲午战争战败的思想。

李鸿章不愿意为了朝鲜开战,他手下的那些淮军首领又有多少人愿意呢?这个问题估计很少人注意到:

驻守朝鲜的淮军,有几个人愿意为朝鲜作战?

历史只会告诉我们:叶志超弃城逃跑,聂士成坚持作战。

叶志超弃守朝鲜错了吗?

从光绪帝、翁同龢等主战派的立场来看,叶志超弃守是错了,应该坚守死战。但从整体战局来看,叶志超弃守朝鲜,回防边境,是正确的:

保存实力,为清朝调兵防守边境争取时间;另外日本虽然吞并朝鲜,但没有理由和借口发动战争,和清朝作战。

用朝鲜的灭亡,激发大清的危机感,加速大清的改革进程,这才是当时大清的最大利益。为了朝鲜,和日本作战,即便战胜了,最大的收益不过是保住了面子而已,对于大清的改革不但不会推进,反而让更多的人满足现状——大清已经是强国,还搞什么改革?

叶志超不只是一个勇将的巴图鲁,还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从朝鲜撤军回鸭绿江边境,让日本吞并朝鲜,换取大清调兵防守边境的时间。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骁勇善战的确不假,但需要大家搞清楚一点,他当年骁勇善战的时候,对手是谁?

作为1862年参军入伍的叶志超,他的敌人对象其实非常清晰,1862年到1864年在江苏和浙江镇压太平天国,随后的多年镇压捻军作乱,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战事当中,叶志超从军旅走上了崛起,甚至还得到了巴图鲁的称号,似乎叶志超是一个百战百胜的神勇战将,可问题是他的百战百胜的确并不虚假,可对手的档次又如何呢?



1862年到1864年的太平军,其战斗力不用多说,苏州之战20万太平军被两万淮军吓的缴枪投降,雨花台之战十几万太平军攻不破两万湘军的堡垒,天京城攻破后南下救援的十余万西北太平军不战而降,突围到江西汇集各路太平军的洪仁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集结的十几万太平军折腾得一干二净,自己还落了一个兵败被俘的下场,至于后期的东奔西跑的捻军就更不用多说,除了个个骑马追不上这个优势之外,战斗力方面完全是不堪一击,可见这一时期的清军就算谈不上一个打十个,一个揍对方好几个也同样是家常便饭,叶志超在这一期间经常以少胜多,这样的战绩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来说话,可毕竟这一期间清军在对外作战方面经常是屡战屡败,外场上拿不出手,那就只能拿内战说事了,巧妙的是叶志超不同于僧格林沁,对外作战从来不上,对内作战从来都是打鸡血一样,不败将军的名号就这么出来了。



而在甲午战争之前,叶志超又不断在自己的战绩履历上锦上添花,河北一带镇压饥荒闹事的饥民,热河一带镇压邪教教众,叶志超成功以不败战绩收场,由此可见在30年的军旅生涯当中,叶志超如同现在的城市管理局局长,横扫各路流动百姓,成功规范了清朝内地的秩序,可接下来,完全制式化装备和专业化训练的日本陆军闪亮登场,30年之间欺负老百姓玩的兴起的叶志超,面对自己生涯当中的第一个专业对手,还能保持30年前的状态吗?

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你让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上战场,能行吗?一仗下来就得掉头就跑,叶志超就是这么做的。



牙山之战是甲午战争的第一场陆战,叶志超在这一战中直接现了原形,尽管一些史学家把这一战的失败说成是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可事实上,这一仗的兵力对比是清朝陆军3000余人对日军4000人,清军兵力方面虽然吃亏但却并没有形成悬殊态势,但这一战却在一天之内就宣告崩溃,尽管一些史学家又把失败的原因解释成清军对日军进攻方向的判断出现错误,误将守军3000人的其中1000人调走,造成战场兵力变成了2000对4000,在1比2的不利对比之下,似乎败得很“合理”!可问题是,作为一军统帅,你连对手的主攻方向都搞不明白,你自己觉得说得过去吗?更重要的一点,按照叶志超战后的说法,此战清军伤亡200人,也就是说3000人的军队,伤亡还没到10%就直接全面崩溃,这就是清军的真正战斗力!



