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康得新?大股东豪赌多元化,债到违约时,真的要发愁

临近年末流动性趋紧,A股上市公司的债务违约一件接着一件。一周前,贵人鸟公告称,5亿元的“16贵人鸟PPN001” 不能按期足额支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11月18日晚间,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未收到“16东旭光电MTN001A”、“16东旭光电MTN001B”的付息兑付资金,上述债券确认违约。

随着实际经营层面的恶化,前两年“债多不愁”的上市公司们开始感受到:债多了,真的会发愁的。

违约?熟悉的味道

东旭光电的债务违约并不让人意外。

本次东旭光电违约的两只债券是2016年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一是“16东旭光电mtn001a”,发行规模22亿元,期限5(3+2)年,发行人有权提高票面利率,投资者有权回购;二是“16东旭光电mtn001b”,发行规模8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5.09%。

其实,早在2019年5月,深交所就曾经发函要求东旭光电说明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高,维持大规模有息负债、承担高额财务费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东旭光电的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货币资金余额183.16亿元,同时却有短期借款101.29亿和应付票据及账款84.15亿。同时,在11.8亿净利润的账面数据的另一端,是高达5.92亿的利息费用。

又一个康得新?大股东豪赌多元化,债到违约时,真的要发愁

为何明明账面有180多亿,还要债务违约呢?

这里面的玄机就是,看起来账面现金很多,但同时也有不断增加的短期借款和高额利息,正在预警一种表面数据无法体现的窘况。这种窘况我们最近这一年多以来并不罕见,去年底著名的“两康” ,康得新和康美药业在去年三季报的时候账面上也有百亿现金,却在年底忍不住债务违约,最后财务造假东窗事发。

简单来说,这种在财务上用大量账面现金粉饰的手法早已经为上市公司轻车熟路,尤其是那些豪赌的上市公司。

一场豪赌后的残局

和去年的康得新几乎同出一辙,制造业起家的它们犯的都是同一类错误,错误源头都指向它们的大股东,在公司开始稳定赚钱之后,他们都选择了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豪赌。

又一个康得新?大股东豪赌多元化,债到违约时,真的要发愁

东旭光电实控人李兆廷

近年来,东旭光电大股东东旭集团通过并购涉足光电材料显示、高端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房地产等领域,此外,集团在大规模融资后还收购上市公司嘉林杰,投资西藏融资租赁、金鹰基金及部分农商银行、并购基金、生产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资产。

短短几年时间,集团规模急速做大的同时,作为融资工具的上市公司也背了一身的债务。

如果从最理想的角度出发,资本市场一直火爆,东旭光电可以一边并购,一边往上市公司里面装;再逐步套现用于再并购,就能够实现一个完美循环。

不过,正如很多上市公司都已经倒在这一环一样,现实远比理想来得复杂和残酷,实际上,多元化发展对上市公司的整合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多头并进,一方面可以是大展宏图;另一方面看可以是过度扩张好高骛远,步子大了扯了蛋。

而现实的是,豪赌之后就得收拾残局。

愿赌服输

而在债务违约还没有发生之前,实际上东旭光电已经花了很多功夫维持,这些可瞒不过资本市场上机构老司机们的火眼金睛,东旭光电的股价一年多以来长期跌破净资产,说明市场已经给它定性了隐含着“债务定时炸弹”的风险。

又一个康得新?大股东豪赌多元化,债到违约时,真的要发愁

新能源汽车是东旭光电大股东豪赌投入的一个行业

据统计,目前东旭集团债券存量为196.39亿元,存量债券只数为15只。其中一年以内需要偿还的债券只数超过80亿元,包括17东旭01、17东集02、17东集01、15东旭02等多只债券。

债券违约,可不仅仅是还不起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违约造成的连锁反应——信用降级,银行抽贷等等。

东旭光电大股东自救的办法是卖股权,不过,卖的是大股东东旭集团自己的股权。而接盘的是石家庄国资委。这是目前的实控人李兆廷豪赌之后彻底退场的征兆。

目前来看,在经济周期调整的大背景下,银行抽贷,债券融资受阻,过度扩张的民营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更根本的是,如果上市公司继续成为大股东们“表演”财技过度融资的工具和平台,那么接下来这种情况恐怕还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