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為何不配叫“正史”?二十四史為何不帶《清史稿》玩?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今人讀史,習慣性把史籍籠統地分為“正史”和“野史”。“正史”一詞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朝以後,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從此以後,“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

所謂“二十四史”,是對中國古代各朝編修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依次為:《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 》、《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 》、《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以司馬遷的《史記》為藍本,皆為紀傳體,除《史記》外,又都是斷代史,並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官方修史

“官方主持編纂的紀傳體斷代史”

,如果以此為標準,《清史稿》無疑應當成為與“二十四史”並駕齊驅的“第二十五史”,但實際情況卻是:《清史稿》根本不配與“二十四史”一起位於“正史”之列。

《清史稿》為何不配叫“正史”?二十四史為何不帶《清史稿》玩?

(二十四史)



先簡單介紹一下《清史稿》從設館編修到刊印出版的歷史背景。

1914年,北洋政府正式成立清史館,趙爾巽被袁世凱召為館長,他上任後,聘請前清遺老柯劭忞、繆荃蓀等100餘人,外加工作人員200餘人,名譽職位300餘人,組成纂修班子,開始編修清史。1927年,編修工作歷時14年後,全稿初步成形,1928年,《清史稿》正式付印出版。

《清史稿》是由北洋政府主持編修的官方史書,其體例也嚴格遵循歷代正史,分為紀、志、表、傳四部分,以紀傳為中心,記載了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朝滅亡時,民國政府優待清室,清廷檔案和文化典籍都保存得相當完整,這無疑給《清史稿》的編修提供了最佳原始資料,比如:《清實錄》、《清國史》、《清詔書》、《清典志》、《東華錄》等。論原始資料的詳實與可靠程度,《清史稿》絕對是一枝獨秀,這一點是“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部都無法比擬的。



雖然《清史稿》既是“官方主持編纂的紀傳體斷代史”,又有最強大的原始資料做支撐,但是,終究不配躋身“正史”之列。對於原因,筆者簡單分析如下,如有不足或不當,歡迎留言批評指正。

《清史稿》為何不配叫“正史”?二十四史為何不帶《清史稿》玩?

(清史稿)



第一,《清史稿》並非《清史》,而只是記述清代歷史的未定稿。

正如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所言:“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並非視為成書。”《清史稿》不叫《清史》,顧名思義,就是強調其為未定本。

《清史稿》之所以未經校對而倉促出版,是因為1927年全書初步成稿時正值北伐軍即將攻入北京,趙爾巽唯恐時局多變,加之他本人已年至耄耋,自知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已達到“大輅椎輪之先導”的作用。

由於未經過統一修改和認真校勘,《清史稿》中的錯誤和遺漏比比皆是,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人名、地名、年月日之訛誤。比如,《清史稿·聖祖本紀》記載:

“康熙五年三月以胡拜為直隸總督。”這就是一則誤記,因為當年的直隸總督是朱昌祚,而非胡拜。又如,《清史稿·公主表》記載:“宣宗(道光)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道光十年十二月生,咸豐九年四月薨,年三十八。”這則記載的謬誤更加明顯,因為按其生卒年計算,壽恩固倫公主去世時虛歲僅三十歲而非三十八歲。

《清史稿》為何不配叫“正史”?二十四史為何不帶《清史稿》玩?

(中華書局出版的《清史稿》全本)

第二,倘若作為“正史”,《清史稿》遠遠不夠“正”。這一點是最關鍵的,筆者做重點闡述。

“正史”未必就是真實的歷史,但卻極其講究一個“正”字,即公正不偏頗。但這一點《清史稿》卻很難做到,因為從館長趙爾巽到總纂柯劭忞、繆荃蓀,《清史稿》的一百多位撰稿者中,絕大多數都是清遺老,他們對清朝眷戀之情極重,甚至達到了愚忠的地步。所以,《清史稿》存在嚴重的政治立場不“正”問題。

① 《清史稿》編纂者一方面極力諛揚清朝的功德,一方面極力避諱清朝的喪權辱國。

清朝晚期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屢屢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對此,《清史稿》往往做模糊化處理。比如,《清史稿》對《南京條約》的記載僅僅為:“八月戊寅,耆英奏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各海口,與英國定議通商。”

寥寥幾十字一筆帶過,其中只提到相對無關痛癢的五口通商,而對於喪權辱國的割讓香港、協定關稅、賠償軍費煙費等條款均絕口不談。

②《清史稿》編纂者一方面貶低革命,一方面頌揚愚忠。

興中會、同盟會的成立以及辛亥革命前的諸多起義活動,都是清末的重大歷史事件,關係到清朝的覆滅,但對此,《清史稿》竟然故意略過,幾乎完全沒有記載。對於在革命中犧牲的先烈,也一律以“匪黨”相稱。

《清史稿》反對革命的立場十分鮮明,書中非但大肆詆譭辛亥革命,對李自成、張獻忠、南明、白蓮教、太平天國等各種形式的革命也都一概全盤否定,稱之為“匪”、“逆”、“寇”、“賊”。

相對的,對於抗爭革命的保守派,《清史稿》卻極盡溢美之詞。比如,在為恩銘、端方、松壽、趙爾豐、陸鍾琦等被革命者擊斃的督撫立傳時,多次出現“罵不絕口”、“不屈遇害”、“忠孝節義萃於一門”等盛讚之言。

總之,在革命者與清朝的抗爭中,《清史稿》完全站在清朝正統一側,有失偏頗,極為不“正”。


③《清史稿》編纂者一方面領著民國的工資,一方面不奉民國為正朔。

上文提及,《清史稿》是民國的北洋政府出資設館編修的,那些前清遺老,也都是民國聘請的執筆人,可他們卻普遍不奉民國為正朔。有證如下:《清史稿》凡記載民國以後(1912年以後)的事,一律不採用民國紀年,而採用干支紀年——稱民國元年為“壬子年”,民國二年為“癸丑年”,以此類推。

《清史稿》為何不配叫“正史”?二十四史為何不帶《清史稿》玩?

(《清史稿》主編趙爾巽照片)



筆者言:

自唐朝以後,中國曆代都有替前朝修正史的傳統,北洋政府設清史館,本意也在此。但由於聘請的大多都是清朝遺老,《清史稿》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隔代修史”,而是“清朝人修清朝史”,因此引發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

趙爾巽等人作為清朝遺老,對清朝忠誠眷戀本來無可厚非,但他們的一己私慾卻讓14年修史大業的價值大打折扣。1927年全稿初定時,趙爾巽已經82歲,他自知等不到全書核對校驗完畢,唯恐夜長夢多,所以決定提前出版,並言:“不能刊《清史》,獨不能刊《清史稿》乎!”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先入為主,引領輿論導向,為清朝歌功頌德。


綜上,《清史稿》終究不配叫《清史》,不能算作記述清朝史實的“正史”,自然無法與“二十四史”得到相同的歷史地位。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