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走进后墕中心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旁栽满了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一条条新颖醒目的新民风宣传标语不断映入眼帘,村民站在文化活动广场上扭动着欢快的大秧歌,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产业强村富民,爱心超市激发内生动力,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细数起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民李兴义感激道:“这都要感谢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他们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帮助群众增加了收入,带领大家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后墕中心村位于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办西北部,全村共有327户8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44人,是县委宣传部帮扶村。作为帮扶单位,宣传部积极从单位选派3名精兵强将驻村配合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多种方式,使全村69户138人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改善基础设施 提高人居环境


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既然来了后墕中心村,我就要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后墕中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任建民说。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驻村工作队发现村里原有水泥路满足不了当前需求,尤其是西车家塔新农村至塬上的供水不足,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首先解决村内基础设施问题。

人心齐,泰山移。通过与交通局、水务局等部门多次沟通对接,后墕中心村新修了通村委会水泥路,拓宽了村内5.6公里主干线水泥路,为2公里路段加装防护栏、水泥砖护墙,新栽太阳能路灯近200根,建设张家山坝地石砌排洪渠,新钻机井2口、蓄水池一顶,实现了从西车家塔新农村至塬上的供水。还协调卫计局,建起了村卫生室、活动广场和戏台,并争取到价值10000余元的会议桌椅。协调移动公司,落实20兆移动光纤进村入户,实现光纤全覆盖。

发展特色农业 增加群众收入


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年初,县上举行了“爱心认购·助力脱贫”吴堡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成功签约认购了总价值2432万元特色农产品大礼包。后墕中心村驻村工作队根据村里以传统的种殖业为主要经济来,鼓励村民大量种植红枣、高粱、小米、黄豆等特色农产品,协助村“两委”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承接了订单式“爱心大礼包”,与28户55人贫困户签订种植合同,认购红枣20500斤、谷子20亩、高粱29亩、黄豆12亩,并统一提供种子、化肥、技术指导。协调农业局免费为所有村民耕地600余亩。

贫困户李辉春就是“大礼包”直接受益者。趁着冬闲,李辉春与媳妇一起手工捣了180斤钱钱(黄豆制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每斤7元的价格和他高价收购,他净赚1000余元。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整合村里1000亩闲置枣林进行低产改造,带动贫困户41户80人。驻村工作队员宋虎斌说,红枣低改后每亩产量按600斤计算,可产红枣60万斤,每斤按市面最低价3元计算,年可增加收入180万元,加上县上每亩改造补助800元,人均增加2980元。

搭载合作社 贫困户变股民


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后墕中心村村主任李保忌具有多年养牛经验,收入可观。为了让全村贫困户脱贫,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保忌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无产业、无技能、无资金的37户贫困户,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摇身变成了合作社里的股民。

“真没想到,竟然端起了‘铁饭碗’,每年都有不低于600元的分红。”搭载进合作社的村民李宝春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合作社健康发展,合作社还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法,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合作社养牛25头。

驻村工作队还主动与刘家沟发航木梳工艺品工厂对接,积极输送在家务农的劳务工人增加收入,成功搭载搭载贫困户2户3人,实现年底分红每户600元。另一方面采取搭载工业商贸业模式,共搭载贫困户39户69人,主要涉及养殖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确保每月给所搭载贫困户有固定分红。

与此同时,对有劳动力、自主创业、想扩大生产规模的养殖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和互助资金给与帮助。截至目前已贷款12户60人,涉及资金44万,互助资金共贷出39户,涉及39万元。

扶志扶智 激发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见实效 看后墕中心村“变形记”!


“之所以穷,首先是穷在思想。”驻村工作队员薛钊业表示,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是核心。

驻村工作队利用道德大讲堂、扶贫讲习所,先后为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扶贫政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0余次,并入户发放了3000多份精准扶贫政策,手把手教贫困户如何使用“社会扶贫”APP软件。邀请县科技培训特派员对枣树降高塑形、花椒树栽培管理进行技术培训,对玉米、谷子病虫防治技术、旱地覆膜玉米种植技术和养殖户疫病防治、饲养管理进行技术指导。

驻村工作队还协助村“两委”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定了后墕中心村村规民约,积极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积极开展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选出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自强脱贫模、模范党员、诚信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模范、文明乡贤、文明家庭。

村民任廷柱在政策的感召之下,利用3万元小额信贷,发展起了自己的红白事产业,经过一年的奋斗,他当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10000元,于是他主动申请了脱贫。随后,他扩大了产业规模,带动自己的母亲一起摘了贫困帽。

为了避免了因学致贫、返贫问题发生,驻村工作队借助教育扶贫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贫困户学前教育子女、高中子女、大学子女全部按照规定给予了相应的教育资助,累计资助16户43人,资金18.68万元。积极主动与各大高校对接,先后为全村留守儿童开展假期助学扶志、扶智活动。同时,通过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公益性岗位解决4户6人就业问题,聘用护林员3名、保洁员4名、计生专干1人、特设岗位1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