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諜戰深海之驚蟄》(以下簡稱《驚蟄》)將於今晚收官。

播出近一個月,《驚蟄》成績斐然。不僅連續多日蟬聯CSM59城收視率第一,更曾取得破2 的佳績。微博話題閱讀量22億、討論147萬,貓眼專業版歷史最高熱度9753點,從目前彈幕、評論以及話題熱度等不同維度來看,諜戰劇《驚蟄》頗受觀眾青睞。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即便是國劇的典型類型,但諜戰劇也的確好久未出過如此人氣之作。

諜戰,看潛伏、看偽裝、看反轉、看抓捕、看接頭、看傳遞情報、看轉移電臺還有看假夫妻,這是廣大觀眾滾瓜爛熟的套路,刺激卻容易膩味。《驚蟄》意識到了,所以它努力地破了局。

一重的間諜身份變兩重三重,日久生情的假夫妻變同心共情的真愛。間諜破起案來宛若偵探,事件接二連三、環環相扣又活像單元劇。最重要的,那些滲透在驚險故事裡的莫名情愫,總會在某一時刻忽然一下揉到你的心。

《驚蟄》寫透了諜戰世界的權謀縱橫和間諜工作的危機重重。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以荒木惟(王瀧正 飾)與關永山(高曙光 飾)為代表的權謀操縱者狠戾非常,是諜戰深海中最為龐大的驚魂巨獸;以陳山(張若昀 飾)與張離(王鷗 飾)為代表的多面間諜無比謹慎,稍有差池就跌入暗黑深淵、萬劫不復。對弈,異常精彩。

《驚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呈現出了一部時代歷史感與年代生活感兼具,既宏大又細緻的諜戰劇。

年輕之花:諜戰新物種講述英雄成長史

如果說,《潛伏》代表著中年諜戰的輝煌高峰;那麼,海飛的作品則將諜戰江湖拉入“年輕時代”。《驚蟄》是“年輕”的,這絕不是市場上常見的年齡老幼,而是由懸疑、偵探類型與傳統諜戰類型糅合而成的年輕態新物種。

所謂“年輕”,率先體現在故事脈絡的牽引者——陳山的身上。

《驚蟄》的故事,圍繞著張若昀扮演的陳山展開。這部劇中,男主的身份多達四重。在重慶,他是軍統科長肖正國,又是日本特務培養、委派來假冒肖正國的日本間諜;在上海,他是尚公館的陳組長,是軍統的間諜,更是背地裡替地下黨辦事、為國為民的愛國人士。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肖正國、日本間諜、地下黨、陳山本人。四重身份,意味著四種立場。陳山必須周旋於各方勢力,獲得所有人的信任,讓大家都滿意,才能實現自己的真實目的。這其中的精妙,想想就令人拍案叫絕。說到興處,我必須要列舉幾例。

比如,營救盟軍飛行員,陳山兩面為難。身為軍統,他要保護飛行員不被謀害;身為日軍間諜,他又要千方百計為特務櫻花傳遞訊息、助其刺殺飛行員。

如何才能保住飛行員的同時又完成日諜任務保住自己呢?按照一般諜戰劇的寫法,主人公隨意撥弄棋子,反派就被耍得團團轉。《驚蟄》不是這樣的。

陳山縱然最終左右逢源、兩面得意,但那是他機關算盡背水一戰的結果,是略有不慎就全軍覆沒的怖懼困境。說到底,身為棋子、就算謀算再深、思維再密,又如何能跳出棋盤,化身為弈棋之人呢?這是符合史實的諜戰秘聞,也是契合年輕人邏輯的“腦中真相”。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又如,為了營救被軍統懷疑的地下黨張離,他表面出主意抓捕,背地暗度陳倉,助對方驚險脫局,隨後愛情也開始萌芽;營救大哥陳河,他明面上做無賴樣舉報陳河一定是共產黨,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後又暗地裡搞小動作,通風報信讓對方被戰友所救。

