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中家長會的媽媽發言稿,全是乾貨啊,學到一樣你就偷笑了

一個初中家長會的媽媽發言稿,全是乾貨啊,學到一樣你就偷笑了

又是家長會扎堆的時候。這是一個初中生媽媽應邀在家長會上,和全校家長一起分享的“育兒經”。沒有太多的喊口號唱讚歌,這個媽媽的發言稿字裡行間溢滿了育兒的點滴經驗,字字是乾貨啊。

進入初中,很多家長面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不知所措。而這個媽媽的做法,是不是能給我們一點啟示呢?

一起來看看吧。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晚上好:

我是初一(6)班的羅丁媽媽,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站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孩子溝通的經歷。

孩子一天天在長大,在陪伴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衣食住行的關心,更需要一個到位的溝通。和孩子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是鬥智鬥勇的過程,更是享受天倫之樂的過程。現在我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平時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

一、情緒管理: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很注重對他的挫折教育,男孩子更應該具備抗壓能力,必須練就堅強的意志力。怎麼跌倒的就怎麼爬起來,不管多麼狼狽;不管做什麼事,自己努力了就要勇敢地接受失敗,不敢直面失敗的人,永遠不知道成功什麼時候會到來。

我一直都堅信,家庭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第一學校,不管任何時候,不管有多忙,我都第一時間回應他的情緒,讀出他眼中的希望和害怕,傾聽他的心聲,幫助他進行正確的減壓。在這過程中我和他調換角色,慢慢的他會發現他應該怎麼做,他會反過來安慰我,所以我的教育理念是:正面教育,所謂的正面教育,是既不懲罰也不驕縱,而是定好規矩,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二、師生關係:在我們家,兒子是老師,我是學生。我在他面前從不掩飾自己對某些領域的無知,包括他的一些作業。他為了教會我很多不懂的東西,會積極地去查找資料,會想一些方法,會看許多的課外讀物。他做老師是快樂的,因為他被媽媽需要著,從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我瞭解到他的內心動態。

三、講規矩:我和他一起定了八條家規,每週都讀兩次,要他學會堅守底線,只要不觸碰底線,做什麼都可以。家規在我們家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誰都必須嚴格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讓我們遵紀守法;我們家的家規,時刻提醒我們家教成就人品,人品成就未來。

四、做計劃:沒有計劃的人生會過得比較凌亂,甚至得過且過。有計劃的生活思路清晰,日子會因此過得有條不紊。注重計劃理念,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時間不等人,做事不能拖拉,更多的是鍛鍊他的自控力。每週的週日就做好一週的計劃,在規定的時間裡給自己制訂一個小小的任務,然後去完成。時間久了,他他深刻體會到知識是一點點積累的,腦袋裡裝的東西越多自己越自信。

五、親子閱讀:每週末一次,一家人,一壺茶,四本書,一個半小時,或講故事或朗誦或辯論,然後,我、他、爸爸、哥哥四人圍坐一起,根據書本內容聯繫自己講一段故事。孩子進入青春期,這個時期閱讀的書跟青春期有關,比如《從尿布到約會》、《培養情商高的孩子》、《正面教育》等,讓他參與到“我們是怎樣管理他的”這個行列裡面。在這一環節我們對他敞開心屝,他也暢所欲言,真情流露,這樣,我就自然而然地走進了他的內心世界。

孩子是玉林晚報小記者,他喜歡籃球、喜歡主持、喜歡音樂,他把所有的喜歡都安排得好好的,從不耽誤學習。他還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前朗讀十分鐘書,這個習慣堅持了4年。不管他做什麼我都陪伴左右,因為我知道,只有陪伴才是他最喜歡的禮物!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今後能和大家進行更多的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自己,幫助孩子,謝謝大家。

一個初中家長會的媽媽發言稿,全是乾貨啊,學到一樣你就偷笑了

情緒管理、處理師生關係、家規教育、計劃的培養、親子閱讀……很多大家都很熟悉,也很頭疼的問題,這位羅丁媽媽做得非常有條理,嚴格卻不專制。孩子執行起來不困難,家長監督起來也是樂在其中。

有“別人家的孩子”,就有“別人家的媽媽”。一份發言稿,透出家長和家長之間的差距,確實不得不承認啊,有心的家長就和有心的孩子一樣,就在別人的抓狂中雲淡風輕。

當然,每一家的孩子都不一樣,也會有不一樣的教育針對。根據孩子的特點,同時,習慣需要趁早,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導入你的教育計劃,見效應該是可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