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的恩阳古镇,古代诗人韦应物曾在此为官,红军也驻扎过


巴山蜀水之间,蕴藏着无穷魅力的多元文化,恩阳古镇就是这座穿越历史时空的人文景观。恩阳古镇位于巴中市区西南17公里,最早建制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是古巴人的聚居区。

据介绍,历史上的恩阳,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水运相当发达,上通南江,下至重庆,常有几百只商船在恩阳河岸停靠,可见当时的市场繁茂景象。

同时恩阳古镇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历史上是米仓古道上的重要集镇。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四方面军曾在此设市设县,置前指挥部,现在还有很多遗址。现保存完好的古老街道28条,革命旧址多达17处、近600幢古建筑。​

关于恩阳古镇的名字,据说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当年在义阳县,出了一个不肖的孙子,在大街上殴打年迈的婆婆,这件事被当地的官员知道了,认为是这块地方缺少人伦,所以就改名为“恩阳县”。​

第二种说法就是当年隋朝统一了天下,为了让大巴山深处的人民记住皇恩浩荡,便下令把义阳郡改为了恩阳县。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还在恩阳当过官,还写过一首《送灵狐岫宰恩阳》的诗。​

去恩阳古镇很方便,既可走成巴高速,也可走省道101。如果是第一次去的话,没有熟人带路,也没有地图,到古镇里面是很可能会迷路的。

不过还好古镇的出口挺多的,花一点时间就能绕出去了。也可以问当地村民,很朴实的,随时都能和你聊上几句。​

恩阳古镇的四个字刻在一大石头上,石板路平坦干净,里面还有很多红军驻扎原址和当时的石刻标语,注意寻找,还能看的65年发洪水时候的标记。走得深了,可以看到挤挤挨挨的青色瓦顶的宅院、那层叠弯曲的街市、风韵独特的吊脚楼、饱经风霜的青石街面与自然起伏的地貌相互映衬。​

在中国有名气的风景古镇很多,相比较之下,恩阳古镇不是特别美,但也不赖。个人觉得这里挺适合写生的,从建筑格局来看,还依稀可见当时的繁华。虽然时光冲刷了岁月的痕迹,繁华终究降下帷幕,但或许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那份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