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你印象中的乡村什么样?

房屋破旧、交通不便、脏乱不堪

……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接下来

滨海新区乡村的面貌也要大变样啦!

整齐划一的颜色、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

鸟语花香的庭院、干净明亮的小路

再无私搭乱盖现象

昔日村舍将摇身一变

成为“大宅门”

一场农村变形记即将上演!

日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制定了《天津市村容村貌提升规划设计导则》,《导则》分为村庄农房整治、村庄道路整治、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等五个方面。为我市乡村地区村容村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指导,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农房整治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性能,加强对历史文物建筑、传统民居和特色村庄景观保护。同时要消除房屋与环境的安全隐患,规范农房建筑布局,协调统一建筑风貌,推广节能环保、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现代农房建设理念

主要整治内容包括▼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1

外檐粉饰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未来你家的墙将以暖白色、砖红色、砖灰色为主调。重点粉饰部位包括院落围墙、农房外墙

2

庭院景观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院内、房前屋后无积存垃圾,庭院内路面干净整洁,物品堆放有序。

院内管线布局合理,符合有关安全要求;生活污水、废气能顺畅排出;燃气管道、灶、灯具、开关、气压表等安装统一、规范。

庭院内种植果树、蔬菜等,管护良好。鼓励农户利用庭院空间开展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微田园”建设, 建设绿色生态的庭院环境;庭院大门通往起居室的小路宜做硬化处理。

道路整治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村庄道路应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硬化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建设“覆盖区镇、快速通达”的县道网络系统

1

道路系统优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规模较大(1000人以上)的村庄可按照干路、支路、巷路进行布置,并保证至少有两条对外联系道路。

中小规模(1000人以下)的村庄可根据自身需求,合理规划道路等级,并保证至少有一条对外联系通道。

大型货运车辆应进行交通分流,限制进入村庄内部。

2

停车设施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村庄停车按照户均1个车位进行基础配置,有旅游功能的村庄根据旅游接待量,结合旅游线路在村庄周边及民宿集中区域设置车辆集中停放场地。

村庄内部私家农用车、小汽车以宅院停放为主;有条件的村庄可利用道路周边、空余场地设置公共停车场(泊位);货运车辆在村庄外围设置停放点。

3

道路灯光照明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村庄干路应设置路灯,支路、巷路可根据需要设置路灯,健身广场、公园等活动场所根据需要安装铁杆路灯或太阳能路灯,满足群众夜晚出行、活动需要。

4

路面硬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村庄干道建设应达到:路面硬化率达100%

5

景观设计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沿街建筑粉饰,增加门头装饰;道路整修,增加平缘石;街道宅前绿化、硬化;街道亮化。

公共空间整治

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应覆盖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家宅院外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村民广场、集中绿地等公共活动场所

重点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六乱”现象,提升完善村庄“六有”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

六乱

柴草乱堆
垃圾乱扔

污水乱泼

畜禽乱跑

广告乱贴

摊点乱设

六有

党员活动室
文化活动室

农家书屋

便民超市

卫生所

村邮站

1

村民广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增加入村大树、新建花池,增加乔木种植,完善活动器械、活动场地、休闲设施,增加宣传栏,增加公共场地亮化,环境整治修复、架空线景观清理。

2

小公园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局部增加硬质空间,适当增加活动与休憩设施,增加必要的卫生、服务设施,增加必要的灯光亮化。

3

滨水空间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疏浚河道、清除垃圾,河道、坑塘、沟渠等水系无杂草、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无黑臭水体。清除违建、私搭乱盖,禁止随意侵占,适当硬化,满足可达性,整理护坡,满足防汛、安全等要求,鼓励自然生态岸线,加强滨水绿化,适当选择本土水生植物,增加必要的活动设施、服务设施、照明设施。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

绿化美化

开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提升公共空间生态环境。按照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和合理搭配、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绿化美化方式,加大植树绿化力度。村庄绿化宜采用本地果树林木花草品种,突出体现农村特点。

1

村旁绿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村庄周围宜建设村旁林带,形成村庄的自然边界,既可有敁遏制村庄的无序扩张,也可对村庄外的噪声、沙尘、废气等起到隔离作用,还可作为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过渡带。

2

路旁绿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根据村内道路等级及两侧建筑物距离的远近,可以选择鲜活多样的绿化栽植形式,使绿化和建筑空间关系疏密有致,形象相互衬托。

3

宅旁绿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宅旁绿化应充分利用屋旁宅间的空间,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见缝插绿,不留裸土。绿化种植结合空地形状自由布置,植物品种以小乔木、花卉、灌木为主

4

滨水绿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水旁绿化植物品种以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如柳树、芦苇、荷花等。

5

公共空间绿化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植物品种宜以观赏类乔木、灌木搭配为主,形式简洁美观、亲切宜人,并能体现地方特色。古树名木设置围护栏或砌石等防风进行保护,设标志牌。

环境卫生整治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1

构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统筹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街)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资源化利用外的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厂处理。

2

构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

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进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3

卫生厕所改造

滨海新区农村“变形记”,村舍将变“大宅门”

推动“厕所革命”,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加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其改造和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疾病防控的规定。户厕改造宜实现一户一厕。

公共厕所在公共活动区设置,每村不少于1座,要求有人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干净整洁,必须全部达到有墙、有顶,厕内清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