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昧的省钱或者投资就是理财吗?

头条理财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理财的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一味的省钱或投资反而是背道而驰,详情如下:

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可以说的上是一种苦力活。市场上理财产品种类繁多,风险特征也各不相同,投资者在理财过程中必须找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合适的理财产品。假如盲目投资,甚至投资一些从未接触、不曾了解过的理财产品,很有可能出现亏损本金的风险。

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是互相匹配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假如投资者没有积累可观的投资本金: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就比较少(然而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和安全性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在挑选这类理财产品上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是一个低性价比的投资行为);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投资者需要深思熟虑并且仔细甄别。

假如投资者积累了够分量的本金:这个时候投资理财则需稳健为主,做好资产配置。

钱不是省出来的

广义角度来说,省钱也算是理财的一种方式。在没有足够本金的前提下,通过参与一些优惠活动节省的开支,可能就是所有资金的理财收益。

比方一个刚刚踏入社会有1万元存款的投资人,理财一年的投资收益一般也不到500元。通过一些信用卡优惠活动吃饭、观影,一年节省的开支也超过500元。但是过犹不及,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找寻“薅羊毛”活动,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过度消费,甚至是一些没有必要的消费。(拥有一定资产的投资人,可能就不屑于这些小小优惠活动了)

对于这部分人群,投资自己、努力工作可能是最好的理财方式。我是行简,向私人银行家迈进的小学徒,分享阅读笔记和理财知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奇顺信息


最近,我学了个新词“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and Retire Early,意思是“财务自由和早早退休”。为了在退休后能靠利息活着,年轻时要把收入的70%都存下来。


美国已经有许多践行者,收入不算低,却主动降低生活水平。


比如一对30多岁的夫妇,为了退休,从大城市搬到小镇,把宝马换成了二手本田,不过还是骑单车时候最多,为了省油;

一名24岁的女生为了践行FIRE,卖掉了自己80%的衣服,夏天只穿T恤。


这股风潮也刮到了中国。当你沉迷买买买的时候,FIRE人士专注于淘便宜货;当你周末逛吃享受时,FIRE人士在家自己做饭,出门只去免费的公园。美国丹佛的卡尔·詹森,他和妻子节省多年,攒到了120万美元的净资产。已经实现了FIRE。


所以,他在43岁的时候辞掉了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开始退休生活。一家人靠每年4万美元的利息过日子。


结果就很悲催,生活依然拮据。

<strong>

日用品主要靠打折,电器、汽车出了毛病还得自己付高昂的修理费。


辛苦省了那么多年,仍与财务自由无缘。其实,在最该奋斗的年纪想退休,这种想法就是问题所在。一时贪懒走捷径,够聪明但不够智慧。《100万,10年后能值多少钱》2019年版已经出炉:


<strong><strong>

靠攒钱,根本跑不赢通货膨胀。


省钱不是不好,而是不够。


更可怕的是,有人愿意为了省钱,浪费最宝贵的时间,然后彻底失去赚更多钱的机会。


欢迎关注@我是Jenny乔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人生感悟,也有最有料的职场分享。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你笨算我输。


我是Jenny乔


省钱算现金储蓄管理的一部分,而投资是投资组合管理的一部分,这两者只是理财的其中部分内容,而非全部。

实际上理财是对财富的管理,这个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而要真正做好理财,需要对个人及家庭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的情况,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不同,运用的理财策略和方案也应不同,如同一万个读者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理财师对同一个客户的分析和财务规划也有可能不同,而且,家庭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影响理财的方案,因此,理财方案需要每半年或者至少每年重新优化一次,才能保证理财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米琳君


