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施羅德何帥:用動態眼光看預期收益率

文|點拾投資朱昂(微信

號:dianshi830)

導讀:交銀施羅德的何帥是我們認為交銀“黃金一代”代表人物,也是過去幾年表現最優秀的80後基金經理之一。他管理的產品具有長期業績好,而且回撤小的特點。

我們在2018年曾經對何帥進行過一次訪談,他對於“預期收益率和時間週期”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他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都會加入時間函數。通過收益率性價比調整,來維持投資組合保持在風險收益比較高的狀態。

在11月10日,點拾投資聯合天天基金舉辦了一場線下活動,也非常有幸邀請到何帥做了一場線下分享。

圍繞企業價值而非價格做投資

何帥:我自己是2015年開始做基金經理,到今天也就四年多的時間,還是處於比較年輕的階段。用巴菲特話說,做投資年限在10年以下的都不需要去關注。看一個基金經理是否出色,至少要10年的維度。

短期波動會對業績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我們會發現有些人一兩年能做的比較好,拉長看業績並不好。也有一些人拉長看業績很好,一兩年業績不好。拉長看業績才有意義,我做投資年限不到10年,還不算很成熟。

關於我的投資方法,之前在點拾投資的訪談中也做過分享。我是基於企業價值的角度來做投資,通過公司的價值,把預期收益率算清楚。如果一個資產今年能帶來10元的回報,這個資產價格目前是100元,那麼回報率就是10%。這個回報率,你是否願意接受。如果願意,就買入這個資產。

投資當然沒那麼簡單,每年這個資產的回報是變化的。以成長股為例,其回報可能是快速增長的。假設一個公司目前回報是1元,看上去市盈率很高,但是三年後能變成10元。那麼即使短期估值很貴,拉長看隱含回報率還是很高的。當然,成長股很多時候沒有那麼高的確定性。價值投資者,可能更看重靜態的回報率。

成長股和價值股投資方法的不同,都是圍繞公司的價值進行分析,只是前者更加動態,後者更加靜態。兩者都不是去判斷股票價格變化的趨勢。當然,也有人判斷趨勢很牛的。比如最近剛出來關於大獎章西蒙斯的書,他的收益率很誇張。

我簡單的投資框架就是這些,主要和大家做一個互動交流。

動態調整組合風險收益比

問題1:你如何看待換手率這個問題?

何帥:我不太關注換手率這個指標,更關注的是背後的實質。我自己以前的換手率偏高,大概有5-6倍。過去這幾年換手率下來一些,和市場平均換手率差不多。其實你看我股票持倉,變化是不大的。我會做一些高拋低吸的交易。

高拋低吸這個詞,我認為是中性的,不是貶義也不是褒義。代表我投資組合中,資產收益率性價比的問題。

我們假設一個公司未來3年預期收益率是60%,每年能獲得20%預期回報。在A股市場這種公司很少每年穩定上漲20%,而是某一年上漲80%,之後又下跌20%。A股市場的波動比較大,這導致做一些交易能取得更好的風險收益比。比如這個公司在我買入以後突然上漲了40%。這時候公司未來3年預期收益率變成了20%,靜態估值又提升了40%。這時候公司的風險收益比從原來的1.6,變成了0.8(分子從1.6%變成1.2%,分母從1變成1.4)。這時候你的風險收益比其實差了兩倍。

這時候你發現另一家持倉公司沒有漲,既然這家公司性價比大不如前,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將一部分倉位換到性價比更高的那個公司上。但是有些公司不是上漲了40%就橫盤,也會跌回來。這時候你發現這個公司風險收益比又改善了,你再買回來。

我的很多交易都是這樣產生的,本質是不斷調整組合的性價比。我的產品整體回撤是比較低的。

我從做研究開始,就保持每天只看盤5-6次,每次三分鐘的習慣。這個習慣,我今天做基金經理依然在保持。每天4個小時的交易時間,我看盤時間加起來在15-20分鐘。我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做研究,而不是做交易。我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受市場干擾。

問題2:我是交銀優勢行業的持有人,我想問一下你會在什麼情況下贖回自己的產品?

