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餑餑”到“燙手山芋”科創板或現2019全年“預虧”第一股

科創板自誕生以來就備受關注,插曲不斷,更是創造了多個“第一”,有好也有壞,例如,第一隻首發募集資金超百億的中國通號;第一家未盈利企業澤璟製藥;第一家紅籌企業華潤微電子;知識付費第一股;第一隻破發股;第一家被否企業等等。

今天科創板又迎來了2019全年“預虧”第一股。

容百“被預虧”市值蒸發200億

這家說自己2019年搞不好就會虧損的公司叫容百科技,系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之一,想想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都還不到4個月呢,真是讓人五味雜陳!

歷史銘記的往往是“開先河的人”,只是容百科技這次有點冤,因為造成這種局面的,竟是別人欠的錢沒法按時還導致的,而這個欠錢的“大爺”叫比克動力,這是一家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銷售的公司,其母公司比克電池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在公告中,容百科技表示,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2.1億元,其中逾期賬款、到期未兌付匯票合計2.06億元,存在無法回收的風險,若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將導致2019年淨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根據容百科技的公告,比克動力從2016年開始與容百科技展開合作,向後者採購三元正極材料,過去三年多一直是容百科技的主要客戶之一。2016年至今,容百科技累計向比克動力銷售金額高達6.15億元。到2018年末,比克動力成為容百科技的最大應收賬款客戶,相關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餘額合計2.08億元。

受此影響,容百科技股價遭遇重創,截至11月18日,報23.92元/股,已經跌破發行價並刷新了自上市以來最低價,總市值較高點蒸發了200億元。

多家上市公司受牽連

受比克動力“禍害”的可不止容百科技一家,還有同是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之一的杭可科技、當升科技和新宙邦。

杭可科技在11月11日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對比克動力應收賬款合計1.06億元,鑑於當前存在的回款風險,計提2220.4 萬元,補充計提後相關壞賬準備為3421.07萬元,綜合計提比例達到 32.19%。

此外,杭可科技還表示,尚有與比克動力合同執行相關的存貨餘額合計3022.69萬元。

受此消息影響,杭可科技股價同樣出現大跌。11月11日,杭可科技大跌14.87%,12日再度下跌,並於盤中跌至上市以來最低價30.30元/股,截至18日盤後,報31.08元/股,較其上市以來最高點80.18元/股,已經蒸發逾六成市值。

當升科技公告顯示,對比克動力及鄭州比克的應收賬款餘額合計3.79億元,並計提壞賬準備金額2934.56萬元;

新宙邦也發佈公告稱,其對比克動力、鄭州比克的應收帳款餘額合計3814.47萬元,正積極採取措施加大對上述應收賬款的催收,但上述應收賬款仍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短短數日,從上游原料供應商,到電池生產商,再到下游汽車廠商,數家鋰電產業鏈A股公司受比克動力“牽連”,未來,也仍未排除其他上市公司受此波及的可能。

從“香餑餑”到“燙手山芋”

牽連眾多上市公司的比克動力,是什麼來頭?到底做了什麼欠下這麼多債務?

在國內鋰電池行業,比克動力曾被認為是中國早期生產鋰電池最好的企業之一,與之並稱的是大眾所熟悉的比亞迪。

早在2001年,比克母公司中國比克電池股份公司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美股市場的鋰電池企業。

一度成為資本市場最搶手的“香餑餑”。

近半年時間裡,從各路媒體的報道可知,比克動力已經多次起訴其重要客戶眾泰汽車及其旗下公司了。為什麼起訴呢?原來眾泰汽車欠了比克動力很多錢。

日前,比克動力方面表示,眾泰汽車約有6億元應收賬款未還,相關訴訟在審理進程中,為了實現債權兌現,比克動力還對眾泰汽車的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提起了代位權訴訟。

最近,眾泰汽車更是深陷破產傳聞,雖然眾泰汽車已經闢謠,並表示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但從市場反應來看,其前景黯淡。從其股價表現來看,從2016年12月初創出歷史新高18.18元后,眾泰汽車幾乎是跌跌不休,2018年以來表現更慘,其中2018年下跌63.74%,今年又下跌了40.42%。其三季報則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滑59.59%,淨利虧損7.6億元,同比下滑283.02%。

汽車行業似乎已經進入“寒冬”,前有“賣房求生”的海馬汽車,欠債近170億的力帆汽車,還有最近已破產的發明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車等等,只是現在,這股“寒氣”已經開始向上遊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