陳山身上有一種韋小寶似的機智與八面玲瓏,且擁有離奇的命運感,承載著大量意想不到的反轉。難題出現、危在旦夕,且看陳山如何化解,這成為自始至終的觀劇主線。

但必須承認,這種逢凶化吉能力的背後,是十面埋伏的困境死局。陳山絕不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不是如有神助的“歐皇”,他只是彼時亂世之中,一個拼盡全力活命的普通年輕人。

出其不意,是《驚蟄》情節設計的最大亮點,也是敘事節奏“年輕化”的最大表徵。

冒充肖正國與同志接頭,卻沒想到對方認識肖正國,“你能不能告訴我上次那個問題的答案?”“能不能幫我買一包我最喜歡的香菸?”對方每一個問題,都像是對陳山初為間諜的考題,看他侷促又巧妙地解題便成為觀劇的最大樂趣。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初到重慶,他害怕被好友、老婆、上司揭穿假肖正國的身份,卻沒想到來單位第一天,就迎面撞上好友李伯鈞。一頓寒暄,露出馬腳。李伯鈞手臂受過傷,陳山為了佯裝親熱拍了他手臂一下,懷疑就此種下。後面的危機也隨之出現。

這樣大大小小的難題,陳山一集就要解幾個,這樣的節奏不正被年輕人所愛?

上海時期,陳山是雙面間諜的身份懷疑始終存在。為了贏得日方信任,他或策劃被軍統暗殺,或在危機中咬死抵賴、推鍋給別人,製造了諸多身份即刻被揭穿的千鈞一髮時刻。雖然最終往往能化險為夷,但其中鋪墊的緊密邏輯與戲劇架構,總令你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這一切都使《驚蟄》看起來如一場大型狼人遊戲。陳山作為高端玩家,被人懷疑無數次,但他的戰略戰術實在出色,於是在各種利益驅使、迷惑、推鍋、誘導中,他殺光了場上幾乎所有的敵人,直到最終——他揹負著十三條人命的重量,與荒木惟生死決戰。

《驚蟄》的整體故事設計,都有著懸疑偵探劇的味道。劍道館抓共諜事件中,日方從三位嫌疑人中一一排查,三人各執一詞,迷惑性十足,日方從中層層推理判斷,像極了我們日常看的懸疑偵探劇。

李伯鈞被離奇殺害,陳山被誣為兇手,張離根據各種線索推斷出李伯鈞因發現秘密被滅口,從而尋找證物圍巾、化驗的情節,又帶有法醫劇的既視感。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驚蟄》的“年輕”,是表達方式的“年輕”。它將傳統的諜戰升級創新,用當下最年輕流行的劇作模式輸出。全程高能、節節反轉、節奏突出,在這部劇中不再是一句宣傳空話,而是實實在在抓住了觀眾的心。

情感之花:真實人性間流淌愛國情懷

如果說諜戰部分看的是乾貨,那麼《驚蟄》的乾貨已經有了。剩下的,便是動人的血肉。承載這部分的,自然是人性與情感。

陳山是個有趣的人。出身小混混,根不正苗不紅文化水平低,卻能面面俱到,成為一個精彩故事的主角。他是一個天才,又兼備小人物的鮮活真實。

對於一個從小為填飽肚子絞盡腦汁的街頭混混,家國信仰是遙遠的事。但他胸中有著天生的悸動,他正直、愛打抱不平、看不得人欺負人,他的成長過程就是在為自己的原始人性尋找依託與信仰。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對於被迫當日諜的命運,他無可奈何。倘若能選擇,他願意自己的妹妹永遠是弄堂裡吃生煎的小姑娘,他想過平靜的普通人生活。所有的優秀與手段,都只是為了保全家人的生存。