所以后来在平壤之战就更不难理解了,14000人的守军队伍在头一天的对攻战中伤亡近千人左右,虽然也给对手造成了700人左右的伤亡,但至少根据之前牙山之战的伤亡比率来说,叶志超统帅的清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更别提作为主将之一的左宝贵已经阵亡,城内的粮食补给只剩下一个月,武器弹药不足两天之用,对于叶志超来说,以上已经足够达到自己选择逃跑的标准了!

要怪只能怪清朝当时没有设立专业的城市管理部门,要不然叶志超及时的选择转业,也许还能完美收场!


辽宁资深球迷


甲午战争时,李鸿章原本是让刘铭传去朝鲜,但都被刘铭传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只能让叶志超去当坐镇朝鲜的统帅,叶本人也不想接受,但由于军令如山,只能服从。逼一个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你想他能做的非常好吗,所以叶志超的逃跑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压根就没想接这么个摊子,更不想把自己的命丢在那。另一点就是甲午战争结束后仅8个月刘铭传去世,从这点也反映出一个问题,甲午战争形式那么紧迫,清廷竟然找不出一个帅才,非要让一个将死之人披挂上阵,可见清王朝已气数已尽,大势已去。假如真的让刘铭传去当统帅,即使失败,恐怕也不会那么惨,以刘铭传的军事才能,应该比叶志超强吧





无谓的笑730


叶志超是清朝时期的一名出色的将领,但也因为曾多次逃跑,被很多人瞧不起,综合当时情况来说,叶志超在甲午战争中弃城而逃,我认为就是因为他的人品极差,害怕敌人。前期的骁勇善战只是因为清军的鼓吹和靠一些因为运气而胜利的战争。

叶志超一路走来离不开李鸿章的抬举,是李鸿章的老乡,安徽人,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热河起义,甲午战争等。小时候,自己的父母去世,这养成了他对死亡的畏惧,他害怕向父母那样年轻时就死亡。后来因为太平天国,战火烧到了安徽,他加入到了清政府组织的团练里,前期作战确实勇敢,这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并开始大力扶持他。正好当时李鸿章正在创建北洋军,于是了,理所当然的加入到了北洋军里,陆陆续续打了一些小仗,逐渐做到了总兵的位置。

后来日本侵犯朝鲜,朝鲜不得已向清朝求情援助,清朝允诺,李鸿章于是就派了已经成为总兵的叶志超前去帮助朝鲜。但在与日军的战争中,叶志超多次逃跑这是不争的事实,李鸿章对次为他求情,免于一死,解甲归田。这使得后来很少有人提及这个人,就算提及,也多是在批判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更是提及他逃跑的样子,弃城之后,飞奔500里,跨越鸭绿江,不管其余各将领,独自退回清朝境内。

基本所有的史书都指责他畏战,作为清军派往朝鲜的将领,在他国应该英勇杀敌,不畏强敌,不让你战胜敌人,最起码你别逃跑啊,给清朝的脸面丢的一干二净。但也有人为他辩解,说他逃跑,原因有二,其一,年龄较大,不适合指挥战斗,跑回境内,实属无奈之举。其二,清军弹药不足,已经无力抵抗日军的进攻,如果坚守阵地,只会全军覆没,把他的逃跑说成了突围,并且说成挽救了清军的败局。

但是从史料来说,后者基本是不成立的,因为刚到朝鲜时,叶志超就已经有了出现逃跑的记录。那场战役叶志超做的更绝,让自己的队友前去伏击日军,自己负责接应,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但他觉得日军无法抵抗,并没有遵守约定,自己先撤了。并且他还厚着脸皮,上报清朝政府说自己打了胜仗,日军的进攻已经被遏制,朝鲜战局已经稳定,这使得清朝对于后来在朝鲜与日军对战,产生了极大的误判。综上所述,叶志超逃跑就是因为自己的害怕,事实不容更改,这种人典型的对内厉害,对外就怂的人,根本不值得我们了解!


历史深度揭秘


叶志超此人出身淮军,骁勇善战,绝对的一员猛将,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从普通士兵爬上来的将领,面对日军时真的是简简单单的逃跑吗?