一昧的省钱、投资,我觉得都算是理财的一种。

理财顾名思义就是打理财产,你省也是理,生也是理。

1.省钱 举个例子:日本一女孩从18岁那年,她就开始立下宏愿,“我要买楼,而且34岁前就要买下三栋楼,然后退休。”毕业后,她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每个月一发工资,她就会将大部分钱存起来,只留一点钱生活。就连1日元的开销都要记下来,衣服能不买就不买,穿别人淘汰的,鞋子也是。连房子里的大部分家具,也都是捡来的……她还要求自己,每天的伙食费不能超过200日元(12元人民币)。早餐是一片方包,抹一点酱,约合人民币一块五。午饭要吃得好一点,于是就吃自己做的一块三文鱼配白饭,约合人民币四块九毛九,调味料都不淋,健康又省钱。晚餐吃蔬菜乌冬面,乌冬面两块钱,少得可怜的蔬菜一块一,一顿晚餐约合人民币三块一。就靠着这样的苛刻要求,她硬是把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153日元(9.6元)以内!她现在靠省钱坐拥三栋楼,每个月光收租就有30万日元,合人民币快两万块。

看,省钱不就是一种理财,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悔的肠子都青了,想回到N年前。

2.投资 一说到理财伴随出现的词就是投资,毋庸置疑会投资,那白花花的雪花银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的增长。但投资是一门学问,千万不要眼红别人,找到合法的渠道理性投资,并且要量力而行。还是要信国家的,不要私自参加民间的投资项目,否则会人财两空的。我知道一个阿姨参加了一个民间融资,把一辈子攒的钱全投进去了,把房子也卖了,租房住,后来这个公司没了,她气的跳河了。所以,投资不能盲目,也不能把身家全投里,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有保底的钱。

3.还有一个额外话 理财我认为一定要包括一个身体健康的投资,老百姓说的很形象: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身体是我们理财的基础,身体也是我们理财的终极目标。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愿大家一会挣钱省钱,二有余粮投资,三能规划未来。发财发财





郭懒懒


我认为这样的定义理财太过粗暴,这显然与理财真正的意思相差甚远。

在理财界,有本书叫《小狗钱钱》,他的作者是“欧洲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他还有一本书——《财务自由之路》,更是理财入门的必读经典。书中介绍的理财方法可以作为对本问题进行一个解答。我总结一下,共分四个步骤。

一、理清自己目前的财务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目前的收入情况,大概包括工资收入、兼职收入、利息收入等;其次,明确我们的支出情况,包括贷款支出(房贷、车贷)、生活支出(水电费及衣食住行等),但不包括债务支出。

特别提示:如果每月的收支情况相对稳定,就选取最近一个月的情况,进行记录;如果每月波动比较大,就记录一个平均值。只有摸清楚自己的情况,我们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合适自己的理财方案。

二、分析并确定收入、支出的结构

通过第一个步骤,摸清自己的财务状况后,对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分析:①收入是否还可以提高?提高收入有哪些手段?我的收入能提高多少?通过分析后,设置每月收入的最低值。②我的支出哪些是必须支出?哪些支出是可以减少的?哪些支出又是偶发事项?设置每月支出的最高值。

特别提示:收入的最低值必须高于支出的最高值,保证每月有余钱。如果每月收支相抵,甚至为负数,理财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留有可支配现金

每月收入-支出的剩余钱数,就是我们需要理的财。先将余钱的50%存储起来,是作为自己的安全保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要动这一笔钱。剩余的50%,作为可支配资金,用于支付自己的梦想、突发事件和债务等。

特别提示:如果有债务,每月还款金额不应高于剩余可支配金额的50%。富人都是首先支付自己的。自己手上有一定资金后,才有更多的筹码。

四、将额外增加的收入的50%用于储蓄

如果我们有额外的收入来源时,比如奖金、意外收入等,我们要将这部分的收入的50%用于储蓄,积累自己的财富。

特别提示:我们如果能够践行以上三步骤,这个步骤执行起来应该不困难。

通过理清财务情况、分析收支结构、留有可支配的现金、将额外收入存储起来四个步骤,就可以迈出我们普通人理财的第一步了,理财入门,先从迈小步开始吧!


