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成都市中心不遠的地方
有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
它的佔地面積有30畝
裡面住著90後姑娘廖凡和她的父母
同時也是上萬只鷺鳥的棲息地
別看這裡現在樹木參天、景色宜人
成群的鷺鳥漫天飛翔
到處都充滿著靜謐、悠然的氣息
時間倒退到20年前
這裡可是一塊光禿禿的農田
樹木蓬勃生長
鷺鳥們來到此地銜枝築巢、棲息繁衍
廖全福本來想靠30畝的森林走上致富之路
無奈他不忍心破壞鳥兒們的棲息地
就再也沒有賣過一棵樹
陽光灑落,微風浮動
成千上萬的鷺鳥穿梭在青山綠林之中
上下翻飛、翩翩起舞
美成了一幅靈動的生態畫卷
但隨著森林內的鷺鳥越來越多
很快就引來了一些不懷好意的目光
有人知道他們居住在市裡
林子內正好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
便在夜裡隔三差五地來到這裡偷獵
愛鳥心切的廖全福放不下心
從2015年開始用了2年的時間
親手在林中屬於自家的一塊土地上
蓋起了400㎡的房子
一棟為木結構,一棟是青磚房
等房子蓋好之後
一家三口就搬離了原來的地方
來到這片蔥鬱的樹林里居住
在女兒廖凡的印象中
保護鷺鳥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不但沒有任何金錢收益
爸爸還為此付出了20年的時間和心血
全靠另外做點生意來養活
他總是穿著20塊的白布衫
滿身泥濘地忙活於種樹、喂鳥、
清理垃圾、觀察鷺鳥的生活狀態
這個無限的循環中
很少能停下腳步享受真正的生活
直到隨著父母搬來這裡
她才開始理解爸爸所做的一切----
“對大自然的喜愛,
可能就是人的一種本性。”
不過除了愛鳥護鳥
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舉動外
廖全福對於歷史建築材料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他有一種獨到的眼光和審美
可以將那些別人不要的古材料“變廢為寶”
青磚房的建築材料
是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
從民國革命家李一氓
正在被拆遷的故居中收下來的
而他們的住所用木結構建造而成
房子的主體材料
是從另一個拆遷中收來的明代木板
雕工精細的門窗則是清代的
同樣來自於李一氓故居
原先廖全福只設計了一層平房
因為他覺得一家三口居住已經綽綽有餘了
但是木匠師傅卻不肯鋸掉多餘的木頭
他說在他的職業生涯裡
從未見過整棟房子都用明代老柏木搭成的
鋸掉之後定然甚為可惜
這便又造了一個木頭閣樓出來
作為廖凡的住處
園子沒有刻意的設計
而是呈現出一種最自然和諧的狀態
讓空間移步皆景
充滿生趣
莊園的城牆
是廣漢雒城的古城牆在做修復之時
剩下來的殘缺青磚
廊橋的承重梁是舊貨車底盤的大梁
橋板來自於車廂的底板
莊園還有上千株形形色色的盆景
最老的有1500歲,年輕的也有100歲了
廖凡說
我們不覺得它們是景觀
而是古老的生命
離群索居的日子很簡單沒有喧囂和紛擾
有的只是怡然自得的生活
還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愉悅感
廖凡的媽媽還種了兩個小菜園
這些蔬菜天然有機、無汙染
讓一家三口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對於自然的熱愛,是人的一種本性
願我們都能被這一家的大愛所感染
真正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感恩大自然帶來的所有饋贈
-END-
注:本文由燴設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文來自網絡資料編輯,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閱讀更多 燴設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