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1960年的江南机车厂出现了一个叫白曼宁的广播员,她烫着时下最火的卷发,穿最摩登的衣服,走路时可以扭出好看的S型,和厂里所有女人都不一样。

她是机车厂的厂花,说话时永远昂着头,但眼神里却又泛着一种过度骄傲带来的坚毅感,不少人想要探究她的秘密。

厂里的其他女同志各个都在争做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但白曼宁似乎与她们格格不入,她把“虚荣”都写在脸上,厂子里没人不知道她想要嫁给家世学历皆不俗的工程师常汉卿。是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敢张扬个性的女性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不是真爱慕虚荣就是有难言之隐,白曼宁属于后者。这个女人带着故事而来。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十五岁时,她被地主抢去做小老婆,在反抗过程中失手杀了地主,于是逃出了原来生活的地方。后一路逃亡来到江南机车厂,做了厂里的播音员,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前尘往事,她便选择在这里落脚。

那是白曼宁的前半生,像个迷一样,她后半生的故事在60年代的江南机车厂开始了。

这是电视剧《奔腾年代》中的一个角色,人物与故事都极致得很,经常看得观众“马上一口老血就要吐出来了”。这种漂亮又有故事的女性不好演,演不出人物内核,角色就是空有皮囊,但如果只有痛就沦为了情绪的工具,不免让观众怀疑其动机。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徐小飒即白曼宁

什么演员来演才能演出其韵味?《奔腾年代》将白曼宁交给了徐小飒,她是那种自带风情的演员,干净的脸透着冷洌,眼神也带着一丝忧郁,外形和气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徐小飒在《猎场》里演米娜时就曾呈现出过这种气质。她作为初入猎头行业的小白,因出众的外貌和身材被上司“威逼利诱”去拿下一位候选人。本不过是刚入社会的小姑娘,在上司一步步的引导之下,她的虚荣心爆发,终于踏出了那一步。

也是个一边沉沦一边纠结的角色,徐小飒戏份不多,但非常成功的让观众记住了自己,看过《猎场》的人应该都明白为什么是她来演白曼宁了。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这次在《奔腾年代》里,徐小飒又将白曼宁演出了另一种感觉,美丽女人带着痛苦重生的味道。

白曼宁的“前史”注定她不会是个真正快乐的人,外形的靓给她带来了一些优越感,但内在的不安全感早都大过了这份优越感,她又不能将这份情绪表露出来,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遍遍地折磨自己。白天的时候,她又变成了那个穿着漂亮衣服、抬着高高下巴的厂花,用姣好的容颜撑起自己的脆弱。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徐小飒对于白曼宁的定位是“顽强求生的寻常女性”,纵然角色苦到了极致,她也没有刻意去美化,而是选择让这个浮萍般漂浮的人真实落地。她的苦是真实的、拧巴是真实的、骄傲也是真实的。

为此,徐小飒做了很多处理,最直观的是她把角色身上很多的“毛边”给去掉了。一开始的白曼宁爱贪小便宜,总去给常家大姐通风报信,想着可以捞一笔,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徐小飒丢掉了这些“毛边”,她让角色保持了厂花的心高气傲。

当然都知道,演员在创作的时候有毛边是好事,但这不是骄傲的白曼宁该有的样子,「她的悲惨太真实了,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会不由自主的三思而行。必须得对她负责,不可以在任何一个小细节点出现漏洞,出现错误」,播出后观众的反应证明徐小飒的决定是正确的。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活下来”是白曼宁的最高任务,这个动机促使她不断地更换保护伞,从常汉卿到冯仕高,不是老天爷的宠儿,就是有政治话语权的男人。观众也骂得挺厉害,对她这样的行为颇有微词,但骂完了还要接着追剧。

对角色的喜爱让徐小飒无法只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我理解观众的感受,但真不是这样的,白曼宁不断地在寻求生活当中真实的情感和真相,面对过去、现在、未来,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随着剧情的发展,白曼宁在一步步走出往事的囚禁,她放下了对常汉卿的执念,在试着找寻新的出口。正如徐小飒而言,她开始不惧怕生活,学习先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偷偷的学,偷偷的取经

对比几年前《猎场》中的米娜,会发现徐小飒在表演上更成熟了。

白曼宁的时间跨度非常大,要从少年时期演到老年时期,这对于演员是不小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机会,演好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驾驭一些基本角色没有问题。徐小飒的表现观众是满意的,面对这种不是容易激发起大家同情心的角色,她做到了真实的让大家讨厌不起来,尤其后期反倒多了些心疼。

好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徐小飒自有徐小飒的妙,在她看来这更离不开《奔腾年代》剧组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对手戏演员优秀的配合。