媛来读书


理财的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一味的省钱或投资反而是背道而驰,详情如下:


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可以说的上是一种苦力活。市场上理财产品种类繁多,风险特征也各不相同,投资者在理财过程中必须找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合适的理财产品。假如盲目投资,甚至投资一些从未接触、不曾了解过的理财产品,很有可能出现亏损本金的风险。


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是互相匹配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假如投资者没有积累可观的投资本金: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就比较少(然而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和安全性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在挑选这类理财产品上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是一个低性价比的投资行为);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投资者需要深思熟虑并且仔细甄别。

假如投资者积累了够分量的本金:这个时候投资理财则需稳健为主,做好资产配置。


钱不是省出来的

广义角度来说,省钱也算是理财的一种方式。在没有足够本金的前提下,通过参与一些优惠活动节省的开支,可能就是所有资金的理财收益。


比方一个刚刚踏入社会有1万元存款的投资人,理财一年的投资收益一般也不到500元。通过一些信用卡优惠活动吃饭、观影,一年节省的开支也超过500元。但是过犹不及,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找寻“薅羊毛”活动,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过度消费,甚至是一些没有必要的消费。(拥有一定资产的投资人,可能就不屑于这些小小优惠活动了)


对于这部分人群,投资自己、努力工作可能是最好的理财方式。我是行简,向私人银行家迈进的小学徒,分享阅读笔记和理财知识!


私行小学徒


首先一味的省钱,肯定不能算为理财。所谓理财,就是打理自己的财务,使其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应用。在家庭的日常开销中,我们主张开源节流,但就现在的社会发展来看,所谓的节流也不是一味的省钱,而是在保障原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杜绝一些盲目且不理性的支出项目,做到资金的合理规划,就近些年看,一味的储蓄性资产,基本是很难跑赢通货膨胀率的,所以个人认为省钱绝非理财。那至于投资,当然是属于开源的一个手段,日常的工薪阶层,除去工作收入外的营利性收支都属于投资的范畴,只是投资的品类不同罢了,说到投资,还是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的可控性。很多人在机会面前往往会忽略风险,所以投资我的观点还是要选择自己熟悉或了解的品类去进行投资,当然很多人认为投资的风险很大,其实也不尽然,判断对了大方向,跟随着大趋势,投资的收益一定是最高的。

最后我想说,所谓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其实最重要不是财,而是一种对投资这件事情本身的理解,以及投资眼光和经验的提升。


时光猎鹿者


说起理财,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叫做‘开源节流’,节流没有错,但是一味地节流就显得有效小气没有大局观了;当然一味地投资也不是什么好现象,要量力而行,毕竟投资是有风险的,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预期的收益。

说起投资,最近影视投资比较热门,如果有需要可以了解一下。

影视投资收益主要来源有:院线电影票房分成,电视台播放版权收益,网络视频播放平台版权收益,海外版权收益,衍生品收益,广告植入收益。只要参与了影视作品的投资就能享受这些收益的分红。

影视投资非常透明化,它的认购款都是直接打到出品方的对公账户上,此账户是受第三方监管的(银行、公安、银监局)。合同也是和出品方签署的盖有公司公章的纸质合同,一式两份,签署完毕双方各留一份,份额收益以后直接打到合同上预留的银行账号里。影片的票房收益可以到猫眼专业版上查询,片方收益分成一目了然。

那么就大众而言,有多少钱才能参与影视投资呢?这个要看具体的项目,如果是小成本的项目出品方可能出售的版权份额会少一些,每个联合出品人份额所需的款项也有可能相对少一些,大概4万或者5万就可以从出品方手里拿到一份联合出品人的份额;如果是大成本的项目出品方可能出售的版权份额会多一些,每个联合出品人份额所需的款项也有可能相对要多一些,可能需要20万或者30万才能从出品方手里拿到一份联合出品人的份额,而且每个项目的联合出品人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制,最多不能超过200人。此外有的项目会有把一部分版权份额以衍生品的形式出售,享受和联合出品人一样的分红条件,但是没有联合出品人署名权。一般的情况下,一份衍生品价格在5000-10000元之间,两份或者五份起购。


