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新立城小街今昔

史料中關於新立城小街的記載很少,僅在《長春縣誌》中有寥寥幾筆。長春廳衙署設在新立城時,小街東西長約0.5公里,兩旁有小雜貨店、手工作坊等數十家。到光緒年間,這裡有雜貨店、藥鋪和各種手工作坊等共40餘間房,逐漸發展成一座小集鎮。當年在新立城小街還有一些老廟宇,比如東北角有“城堡廟”,西南角有“關帝廟”,街中部有“娘娘廟”等等,均已拆毀。

清道光五年(1825年),長春廳衙署向北遷至寬城子。其原因有二:一是新立城位於下轄五鄉的南端,距五鄉較遠,交通不便;二是新立城地處低窪河灘,當時伊通河水時常氾濫,殃及衙門和附近居民。

據《長春縣誌》記載,自長春廳衙署遷至寬城子後,新立城“從此遂降為市鎮矣”,清光緒年間為“最繁盛時代,後漸次僅存小本營當數家”。文獻中記載的雜貨鋪之類的房舍均集中在今小街西南面街道兩旁,排列長百餘米,共40餘間。這些房舍中建築年代最早的為清代,以後又陸續有所增建。這些房舍均為弧形平頂,青磚構築,比較矮小。如今有的經過修繕,改用紅磚掛麵,但主體結構並未改動。

新中國成立後,新立城成為一個小集鎮,上世紀60年代為公社政府駐地,由駐地聚落而得名,稱新立城人民公社。那時的小街是很熱鬧的集市,每逢農曆三、六、九,附近十里八村的農民都聚到這裡趕集,出售自家的農副產品。到上世紀70年代以後,公社遷移,這裡便蕭條下來。1994年,長春市政府在小街南復建了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的長春廳理事通判衙署仿古建築群,供人們參觀、訪古。

今天的新立城小街雖沒有昔日那般熱鬧,但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新立城水庫旅遊區、西山滑雪場、長春廳仿古建築群等將隨著時代的發展,為小鎮帶來新的生機。

(由吉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提供)信息來源:長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