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想當年,唐朝詩人劉禹錫看到金陵城(今南京)裡秦淮河畔的烏衣巷,回憶起了冠帶相索、繁華鼎盛的六朝,如今殘照當樓,只剩下一派蕭條。劉禹錫提筆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大詩人白居易讀後,“掉頭苦吟,歎賞良久”(劉禹錫《金陵五題並序》)。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劉禹錫

李白也曾來到金陵,登上鳳凰臺,看到三國時孫權的宮殿已成敗壁,不禁由衷感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種世事無常、滄海桑田的歷史變化,正是絕好的詩情。元朝大詩人張養浩在賑災前往陝西的路上,經過潼關。在“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秦川,他看到那裡曾經是秦漢的萬間宮闕,到如今只是一抔黃土。他比劉禹錫、李白看得更為深刻的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沉浮於歷史的交替中,備受煎熬。“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張養浩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古今歷史中永恆不變的規律。詩人在詠史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得哲理層面的感悟。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李白

這幾千年的歷史中都有什麼呢?有的只是一個個泥土間殘留的碎片:秦皇漢武的帝國大夢還沒有睡醒,三國鼎立的局面又要形成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出師表》)的輓歌還沒唱完,魏晉六朝的吳歌西曲又被奏響了;隋煬帝遠征高麗的野心還未平息,唐明皇的隊伍又要倉惶西逃了;王安石的“農田水利法”還沒有成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又要推行了;嘉靖皇帝的仙丹還沒練成,漢人頭上的辮子已經留好了;慈禧太后的屍骨未寒,北洋軍閥的大炮又硝煙四起了。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王安石

這幾千年的歷史如白駒過隙,走馬觀花般地在國人大腦中一閃而過。追思歷史,感今懷古,今天的人只能在秦磚漢瓦間尋找一點歷史的殘留。這種千年一瞬的歷史會讓人產生夢幻般的體驗,這真的不是影像產生的幻覺嗎?往往是那些經歷過大起大落的詩人對歷史的虛無深信不疑。貶謫到黃州的蘇軾有過這樣的體驗,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開篇就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驚濤拍岸”的“千堆雪”中托起了周郎的風采,只見他搖著羽扇,頭戴綸巾,伴著小喬,輕鬆揮灑間曹軍的戰艦就已灰飛煙滅。歷史是如此清晰,而到如今只留下一塊紅色的赤壁。“人生如夢”,是夢就是短暫而虛幻的,這是蘇軾感知到的歷史,也是道家的歷史觀。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蘇軾

古往今來,用道家的眼睛看歷史的不只蘇軾一人。明代的大才子楊慎被貶謫到雲南時寫了一組《廿一史彈詞》,其中就包括這首《臨江仙》。這組詞一覽無餘地揭示了歷史的虛無: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個個轟轟烈烈,人人擾擾匆匆。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楊慎

楊慎想要告訴世人,曾經轟轟烈烈你爭我斗的歷史,就像舞臺上的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曹雪芹《紅樓夢》)等到曲終人散,戲臺上不留片刻光影。就如他在這首《臨江仙》中表述的一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時間的長河裡,一切擁有生命的形態都會在稍縱即逝的光陰中成為過去。讓世人沉醉其中的富貴功名,也不過是一個個虛幻的泡影,只有青山和夕陽才能夠永恆。懂得歷史的大道,才能徹底放下。就像那個參透世事的“白髮漁樵”,任由世間紛爭,他都守著不用心機的淡泊。駕一葉扁舟,攜一壺老酒,約一個知己,看一江風月。

楊慎《臨江仙》,揭示了歷史上的鬥爭終將曲終人散,要學會放下

楊慎

他一定會給朋友講一個笑話:蝸牛的兩根觸角上各有一個國家,一個叫蠻氏,一個叫觸氏。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地盤,頻頻開戰。將軍有個功名夢,士兵有顆不死心。渺小的我們不也就像蝸牛觸角上為了名利你爭我奪的子民嗎?(《莊子》)這個故事荒誕滑稽吧!老翁的故事講完了,在主客會心的大笑中,這滾滾的長江水又不知送走了多少個春秋。

《臨江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