时间回到1894年9月15日,日军发动了平壤战役,叶志超奉命镇守牡丹台与玄武门一线。不料日军准备精良,攻势凌利,很快便攻破了防线,叶志超手下大将左宝贵也在抵御时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了。反观叶志超见日军即刻就要进城了,心中不免产生了逃跑的想法,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清军现在远赴平壤作战,弹药粮草早已供应不上,况且手下的大将左宝贵也在战争中牺牲,手下军纪涣散,早无作战之心,根本没有办法阻挡日军的攻击。不如先行撤退,采取边退边打,争取后方支援。结果他的建议一举得到了手下众将士的认同。

叶志超在弃城之前给日军送信,称自己已经撤退,希望日军不要再进攻。正是这样幼稚的行为,使得日军在其撤退路上伏击成功,歼灭清军2000余人。


壹只大脑斧


甲午战争中,清军主帅叶志超的表现历来被人诟病,放弃平壤,狂奔500里,让他得到了”逃跑将军“的称呼。

仗打输了,身为军队统帅必然难辞其咎,不过叶志超既然这么蹩脚,朝廷怎么会让他当到从一品的直隶提督这样的高级武官,李鸿章又怎么会让他指挥在朝的各路清军,叶志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叶大呆子

叶志超是合肥肥西人,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由舅父收养。

孤儿叶志超没有财力也没有人脉,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叶志超也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敢卖命,从参加团练开始到加入淮军,从20多岁打仗,打到40多岁,二十几年仗打下来,先后同太平军、东捻、西捻作战,作战不要命的叶志超除了博得了“叶大呆子”的浑名,还因功晋升为直隶正定镇总兵。光绪十五年,又升为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

成为将领的叶志超表现也不差,光绪十七年,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教民起义,叶志超率军镇压,表现得一如既往应用,不到一月就平定叛军,擒获首领,又得到赏穿黄马褂的荣誉。

截止光绪二十年前,叶大呆子叶志超作为军人,表现堪称完美,直隶提督即是对他的褒奖。

逃跑将军

光绪二十年,朝鲜局势不稳,东学党起义爆发,这正为一直觊觎朝鲜的日本提供了机会,清廷派叶志超率军作为第一波入朝的军队。7月29日日,日本向清军进攻,叶志超所部先在牙山被击败,随后退守平壤,在日军攻击下,叶志超弃守平壤,连夜撤退,却又中了日军埋伏,在路上损失惨重。平壤之战失败,清军被赶回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叶志超由此被冠以“逃跑将军”的称号,并被朝廷治罪。

纵观叶志超的发迹,是从枪林弹雨中晋升上来的,如果真是贪生怕死之辈,清廷和李鸿章等上层不可能把他放到那样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他统帅在朝军队。

那么,叶志超为什么要逃跑呢?

因为这场仗,实在是打不赢。

清军和日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清军的制度,沿用的还是明朝时期戚家军的编制,以“营”为最大建制,步兵一营有400-800人,骑兵和炮兵一营是100-300人,所以我们看晚晴的战史,动辄就是几十个营几十个营的往上调,其实也就万把人而已。建制过小带来的缺点是什么呢,是指挥混乱,统共万把人的军队,除了营就没有再上一级的编制,战场指挥官要同时协调指挥几十个营的兵力,难度可想而知,营级单位往往只能各自为战,近代战争的指挥系统,在清军那里,还是个传说,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战斗力的低下。

在日本陆军那里,这个问题早已被解决,日本以师团为战斗单位,师团下有旅团,旅团下又有大队,层级分明,一个师团12000多人,相当于中国陆军几十个营级单位,战时两到三个师团组成军级战斗单位,一个军的兵力3-5万人。这样的编制好不好,看看它被一直沿用到二战就知道。

此外还有近代化的后勤供应、医疗卫生等保障制度,对于清军更是闻所未闻,简单来说,清军就是自己保障自己,粮食自己运,受伤自己扛,虽然武器是近代的,其他方面还停留在中世纪。

在退守平壤之前,叶志超、左宝贵所部3500多人,已经在牙山跟日军混成旅团的3000多人交过战,结果是在成欢设置好阵地,以逸待劳的清军被日军轻松击溃,日军只损失了几十人,清军伤亡在200上下,战斗力的差距一目了然。

那么在平壤之战前,城内的情形又是怎么样呢?

