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中国古代有“五岳四渎”之说。

五岳是: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渎是: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根据《禹贡》中记载,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

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古代四渎都建有庙宇祭祀,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江河淮济四渎庙中仅存的一座。

唐代,济水通而复枯,唐太宗李世民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然细微,却能独流入海,济水这种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就是它始终位列四渎的原因。

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淤积,因而会不断改道,往北改道沧州附近入海,往南曾经夺淮河入海口。黄河多次夺济水的河道,导致济水河床抬高,后来在唐代和北宋时期,黄河不断向北摆动、南流之水越来越少,济水流域的一些支流无法汇入被黄河淤塞消亡的荥泽,反向南流逐渐成为今天淮河流域的一部分。这样,济水逐渐干涸,水量减少。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箱决口,夺大清河入海,至此济水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我国古代“四渎”指哪四条河流?已断流的河流在哪个市?

现在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济阴(现在曹州)还存在着与济水有关的地名,济水只留下一段古老的似是而非的传说。

今天的济源市,是河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上古时期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济源因“轵邑”富庶而闻名。1997年升为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济源市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政通人和,百业兴盛,荣获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