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14年,巴空军终于迎来双座枭龙战斗机,胖了一些性能照样优秀

战斗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也是一种很难快速上手的武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单座设计是战斗机的标配,这种情况下,飞机重量最轻,阻力最小,机动性最佳,战斗力也最强,所以成了全世界绝大多数战斗机设计的首选。

但是从普通的高级教练机到一线战斗机,从飞行性能,操作习惯,火控系统都有天壤之别,为了降低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的难度,设计师特意设计了双座教练机,在现有单座战斗机基础上改进,尽量保持飞机的原始设计,最大的改变是飞机增加一个驾驶员和显示控制设备以及弹射座椅和风挡!

苦等14年,巴空军终于迎来双座枭龙战斗机,胖了一些性能照样优秀

枭龙双座战斗机比单座战斗机首飞晚了14年时间

对一般战斗机来说,双座战斗教练机一般比单座战斗机稍晚一点点,正常就是2-3年时间,但是中巴合作研发的枭龙战斗机确实一个“异类”,双座机2017年首飞,比单座机首飞晚了整整14年时间,这其中很值得推敲,从中国设计师来说,给枭龙战斗机设计一款双座改型并不是问题,为何拖到现在?

原因或许在巴方,巴方飞行员素质比较高,他们自认为从高级教练机毕业后,中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枭龙地面模拟机训练后,就可以很轻松的掌握飞机的操作特性,熟练应用并作战,所以,双座战斗机的开发费用巴方直接省了,为何突然提起双座战斗机这个项目?

苦等14年,巴空军终于迎来双座枭龙战斗机,胖了一些性能照样优秀

2007年开始,巴空军得到第一批单座枭龙战斗机

或许要从双座机的启动用户说起,或许是巴空军也可能是东南亚的缅甸空军,缅甸空军在全世界第一家拿到枭龙双座教练机,缅甸空军在东南亚地区内,长期以来空军装备质量和装备数量,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相差甚远,最近些年选择中国枭龙战斗机,就看上了枭龙战斗机的便宜实惠,但是枭龙战斗机不带双座教练功能,就依靠地面模拟机,飞行员觉得不真实不踏实,于是就单独出资研发一款双座枭龙!从经济角度来说,缅甸购买枭龙战斗机有限,是一个小客户,所以投资可能不太大。

对于巴空军来说,从2007年开始,枭龙战斗机数量的迅速扩张,最近些年达到150架,未来将达到250架甚至300架,如此数量众多的飞机,一架飞机配3-4个飞行员,总数将达到1000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基于如此巨大的市场,研发一款双座教练机也是很合算的事情,而且双座教练机还保留了强悍的空战和攻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苦等14年,巴空军终于迎来双座枭龙战斗机,胖了一些性能照样优秀

枭龙战斗机改双座型号,飞行性能变化不大

单座改双座,枭龙战斗机变化在哪里?

从三围来看,变长了也变矮了,翼展保持9.5米不动,变化最大的是长度,単座机长度14米,双座机身长度增加了0.3米,主要在前机身加长,脊背增加一个长条形油箱,弥补后座挤占飞机油箱空间,飞机垂尾从原来的梯形变成后掠形状,提高了舵面的操纵力臂,飞机高度从5.1米下降到4.6米,垂尾高度降低飞机的大迎角性能可能受点影响。

飞机机动性还是-3G~+8G,正常起飞重量9.1吨,最大载荷4600公斤都没有变化,最大速度却很有意思从単座机的1.6马赫升级到1.65马赫,很有可能是发动机推力增加了一些,飞机转场航程从3000公里缩小为2400公里,幅度比较大,这也可以看出飞机改双座后,迎风面积增加幅度较大,所以巡航阻力增加不少。

枭龙战斗机作为一款轻型三代机,本身空间很有限,这一次改进不像重型战斗机一般不增加长度,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