何帥:可能和許多在座的男性朋友一樣,我的工資卡也是要上交給老婆的。我們夫妻的流動資產大部分購買我管理的產品,而且至今沒有贖回過一分錢。

關於我管理的組合,自己很清楚持倉這些股票的狀況,以及持倉面臨的風險。目前我組合平均估值不到20倍,相比之前還有所下降,對應的風險不大。這些公司都有不錯的預期回報。

正常情況下,我不會贖回自己的產品。除非市場在極度高估的時候,但這時候我的倉位也會比較低,來應對市場的泡沫。

投資決策的獨立

問題3:如何看待現在市場的核心資產,你很少買核心資產,未來會不會繼續堅持?

何帥:過去三年是核心資產表現最好的三年,如果過去三年不去跟隨,未來再去跟隨的可能性越來越少。這個問題不是跟隨不跟隨,而是去堅持自己的能力圈。

如果我買茅臺,一定不是因為大家都買茅臺所以我也去買,而是我自己想清楚茅臺的價值了。也可能明年我會買很多核心資產,這並不是因為別人買我就去買,而是我把這個公司價值問題想清楚了。

我做投資,不會跟隨,任何買入都是基於自己獨立的決策。

問題4:過去幾年A股踩雷現象越來越多,你如何防止踩雷?

何帥:現在要防雷越來越難了,對於機構投資者其實是好事情。我們只有通過持續深度的研究,才能避免踩雷,而不是去和公司管理層走很近。我們有許多重倉股,和公司管理層也沒有走很近,都是通過基本面去分析的。

我順便做一個小調研,今年基金收益率中位數在30%左右,大家自己炒股票有超越這個數字的嗎?(現場很少人舉手)。

今年其實對於公募基金是一個牛市,但是我最近回老家見了一些親戚朋友,發現許多散戶今年沒怎麼賺錢,甚至虧錢的。這種特徵已經延續很多年了。2015年之後,市場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指數沒怎麼上漲,成交量也沒有放大。

市場出現了一個明顯特徵:機構結構化行情。一些基金公司持有,基本面優質的標的,估值不斷推升。基本面比較差的公司,估值不斷下降。個人投資者可能喜歡買一些沒有怎麼漲的公司,希望能有補漲。最後發現這些公司不但不漲,還會下跌。

從購買基金的角度上看,我能夠許多人買基金希望追求一個較高的收益率。通過較高的收益率才能較大幅度改善生活。巴菲特能慢慢賺錢,很重要一點是他在30歲之前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慢慢踐行價值投資,也證明他的方法是最好的。

許多普通人,還是希望通過購買基金獲得比較好的收益。我希望在未來幾年,通過尋找性價比較高的公司,能找到相對高的超額收益。

我的目標是,取得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價值投資是一種思維方式

問題5:你的投資理念受海外哪個大師影響比較大?

何帥:還是巴菲特和芒格。價值投資是一種底層思維方式,不是照搬照抄。價值投資的底層思想是,通過判斷價值獲得收益,而不是判斷價格的趨勢。

問題6:為什麼你家庭資產大部分配置在自己的基金?

何帥:因為我只懂股票,其他資產不太懂。我覺得自己的產品能帶來15-20%的預期收益率,比我能理解的其他資產能帶來的收益率都好。可能有些資產收益率也比較好,但我不懂,進去了可能會虧錢。

這和我管理基金的時候一樣。有些股票漲的很好,我沒有買,因為我不太懂。

問題7:你業餘時間會瀏覽哪些APP或者公眾號?

何帥:我用的最多兩個APP是微信

和萬得,還有抖音也經常用,其他就比較少。

公眾號,我覺得點拾投資蠻不錯的。我不是說客套話,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就說明我對點拾的態度。我平時路演出來很少,更多想把自己業績做好。點拾投資的文章很多,裡面的內容足夠你看了。

交银施罗德何帅:用动态眼光看预期收益率

點拾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