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颯,她總是仰起那張真誠的臉

徐小颯,她總是仰起那張真誠的臉

1960年的江南機車廠出現了一個叫白曼寧的廣播員,她燙著時下最火的捲髮,穿最摩登的衣服,走路時可以扭出好看的S型,和廠裡所有女人都不一樣。

她是機車廠的廠花,說話時永遠昂著頭,但眼神裡卻又泛著一種過度驕傲帶來的堅毅感,不少人想要探究她的秘密。

廠裡的其他女同志各個都在爭做建設社會主義的英雄,但白曼寧似乎與她們格格不入,她把“虛榮”都寫在臉上,廠子裡沒人不知道她想要嫁給家世學歷皆不俗的工程師常漢卿。是那個年代裡為數不多敢張揚個性的女性

通常情況下這樣的人,不是真愛慕虛榮就是有難言之隱,白曼寧屬於後者。這個女人帶著故事而來。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十五歲時,她被地主搶去做小老婆,在反抗過程中失手殺了地主,於是逃出了原來生活的地方。後一路逃亡來到江南機車廠,做了廠裡的播音員,這裡沒有人知道她的前塵往事,她便選擇在這裡落腳。

那是白曼寧的前半生,像個迷一樣,她後半生的故事在60年代的江南機車廠開始了。

這是電視劇《奔騰年代》中的一個角色,人物與故事都極致得很,經常看得觀眾“馬上一口老血就要吐出來了”。這種漂亮又有故事的女性不好演,演不出人物內核,角色就是空有皮囊,但如果只有痛就淪為了情緒的工具,不免讓觀眾懷疑其動機。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徐小颯即白曼寧

什麼演員來演才能演出其韻味?《奔騰年代》將白曼寧交給了徐小颯,她是那種自帶風情的演員,乾淨的臉透著冷洌,眼神也帶著一絲憂鬱,外形和氣質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徐小颯在《獵場》裡演米娜時就曾呈現出過這種氣質。她作為初入獵頭行業的小白,因出眾的外貌和身材被上司“威逼利誘”去拿下一位候選人。本不過是剛入社會的小姑娘,在上司一步步的引導之下,她的虛榮心爆發,終於踏出了那一步。

也是個一邊沉淪一邊糾結的角色,徐小颯戲份不多,但非常成功的讓觀眾記住了自己,看過《獵場》的人應該都明白為什麼是她來演白曼寧了。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這次在《奔騰年代》裡,徐小颯又將白曼寧演出了另一種感覺,美麗女人帶著痛苦重生的味道。

白曼寧的“前史”註定她不會是個真正快樂的人,外形的靚給她帶來了一些優越感,但內在的不安全感早都大過了這份優越感,她又不能將這份情緒表露出來,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遍遍地折磨自己。白天的時候,她又變成了那個穿著漂亮衣服、抬著高高下巴的廠花,用姣好的容顏撐起自己的脆弱。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徐小颯對於白曼寧的定位是“頑強求生的尋常女性”,縱然角色苦到了極致,她也沒有刻意去美化,而是選擇讓這個浮萍般漂浮的人真實落地。她的苦是真實的、擰巴是真實的、驕傲也是真實的。

為此,徐小颯做了很多處理,最直觀的是她把角色身上很多的“毛邊”給去掉了。一開始的白曼寧愛貪小便宜,總去給常家大姐通風報信,想著可以撈一筆,但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徐小颯丟掉了這些“毛邊”,她讓角色保持了廠花的心高氣傲。

當然都知道,演員在創作的時候有毛邊是好事,但這不是驕傲的白曼寧該有的樣子,「她的悲慘太真實了,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我會不由自主的三思而行。必須得對她負責,不可以在任何一個小細節點出現漏洞,出現錯誤」,播出後觀眾的反應證明徐小颯的決定是正確的。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活下來”是白曼寧的最高任務,這個動機促使她不斷地更換保護傘,從常漢卿到馮仕高,不是老天爺的寵兒,就是有政治話語權的男人。觀眾也罵得挺厲害,對她這樣的行為頗有微詞,但罵完了還要接著追劇。

對角色的喜愛讓徐小颯無法只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我理解觀眾的感受,但真不是這樣的,白曼寧不斷地在尋求生活當中真實的情感和真相,面對過去、現在、未來,她總是仰起那張真誠的臉。」

隨著劇情的發展,白曼寧在一步步走出往事的囚禁,她放下了對常漢卿的執念,在試著找尋新的出口。正如徐小颯而言,她開始不懼怕生活,學習先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偷偷的學,偷偷的取經

對比幾年前《獵場》中的米娜,會發現徐小颯在表演上更成熟了。

白曼寧的時間跨度非常大,要從少年時期演到老年時期,這對於演員是不小的挑戰。同時,這也是機會,演好了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駕馭一些基本角色沒有問題。徐小颯的表現觀眾是滿意的,面對這種不是容易激發起大家同情心的角色,她做到了真實的讓大家討厭不起來,尤其後期反倒多了些心疼。

好的創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徐小颯自有徐小颯的妙,在她看來這更離不開《奔騰年代》劇組良好的創作氛圍和對手戲演員優秀的配合。