这部戏采取了顺拍的方式,几位演员都是一起从青年演到老年,这就会非常有效的帮助演员建立信念感,潜移默化中大家的默契值越来越高。这种互相的力量是强大的,「演员在这个环境里头,从一开始就是角色了,相信了一切都很简单」,徐小飒这样说。

这样的创作环境让

老年的白曼宁也多了许多说服力,能明显看到演员对肢体动作和说话节奏的控制,下降的刚刚好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杀青那一天我记得全组的最后一镜杀在我身上。我拿着花去找常汉卿,陈凯拦着我的那场戏是全组拍的最后一场戏,最后镜头打到我身上,导演喊这就是全戏最后一镜时我就不行了,我说导演等一下,我有点没有办法再演了······就是大家创作的氛围太好了,大家在一起飙戏的那个劲太爽了,很难会碰到这样一个剧组。」

徐小飒提到的这点是,跟好演员对戏是一件很很爽的事。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偷偷的学,偷偷的取经」,学习的对象从佟大为、蒋欣、赵达、梁爱琪等几位主演一直到柳小海、李解、丁咛这样的重要配角。其实徐小飒的戏份排的不是很满,但从进组到杀青一天都没有离开剧组,她就是想看看别的演员是怎么演戏的。

看完的感受是「太棒了,太喜欢看他们的戏了」,或者可以说,徐小飒找到了演戏的乐趣所在。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为什么会这么说,她的变化被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柳小海全都看在眼里。

「在柳小海的印象中,起码两三年前都觉得我根本就没有那么痴迷演戏,但他和欣姐(蒋欣)真的属于戏痴,在演戏上是狂热。拍的时候柳小海就说天哪,你这两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对演戏这么痴迷?」

徐小飒也不避讳,她坦诚自己在演戏方面是慢热的,近两年才慢慢真的喜欢上演戏。《奔腾年代》的拍摄又让她的体悟加深了一层,「我自己演好了一场戏好过瘾,身边的人看你的眼神都不太一样」,白曼宁的塑造让她深切感受到了演员的高光时刻。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人如戏

大部分演员都会有一个“醍醐灌顶”的时刻,徐小飒的这个瞬间来自于《我们的四十年》。

「拍40年的时候,我有一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这场戏很重,需要靠我哭闹来带整个戏的节奏,但我本人的性格偏理性,这种戏不是我的强项。当时其实挺崩溃的,看剧本的时候就特别抓狂。后来拍的时候我就没有感觉,导演让我停下来再酝酿一下。」

徐小飒是感受型演员,她演戏不擅长提前预设,「我心想就这样吧,破罐子破摔来一回,但那条拍完之后现场就炸了」,她找到了戏剧张力带来的high点。

这场上吊戏之后徐小飒越来越打开自己了,「我以前的生活、性格都太规矩了,想象力不够丰富,这是我在表演上的一个短板。现在在表演上我敢了,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我能够彻底打开想象力,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毫不掩饰,徐小飒敢于直面表演上的缺陷,是那种乐于和角色一起成长的演员。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演员的妙处在于戏和人之间的勾连,演员的性格、情绪都可以投射到表演当中,徐小飒也一样。因为长了一张古典美的脸,很多人都以为她是那种清冷的女生,可哪有人是绝对的?相反她慢热,温和,被称为“薄荷糖女孩”。

这样的人力量都装在心里,徐小飒也有自己的坚持。

她喜欢拍黑白的人像,基本都以黑白为主,在千变万化的调色盘中,唯独选择最极致的两种颜色,这算得上她的一种反击。

另一重力量则更多的来自于拍戏的态度,她越来越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大家说我是一个很好的对手演员,配合度高,不抢戏,对方怎么演我就怎么接,所以很多跟我演对手戏的演员多少都会很喜欢我。」但是这两年慢慢成长了之后徐小飒会坚持自己的态度,在遇到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关头时,她更愿意倾听自己。

这个薄荷糖女孩在强大,在演员的路上她学会了不惧怕。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不久之后徐小飒新剧《我怕来不及》将会如期和观众见面,无法预知她在其中会有怎样的表现,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一个习惯和角色一起成长的演员而言,她一定不会让观众看到昨天的自己。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11岁离开家去他乡学舞蹈,大一出演《新红楼梦》中的惜春,入行后又和一众实力派演员合作《猎场》,再后来《七月与安生》《我们的四十年》等剧又在一次次重建观众认知,这一路上徐小飒是幸运的。

一边追梦,一边重塑,而我们只需要看她能开出怎样鲜艳的花朵。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点击艺人照片查看往期专访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白宇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杨幂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关晓彤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刘昊然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陈晓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宋茜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杨紫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杨洋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张子枫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潘粤明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罗云熙

徐小飒,她总是仰起那张真诚的脸

黄景瑜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狐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