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天坑圆了大龄剩男婚姻梦

“如果不是棉花天坑的开发,我不懂哪时才能抱上孙女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棉花村深洞屯57岁的村民吴才书,今年了却了一件心事:34岁的儿子娶到了老婆,并在国庆节当天抱上了孙女,为了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他给孙女取名为“吴思旗”。

感谢党和国家好政策的,还有该屯的3个家长,他们都曾因儿子讨不到媳妇而发愁。如今,随着棉花天坑的开发、火爆,深洞屯大龄剩男不仅纷纷“脱单”,甚至还因“坑”脱贫致富,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女婿”。

因地处大石山区,吴才书父子过去仅靠经营1.8亩的石花地维持生活,住的是破旧的砖木结构瓦房。由于家庭困难,儿子谈了两个女朋友都吹了,30多岁还未成婚,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

为了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吴才书也曾外出打工。2017年,棉花天坑景区开发建设。2018年,通往棉花村深洞屯的道路得到改善后,运输方便了,他便申请危房改造,建了8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2019年初,曾在外当过保安的他,应聘到棉花天坑景区担任保安,月收入25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去年娶到了媳妇,今年国庆他抱上了孙女。

“我在景区当保安,儿子在附近打零工,有了稳定收入,住上了安稳住房,有望今年实现脱贫。”吴才书感激地说道,“没有棉花天坑,就没有我们一家现在的幸福。”

在棉花村有个天坑,过去藏在深山无人知。2017年,罗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悦投置业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开发天坑旅游项目,项目包括“天坑大剧场景区”、中国仫佬民俗特色村寨景区、长生洞奇观景区等3个板块。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4月建成天坑剧院、崖壁玻璃栈道、悬崖泳池、民俗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2018年国庆试业以来,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30万人次。

随着棉花天坑景区的开发,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获得分红。小洞屯、深洞屯等自然屯群众通过集体土地资源入股已获得固定分红、土地流转获取租金等收入300多万元;景区优先聘用贫困户在景区就业,促进就业扶贫;公司统一策划,运营特色种养产业,优先收购贫困户农产品,设立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长廊,通过产业带动扶贫。同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贫困户现有的住房改造成农家旅馆和农家餐馆,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脱贫。

深洞屯吴才明夫妇过去在外务工,景区营业后,他们回到家乡开办了“欢记农家菜馆”,“现在我们养的土鸡,种的蔬菜、芋头、红薯都不用拿到街上卖,在景区就能卖完。”吴才明笑着说。

棉花天坑开发带来的幸福,仅仅是罗城旅游扶贫的缩影。近年来,罗城县借助秀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扶贫。2016年以来,旅游扶贫辐射带动贫困户8000多人实现脱贫。 (本报记者 张锐锐 通讯员 韦如代 廖光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