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棠下這個公園

裝滿了上社人的回憶和故事

從中山大道拐進荷光路,一路往下走,就來到上社村民文化活動中心 —— 大家習慣稱這裡為上社老人公園。這個公園人氣很旺。平時,村裡長者們喜歡在此活動,打牌、下棋、唱粵曲;每逢節假日,社區會在此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別看這個公園面積不大,但它卻裝了不少東西:文物、故事,還有上社村民珍貴的回憶。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小公園有大講究

和喧鬧的荷光路相比,上社老人公園所在的位置顯得安靜很多。公園旁邊坐落著兩處有歷史的建築:蘭溪潘公祠和仁聖宮。一邁進公園的門,就看到一口小池塘,塘的四周用鐵欄杆圍了起來,塘邊分佈著數棵有些年紀的大樹,塘裡分佈著座假山。據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村民潘錦翔介紹,上社老人公園所在的地方原來是上社村前的大魚塘,面積有六畝。2000年改建成上社村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按照傳統,祠堂講究風水,門前要有水,老人公園就在蘭溪潘公祠對面,所以又鑿瞭如今這口池塘。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一塊湖碑見證一段歷史

池塘邊有兩幅印在瓷磚上的畫,均出自潘錦翔之手 —— 這裡頭可大有故事。兩幅畫裡有一幅名為《憶》,上有題詩一首:“四鄰鄉村上社美,山川秀麗人才傑。仁窿儲水湖碑文記,中美友誼頌千秋。”畫中秀美的田園風光是潘錦翔根據潘均賀、潘洪添、潘沛賢、潘榕厚、潘錫培、潘洪恩、潘耀常、潘帝權等多位相親提供的景貌記憶繪製而成。在畫裡,石仁窿儲水湖的四周環繞著濃濃的綠野,清新美麗,彷彿一片人間仙境。建這片湖的時候,潘錦翔才幾歲,他說:“小時候我經常路過湖邊。”他清晰地記得水閘位於湖的哪個位置,連湖邊的一棵小樹長什麼樣子,他都還記憶猶新。畫的下方記錄了水湖的建成背後的故事。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受訪對象供圖)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受訪對象供圖)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潘錦翔根據鄉親記憶繪製了石仁窿儲水湖原貌

據資料記載,1944年11月29日上午8時許,晴空萬里,突然從天上東面飛來四架戰機正與數架日軍戰機相遇,頓時雙方發生激烈空戰。村民先見到一架日軍機中彈墜落在車陂村北面農田,機毀人亡。同時,一架日軍機也中彈燃燒,飛機墜落在棠下村北面,另一架美軍飛機也中彈燃燒。飛行員在當今華南農業大學附近山頭上空跳傘逃生,逃往岑村大山躲避。正在萬分危難之際,恰遇棠下村民上山打柴,見到逃生的美國飛行員立即上前營救,並返回村中找來幾名幫手。幾位村民來到岑村大山設法營救,避開日軍封鎖,經蘿崗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冒著生命危險將飛行員送到韶關曲江縣中美接待站。美國飛行員萬分感激,臨別時將自己佩戴的軍刀送給村民。

事過兩年,到了1946年,棠下村民潘國行去東圃趁墟巧遇中美善後救濟總署官員,並邀請他們到棠下村體察民情和調查棠下村用水困難情況。幾位官員瞭解到曾有棠下村民冒險拯救美國飛行員一事,萬分感慨,表示大力支持村裡的水利事業。於是保長潘樹,潘金妹立即召開全村大會,決定在石仁窿修築儲水湖,灌溉農田。此事得到善後總署大力支持,使得石仁窿湖順利完成。為紀念中美友誼,棠下村立了一塊石碑在湖岸,以作留念。石碑上記載了石仁窿水庫修建的過程。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石仁窿儲水湖曾位於上社村北面一公里處,1999年因地產開發商徵用土地,石仁窿儲水湖便不復存在了。2000年,立於湖岸的石碑被遷移到了上社公園。2008年,該石碑被廣州市政府列入《廣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受訪對象供圖)

一幅畫作“留住”如畫風光

在石仁窿儲水湖畫的背面還有一幅畫 ——《上社村舊貌》,作者也是潘錦翔。2018年,潘錦翔憑藉自己舊時的記憶用鉛筆復原了舊時的上社村。他在畫裡寫了一首詩來形容舊時上社美景:“南鄉舊夢金鼓樓,上社先祖發源地。環山秀水如仙域,鴻雁飛越齊聲鳴。”站在畫前,他向小e仔細地介紹畫面上的地方:“以前我經常坐在這裡玩,還有火車經過。這棵樹現在還在,就在那邊。村裡還有大雁飛過。石仁窿水庫就在這個位置。以前我家住這裡……”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受訪對象供圖)

據《棠下村志》記載,建國初棠下有三個自然村:達善、上社、新墟。上社,古名金鼓樓,位於棠下村西,三面環山,一面開闊,周圍綠樹環繞,廣九鐵路從村北經過,有房屋二百餘間,人口五六百人,其中潘姓是大族,還有幾戶蔣姓人家。上社村只要有兩條大街:上街、下街,另有廟宇、祠堂數間。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說起舊時的上社村,潘錦翔的言語間充滿了自豪和懷念:“上社的風景是最漂亮的,山清水秀。田裡種滿了水稻和蔬菜。房屋邊還有竹子。村裡還有大雁飛過。我把大雁也畫在了畫上。”在城市化進程中,舊時的上社村消失在了歷史中,卻一直留存在老上社人的心裡。為了紀念先人的功績和記錄舊時上社的如畫風光,潘錦翔把記憶中的石仁窿儲水湖和上社村都畫了下來,以供後人敬仰。有空時,他喜歡跑到從化、增城的山裡遊玩,去欣賞優美的田園風光,尋找記憶裡上社村的印記。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天河|棠下這個小公園,“復原”了上社幾十年前的田園風光

上社老人公園承載瞭如此多故事和記憶,如今更是它成了村裡老人進行日常娛樂活動的地方。這幾年,潘錦翔和村裡另外幾位長者在此處完成了一件大事 —— 編寫上社潘氏族譜。歷經八年的艱辛,這份族譜終於編寫完成了並印出了樣本。在潘錦翔看來,族譜重放光彩是一件大喜事,為上社的後人留作永遠的紀念,銘記先人,前赴後繼,世代相傳。

【圖文記者 焦何結(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