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第三章:五河的情怀

第五节:厚土难舍鬲津河(上)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鬲津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 为“禹疏九河”之一,但当时的河道今已有变迁,现四女寺减河 (漳卫新河) 是在古鬲津河道部分段落基础上重新开挖的一条河流。四女寺减河开挖于1412年(明永乐十年),最初河口在德州西北,开挖后河水泄入黄河故道,东北流经吴桥(今县东南)、宁津、乐陵、庆云(今县北)、海丰(今无棣),自大沽河口入海,全长227.5公里。其中大部份沿用了古鬲津河道,所以这条河也可以看做是重获新生的鬲津河。但在四女寺减河并不流经的平原县境内,还保留着一 段旧鬲津河道。古鬲津河畔是有鬲氏、有穷氏部落起源之处。《水经注》说: 鬲,津也,王莽名之日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据资料记载,四女寺减河的下段大致是利用了当时的鬲津河(老黄河)。《辞海》(1999年版)载: 鬲津为“《尚书.禹贡》谓古黄河下游‘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及《汉书,沟洫志》,九河中最南一条即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今山东平原西北)附近,东流入海,但在西汉时即已淤塞......胡渭《禹贡锥指》据唐宋后地方志所载,以为鬲津故道系自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境入海。”《畿辅安澜志》载: “老黄河古鬲津河也。首起直隶(今河北省)元城县(在今大名县东)入山东冠县,循陈公堤而北, 经山东馆陶县至临清州,逾会通河,......入清平县(今临清市),又北至夏津县入恩县境,始有河形,东北流经平原县” “转入德州,” “又东北流经甜水铺至九龙庙,” “又东北至避雪店, 行五十六里入直隶河间府吴桥县之西南境,” “东北流经玉泉莗。” “又东北经黄家镇入宁津县西境,” “ 又东北经县西北隅之冯家莗入天津府南皮县之东南境,” “自南皮县东北流经盐山、庆云并山东乐陵县境凡五十四里又东流入庆云县西境。” “又东北流入盐山县东南境又东北......”又东北合无棣沟,” “又东北经三官庙至马谷山(今无棣县大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鬲津河经行与四女寺减河走向基本一致。 因此,1979 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五版)解释:“鬲津河,古水名,旧名四女寺减河,即今漳卫新河。”


鬲津河之所以称之为“ 鬲津 ”,历来有两种解释: 一是汉代大儒李巡所言“鬲津,河水狭小,可隔以为津也”。三国时期经学大师孙炎对此作了补充解释“鬲津者,水多而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也”。此可备一说。二是此河之命名,与古有两氏有关。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一书的疏中说“鬲津在鬲县”,而鬲县之得名是在于夏、商时的古鬲国,更早则追溯到有鬲氏部落。有高氏部落因善治鬲器而有其名,因该部落为治鬲器之便需滨河而居,故所滨之河随之名为“鬲津”。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鬲津河畔曾有一座千年古寺,名叫抬头寺。抬头寺,位于德州市德城区抬头寺乡抬头寺村西。西傍滔滔漳水,南北临莽莽沃野。据《长河志籍考》载:“抬头寺在黄河岸上,有村曰解家牌,有刹曰抬头寺”,“寺有白松二株,衙衙作虬龙形”,枝叶苍翠葱茏。该寺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是德州境内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抬头寺始建于何时,传说不一,一说建于唐,一说建于金,无史可考。民国《德县志》载:“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抬头寺”,故该寺始建于明代以前无疑。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不详姓氏僧人,一天涉足伫力于此,俯视粼粼黄河水面,环顾四周郁林,耳闻虫鸣鸟唱,河水潺潺,碧水林翠,实是一块宝地,决心在此建寺定居。于是,便四处化缘,八方求助,一直游化到云南等地,黎民百姓感其虔诚,念其志坚,纷纷施舍捐赠,聚银万两,运来此地,建成寺院,取名“云游寺”。“云游寺”改为“抬头寺”,不知起于何年。此寺坐北朝南,占地约二十余亩。寺内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西侧对称地分布着钟、鼓楼、配殿、僧舍等建筑,气势雄伟,肃穆庄严。山门(佛寺大门、是该寺的前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灰瓦顶,宽大吉朴、踏步十二级,门高文余,青砖红柱,朱门金环。前檐下悬有“ 抬头寺 ”三字匾额一面,字体端正,笔力雄浑。门内塑有两尊泥胎护法神像,俗称哼、哈二将。 东曰 “硬",是马头金刚化身,手执金刚镢; 西曰“嘎”,是金刚手的化身,手执三齿。山门外有一广场,据说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三要举行一次 “打鬼” 活动,“打鬼” 活动来源于西藏。相传西藏曾经有个暴君,是佛教的仇敌,他专门捣毁佛像,破坏佛寺,残害僧人,佛教徒对他都十分憎恨。当时有一喇嘛, 在佛力的支持下,把他杀死,从此,佛教日趋昌盛。为纪念这位勇敢的喇嘛,每年正月十三日佛门举行一次 “打鬼" 活动。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鬲津河流经的地域

鬲津河流经的地域主要在今德州中心城区东部,这里经过多年治理已被开辟成一块湿地公园, 成为生态德州建设的一个重要景区。景区以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主题,其设计采用了返璞归真的风格。景区的路面都是仿木纹或是仿石纹,古色古香的路灯,大幅的半开半掩的竹简(看着是竹简,材质像是原木,实际是钢材的),上面刻着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诗文。河边的路砖都是半镂空,能够直接走到河水边,不泥泞,镂空部分长满了青草,体现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路边设有木椅,木椅设计有的在树林,有的在路边,也有的在栈桥水边,在方便游人的同时,也能够让人近距离感受身边的风景。景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面积的花卉,夹着石头的小径通道边随处可见点缀的各色花草,荷花就开在手边和身旁,水草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结合的生态原则。河的两岸树林幽深、绿荫茂密,滩涂上种植着花卉,睡蓬、立莲、成片的长着茶色棒棒的蒲水草。初夏时节,大片的郁金香绽放出妍丽的姿容。茅草的斗笠状的亭子,木制的红色的画舫用缆绳系在岸边的石头上,高高低低的栈桥,最低的栈桥,上面浅浅淹了一层的河水,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如今,这里已成为德州人休息消闲的胜地。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三章“五河的情怀”第五节(上)

在昔日的古鬲津河畔,有一座汉代名城一平原。 平原县名之由来,众说纷纭,旧志记载不一,有以“平原君”封地、“原山”所在、“因地处平原”为得名依据之三说。1985年重修《平原县志》时,有关专家对三说认真考辨、论证,认为“地处平原”名县说最符合实际。以“地处平原”名县说,见于明万历年间御史张蕙撰《平原县志,新砖城记》: “地平土沃无山河之限,此邑之由名。”《续山东考古录》的作者清代学者叶圭绶,经辨析《水经注》,实地调查并遍阅各府、州、县志,确认“以平原为称汉平原县”。《水经注校,地理风俗记》曰: “原,博平也,故曰平原矣; 县,平原郡治矣”。又《尔雅》言:“广平曰原”。由此可见,平原县名之由来,是取地处平原广义说,并非以特定的人和物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