朝鲜局势吃紧,清廷调派奉军左宝贵部,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的奉天练军盛字营和部分吉林练军,这些部队总计29营入朝,人数13000多人,史上称为四大军入朝。

入朝的四大军加上叶志超退到平壤的部队,清军人数达到了16000多人。

日军兵力是多少呢?

日军攻击平壤的部队是陆军第五师团和混成第九旅团,总兵力也是16000多人。

从之前的战斗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日军战斗力大大强于清军,在人数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清军注定无法取胜。

除了人数不占优势,清军面对的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供应不上。

一是弹药不足。

平壤之战从9月12日起在外围的小规模接触到15日两军的高强度战斗,到15日战斗暂时结束,清军已经消耗了手中全部的弹药基数,库存的弹药已经不足以再支持一天15日那样的高强度消耗,没有弹药,枪支就成了烧火棍,无法抵抗日军的进攻。

有人说,日军占领平壤后,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仔细看一下,所谓的大量弹药其实是夸大其词。

日军缴获的弹药清单是:75毫米克虏伯炮18门,炮弹516发,小炮13门,炮弹209发,加特林机关炮4门,炮弹117发,此外若干枪支和子弹。

从重武器的缴获上,就可以看出城中缺弹的窘境,众所周知的加特林,是高射速重武器,它的射速是350发/分钟,117发机关炮弹,连半分钟的弹药储备都不够,炮手再节约,它也撑不了日军一波冲锋。

其他轻重武器也与此类似。

二是粮草不足。

清军的物资运送,原本主要依靠海运,但是丰岛海战后,海路运输风险巨增(当时黄海海战还没发生),日本军舰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击清军的海上运输线,所以海运几乎被放弃,被压缩到仅仅从旅顺到营口短短的一段。

粮食并不是没有,而是大量积压在朝鲜义州,无法供应上来。平壤城内的军队只得自己筹粮,可是当时平壤总共只有两万多居民,而驻扎的清军就达到了16000多人,靠自筹怎么也无法保证粮草充足。

打到15日,清军储存的粮食仅够维持3-5天,没有粮食,军队立马崩溃,还谈什么打仗。

在15日激战之后,牡丹台、玄武门等要地相继失守,大将左宝贵阵亡。如果再继续坚守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平壤失守,清军彻底崩溃,全军覆没,或死或降。如果是这样,叶志超罪责更大。

权衡利弊之下,叶志超做出了撤守平壤的决定,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召集全体将领召开会议后得出的结果。

撤守平壤的决议做出了,不过在如何撤上,叶志超却犯了大错。

15日下午,他派人给日军指挥官送信,宣称清军将放弃平壤,第二天一早就开城,他将带领军队撤离,将平壤城交给日军。

这是叶志超玩的障眼法,因为交城意味着投降,虽然能保证部队的人身安全,不过需要缴械。一旦缴械投降,清军就算平安回到国内,叶志超也必将受到严厉惩处。他的打算,是先麻痹日军,等到15日夜晚就暗度陈仓,将军队连夜撤离。

可惜,叶志超的计谋,被日军指挥官看破,他下令日军在路上设下埋伏,伏击了撤退的清军。

当夜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如同惊弓之鸟的清军在撤退路上突然遭到日军截杀,一触即溃,损失超过4000人,比白天在战场上激战遭受的损失还大,被清廷寄予厚望的这支清军精锐,已经溃不成军。

平壤之战,无论清军是选择继续坚守还是撤退,失败都不可避免,相比较之下,小院认为如果能把部队带回去,保存实力,要优于死守孤城,全军覆没。

不过,对于清军在撤退中遭受的损失,叶志超显然要负主要责任。

往小里看,叶志超只是一个将领,能做的只有打仗,平壤失守是必然的事,把朝鲜失陷的主要罪责推到他一个人头上,未免有失公允。

往大了说,甲午战争失败,原因起自清朝政府上层,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无视清军与日军的战斗力差距,又不做好战争准备,最终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