這部戲採取了順拍的方式,幾位演員都是一起從青年演到老年,這就會非常有效的幫助演員建立信念感,潛移默化中大家的默契值越來越高。這種互相的力量是強大的,「演員在這個環境裡頭,從一開始就是角色了,相信了一切都很簡單」,徐小颯這樣說。

這樣的創作環境讓

老年的白曼寧也多了許多說服力,能明顯看到演員對肢體動作和說話節奏的控制,下降的剛剛好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殺青那一天我記得全組的最後一鏡殺在我身上。我拿著花去找常漢卿,陳凱攔著我的那場戲是全組拍的最後一場戲,最後鏡頭打到我身上,導演喊這就是全戲最後一鏡時我就不行了,我說導演等一下,我有點沒有辦法再演了······就是大家創作的氛圍太好了,大家在一起飆戲的那個勁太爽了,很難會碰到這樣一個劇組。」

徐小颯提到的這點是,跟好演員對戲是一件很很爽的事。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偷偷的學,偷偷的取經」,學習的對象從佟大為、蔣欣、趙達、梁愛琪等幾位主演一直到柳小海、李解、丁嚀這樣的重要配角。其實徐小颯的戲份排的不是很滿,但從進組到殺青一天都沒有離開劇組,她就是想看看別的演員是怎麼演戲的。

看完的感受是「太棒了,太喜歡看他們的戲了」,或者可以說,徐小颯找到了演戲的樂趣所在。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為什麼會這麼說,她的變化被認識十多年的老朋友柳小海全都看在眼裡。

「在柳小海的印象中,起碼兩三年前都覺得我根本就沒有那麼痴迷演戲,但他和欣姐(蔣欣)真的屬於戲痴,在演戲上是狂熱。拍的時候柳小海就說天哪,你這兩年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突然對演戲這麼痴迷?」

徐小颯也不避諱,她坦誠自己在演戲方面是慢熱的,近兩年才慢慢真的喜歡上演戲。《奔騰年代》的拍攝又讓她的體悟加深了一層,「我自己演好了一場戲好過癮,身邊的人看你的眼神都不太一樣」,白曼寧的塑造讓她深切感受到了演員的高光時刻。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人如戲

大部分演員都會有一個“醍醐灌頂”的時刻,徐小颯的這個瞬間來自於《我們的四十年》。

「拍40年的時候,我有一場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這場戲很重,需要靠我哭鬧來帶整個戲的節奏,但我本人的性格偏理性,這種戲不是我的強項。當時其實挺崩潰的,看劇本的時候就特別抓狂。後來拍的時候我就沒有感覺,導演讓我停下來再醞釀一下。」

徐小颯是感受型演員,她演戲不擅長提前預設,「我心想就這樣吧,破罐子破摔來一回,但那條拍完之後現場就炸了」,她找到了戲劇張力帶來的high點。

這場上吊戲之後徐小颯越來越打開自己了,「我以前的生活、性格都太規矩了,想象力不夠豐富,這是我在表演上的一個短板。現在在表演上我敢了,未來的某一天,如果我能夠徹底打開想象力,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毫不掩飾,徐小颯敢於直面表演上的缺陷,是那種樂於和角色一起成長的演員。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演員的妙處在於戲和人之間的勾連,演員的性格、情緒都可以投射到表演當中,徐小颯也一樣。因為長了一張古典美的臉,很多人都以為她是那種清冷的女生,可哪有人是絕對的?相反她慢熱,溫和,被稱為“薄荷糖女孩”。

這樣的人力量都裝在心裡,徐小颯也有自己的堅持。

她喜歡拍黑白的人像,基本都以黑白為主,在千變萬化的調色盤中,唯獨選擇最極致的兩種顏色,這算得上她的一種反擊。

另一重力量則更多的來自於拍戲的態度,她越來越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大家說我是一個很好的對手演員,配合度高,不搶戲,對方怎麼演我就怎麼接,所以很多跟我演對手戲的演員多少都會很喜歡我。」但是這兩年慢慢成長了之後徐小颯會堅持自己的態度,在遇到一些更有挑戰性的關頭時,她更願意傾聽自己。

這個薄荷糖女孩在強大,在演員的路上她學會了不懼怕。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不久之後徐小颯新劇《我怕來不及》將會如期和觀眾見面,無法預知她在其中會有怎樣的表現,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一個習慣和角色一起成長的演員而言,她一定不會讓觀眾看到昨天的自己。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11歲離開家去他鄉學舞蹈,大一出演《新紅樓夢》中的惜春,入行後又和一眾實力派演員合作《獵場》,再後來《七月與安生》《我們的四十年》等劇又在一次次重建觀眾認知,這一路上徐小颯是幸運的。

一邊追夢,一邊重塑,而我們只需要看她能開出怎樣鮮豔的花朵。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點擊藝人照片查看往期專訪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白宇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楊冪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關曉彤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劉昊然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陳曉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宋茜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楊紫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楊洋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張子楓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潘粵明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羅雲熙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黃景瑜

金牌經紀人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新浪看點 | 新浪微博 | 搜狐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