小知说影


一味的省钱或者投资就是理财,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增值为目的。



其实理财的范围很广,大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赚钱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人赚钱,一类是以钱赚钱。因此,我们所说的理财收入,主要是指以钱赚钱了,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股息收入、资本利得等等。

而我们人的一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支出,也就需要不停的花钱。我们通过合理的应对家庭开销,就能够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赚钱。

实际上在赚钱和花钱之外,还有借钱。当我们的资产和现金收入不能满足我们投资和支出时,就需要借钱,但是借钱需要支付利息的。

理财借钱的前提是我们有利差收入,比如从朋友手中按照5%的利息借入,投资可以获得7%到8%的利息,这种方式也可以。另外就是我们借钱去创业了。

因此,借钱理财的两大条件是一方面我们能借到钱,另一方面我们能有更好的赚钱方式。

除了以上几点外,我们还需要保护信用,信用越好,能够借钱的可能性就越高。无论在什么时代,信用好始终代表着更多的发财机会。

很多行业都是逐渐随着社会进步而淘汰的,也有更多的新兴行业,我们只要一旦抓住机会,说不定就能构建财务自由了。

财务自由的标准,实际上就是我们不依靠工作获取的收入,就能够满足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在选择投资产品的时候,以能够带给我们稳定现金流的模式去选择是最好的。

有时候确实很多人不明白。去押宝某一只股票是否去上涨,这种叫做赌博。去购买一只股票,等待它分红盈利,这才叫投资。



有时候做法一样,目的不一样,很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因为,我们如果老是等待股票上涨,一旦下跌之后,很有可能亏本卖出。

所以,省钱和投资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我们理财的全部。 另外,我们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聪明的头脑。


暖心人社


一昧的省钱不是,但是一昧的投资是的。

1.为什么说一昧的省钱不一定是理财?

省钱的原因会有哪些?

(1)没有钱花,(2)习惯了节俭生活;无非就是这两种。

没有钱花,这个时候就肯定需要省钱,我相信世界上有90%的人都有过这个阶段,我有个表哥,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那个月实在没有钱给生活费了,一个周全吃的泡面, 由于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不了,这个时候的省钱是理财吗?肯定不是的,这是生活所迫。


还有的人的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比如鼎鼎大名的巴菲特老爷子,那么有钱了还仍然居住在1958年花3万美元购买的一套房子,一住就住了60多年,他开的车子也是不超过40万的凯迪拉克XTS,那么他把省钱的开销去干吗了?用来买资产,这个时候省钱是理财吗?肯定是的。

所以在面对不同情况下的省钱,最后是否是理财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

2.为什么说一昧的投资是理财?

投资是什么?投资是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考察和学习,最后做出投资决策,这个投资决策是不断的购入资产,而这些资产是后续为自己带来正向的现金流。

讲一个故事:

2015年1月30日,招商银行每股10.46元

2016年1月29日,招商银行每股12.78元

2017年1月26日,招商银行每股16.48元

2018年1月31日,招商银行每股32.16元

现在每股未34.95元

(只作为案例,不作为投资建议)

当你在一昧的进行投资,不断的购买进好的资产进入到你的口袋,在后期,这些资产就会不断的为你现金流,这种必然就是理财了。

3.正确的认识理财

所有人对理财追求的目的就是对财富的“保值增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想通过理财来获的暴富和指数级财富增长,这是不现实的,也就是理财的目的和本质发生了变化。

对于普通人所做的理财,更多的时候要求是尽力保证我们的资金能够抵御掉通货膨胀,如果是需要更多的收益,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对公司的调研,财报的解读,行业的分析等,都需要很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普通人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在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之后,真正理解到理财的目的和本质,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出什么时候该省钱,什么时候该做投资,而不是做出很盲目的跟风和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