當張離告訴他,有沒有做好隨時犧牲、離開身邊最愛之人的準備,他沉默了。在那個時代,這個問題殘忍又真實,拷打著每個普通人的靈魂。

陳山也是普通人,但當一個人漸漸由普通變偉大,才顯出那個時代的滄桑與壯麗。

張離犧牲後,留下的信中說:原諒我在這個動盪的時代,無法選擇做一個普通人,不敢享受人世間美好的愛與幸福。來生若逢盛世,願與你一生一世一雙人。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這是普通人的無奈,不是英雄。

真正的肖正國雖在第一集就已死去,但很多細節卻耐人尋味。他將老婆餘小晚的照片嵌在懷錶內,臨死前還站在銀幕前看那個像餘小晚的女演員。可餘小晚心裡沒有他。

餘小晚愛著陳山,他又是好姐妹的老公,這種庸常的三角設置,在這部劇裡卻十分不落俗套。沒有誤會、沒有狗血、沒有爭搶,兩個睿智通透的女人之間始終都有著深厚的情感。“割頭換命”的姐妹,不是一句空話,餘小晚甚至可以為了這對假夫妻獻出生命。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不用說得透徹,不用又愛又恨,在那個時代,兒女之情為家國大事讓位,如此才顯得更為動人與不俗。《驚蟄》裡,關乎情感的浪漫主義風格貫穿始終,尤其在家國大義的描寫上。

餘小晚的父親餘順年犧牲前給女兒留下一首詩,浪漫筆觸講盡愛國濃情。這首詩最初被寫成很小的字,藏於鋼筆中,在那封信最後,他教給了女兒自己和同志的接頭暗號:“人走了,還有誰會記得?——四萬萬同胞記得。”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當餘小晚與張離因為這句暗號相認,姐妹變成同志,抱頭哭泣的時候,觀眾也跟著潸然淚下。感嘆為信仰犧牲的餘父,也感嘆將這份信仰傳承的兩位年輕人。這樣的設計把普通的姐妹情,用巧妙的方式做了昇華,直戳人心。

國產劇經常在兩個極端搖擺:片面追求人性化,以致到了“三觀不正”的地步而不自知。或者一味追求昂揚,用道德和理想的空洞口號碾壓人性。《驚蟄》守正了清澈的人格理想,也詮釋著歷史背後的莊重,淋漓盡致地展現著諜戰故事,波瀾壯闊地講述著革命史詩。

《驚蟄》的出品方新麗傳媒,對諜戰劇的製作有著相當成熟的經驗。其製作出品的電視劇《懸崖》《剃刀邊緣》《風箏》皆是近些年諜戰劇中的佼佼者,柳雲龍導演、主演的《風箏》更是以極高口碑聞名。加上如今熱播的《驚蟄》,新麗傳媒在諜戰劇類型上走得是精品化路線。

《驚蟄》終評:偵探式的諜戰勾心,自然天成的大義攝魄

新麗傳媒一直注重諜戰劇的題材細分,和《驚蟄》相似,幾部作品皆有獨特亮眼設置。

如《風箏》的主角看似是狡黠機智、心狠手辣的軍統特工鬼子六,實則我黨潛伏的情報人員,設定十分反套路;《剃刀邊緣》講述的是警察廳夾縫中生存的小人物許從良成長為合格的地下黨擁有堅定革命信仰的故事;《懸崖》中對地下黨周乙的堅定信仰,同志間的深摯相惜和在危機四伏中思而不能得,念而不能為的革命愛情描寫得亦十分動人。

在題材創新、拍攝水準、立意深度上做文章,新麗的諜戰劇品牌憑品質樹立。

愛國在當下已經變成一種時尚,其中少不了主流價值觀以年輕化方式傳播的功勞。這就和《驚蟄》的道理一樣,諜戰、懸疑、偵探多元結合的劇作模式是創新的,情感的表達是人性化的,愛國情懷的傳達是自然易接受的。整體下來,促成了這部作品的“年輕”,也促成了在年輕人中的破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