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宋朝古墓 6名“摸金校尉”被移送起訴

2019年1月,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相繼發生多起宋代古墓被盜案,當地警方高度重視,組織精幹力量開展現場勘查和摸排工作,咬定案件線索不放鬆,抓獲並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追繳出土文物24件。據湖北省羅田縣公安局消息,11月8日,張某元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起訴,其他犯罪嫌疑人正在全力追捕,一批被盜出土文物正在全力追繳中。

盜宋朝古墓 6名“摸金校尉”被移送起訴

大別山深入多處宋代古墓發現盜洞

羅田縣大河岸鎮地處大別山南麓,距縣城1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美麗小鎮,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北宋名將王韶、明代醫聖萬密齋、近代方誌學家王葆心的故鄉。

全鎮沿進士河而建,進士河是羅田有名的文化之鄉流域。僅明清兩朝,在歷屆科舉考試中,共出了1名翰林,6名進士,16名舉人(其中武舉3人),75名貢生。他們之中,有1名兵部尚書,4名御史,6名部主事,還有巡府、知府、知州、知縣等官員近百人。

2019年1月23日,羅田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大河岸鎮村民王某的報警稱:王氏祖墳被盜掘,多處先人墓葬出現盜洞。

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報警人王某告訴民警自己是北宋名將王韶的後人,當天,他和家人一起到祖墳祭掃,意外發現幾處先人墓葬都有被挖掘的痕跡。通過現場勘查,民警初步確定被盜掘的王氏墓葬有7處,其中2處疑似北宋名將王韶和北宋名臣王舉正的墓葬。

民警立即將這一情況向局領導彙報,並請文物部門協助調查。經當地文物部門的鑑定,被盜掘的7處墓葬均為清代之前的古墓。

6名盜墓者相繼落網

經過縝密的現場勘查、調查走訪,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物證,在上級公安機關檢驗鑑定後,確定嫌疑人為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張某元(男,55歲)。

民警立即對張某元展開調查,發現其並不在戶籍地,而是長期在武漢一帶務工。由於張某元打的是短期工,行蹤不定,警方几次組織抓捕都撲了空。

8月6日,一直在對張某元進行布控的民警發現其出現在武漢某地,當即組織警力將其抓獲。

張某元到案後,起初還試圖抵賴,當民警將證據擺在面前時,看到無可辯駁,只得交代其夥同他人一起盜掘古墓的犯罪事實。

根據張某元交代,警方於8月10日至9月20日奔赴多地將團伙成員程某(男,35歲,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汪某(男,46歲,安徽省蕪湖市人)、楊某(男,38歲,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餘某(男,50歲,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人)、李某(男,51歲,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人)5人抓獲,並從程某老家搜出洛陽鏟等作案工具,從楊某家中搜出被盜文物24件,後經文物部門鑑定為一般文物。

盜宋朝古墓 6名“摸金校尉”被移送起訴

分工明確有“活”則聚 盜墓團伙日趨專業化

警方在審訊中發現,張某元等人雖然年紀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幹活”卻是有明確分工,而且手法日趨專業化。這個團伙中以張某元為組織者和踩點者;程某專門研究風水,判斷踩點的地方有無古墓;汪某則為測墓和打盜洞的“專家”;楊某、餘某和李某三人則主要以出力為主,盜竊所得按人頭均分。張某元等人平時並不聚在一起,各自打工為生,只在有“活”乾的時候聚集。

在聽人說羅田縣大河岸鎮出了不少名人,又去查了一些相關資料後,張某元斷定大河岸鎮有古墓,可以幹“活”。從2018年9月起,他就多次到大河岸鎮踩點,在綜合了程某的風水學後,最終確定了作案目標。2018年10月起,張某元就夥同程某、汪某等人在羅田縣大河岸鎮、白廟河鎮晝伏夜出作案多起。

目前,張某元等6人因涉嫌盜掘古墓罪被移送起訴。龐某、王某、胡某同案犯罪嫌疑人正在加緊追捕之中。

(北青報記者 李鐵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