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最近,看到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一直受人支持的是別緻的獨立教育。主要是記錄了一群2-7歲的孩子,第一次獨自出門的經歷。剛上幼兒園的寶貝們被指派一個人去買菜、商店、坐車……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比如3歲的小女孩浬愛,第一次獨自出門,是在母親節這一天。爸爸需要浬愛獨自出門買食材、康乃馨、取蛋糕,給媽媽一份驚喜。為了安慰女兒,滿臉擔心的爸爸往她口袋塞糖果,並且不斷地叮囑她。浬愛一邊一步三回頭地哭著,一邊又離開爸爸,開始獨自一人的旅程。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面對陌生的環境,一直在哭的浬愛拿出爸爸給的糖果,並不斷鼓勵自己,把爸爸給的任務一件一件地完成,最後拿著東西回家。爸爸就在街角等她,眼淚早已止不住,卻還是在原地等待著浬愛一步一步走進他的懷抱。此刻,他清楚地知道,孩子總要長大 總會離開要一個人生活。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在中國,孩子難以學會獨立,比如吃個飯,父母都喜歡追著喂,還有很多父母捨不得孩子做家務,他們通常這麼說:

“孩子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

“孩子太小,做什麼家務!”

“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讀書就夠了!”

......

英國的心理學博士西爾維亞•克萊爾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會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教會孩子獨立,促其成長,才是最好的教育。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陳丹青說:“在這個社會里,有思想的人是孤獨的,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必然有獨立精神和批判思維。”

擁有獨立的孩子,更懂得擔當。

還記得那個暴飲暴食,為救父拼命增肥的小男孩嗎?11歲,3個月,長胖20斤,他就是路子寬。

當父親被查出白血病,唯一治療方案是骨髓移植,而路子寬是最適合的那位捐贈者。路子寬的父親非常反對這個治療方案,因為孩子太小了,而路子寬很堅持。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於是,紅燒肉、大米飯等等能增肥的食物他都大口大口地吃,哪怕撐到不行,歇一會繼續吃,從60斤增到80斤。路子寬很清楚,自己是家裡的希望,他需要擔起這份責任,挽救這個家。

路子寬在父母的教育下,從小就學會獨立,照顧家裡的弟弟妹妹,在家裡需要他的時候,他更懂得主動擔當起這份責任。

獨立的孩子,都是先吃苦,苦後為甜,更明白擔當的意義。

學會獨立的孩子,懂得體恤父母的辛勞。

趙澤華,來自西安的一位7歲小男孩,已經學會幫爸爸擀包子皮了。視頻裡,他的爸爸說,他從兩歲半開始就在店裡拿著小麵糰玩,學著大人的樣子擀包子皮。超乎常人想象的是,現在的趙澤華每天能擀500-700張包子皮。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當記者採訪趙澤華問他累不累時,他羞澀笑著說一點都不累,能幫父母分擔很開心。因為懂得父母的辛苦,他刻苦學習,業餘的搏擊課、鋼琴課一樣也沒落下。

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父母從小要給孩子植入分享家務的概念。哪怕是讓孩子幫著拿一雙拖鞋,倒一杯水,都能從小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會照顧父母的人。

一個會獨立的孩子,懂得理解他人的不易,於是會倍加珍惜與尊重。獨立,是孩子生活的必備技能。

還記得那個神童魏永康嗎?在2003年7月,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讓人覺得弔詭的是,這位天才生活自理能力差到無法理解,天熱了不知道脫衣,天冷了不知道加衣;不會打掃房間,盒飯、襪子、衣服扎一堆,臭烘烘的一窩。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全包”、“陪讀”的母親。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魏永康從小開始不許學做家務,不許學習為人處事和社會經驗,不許交朋友和別人玩。讀高中時,魏永康一邊看書,母親一邊餵飯給他吃,完全不用他幹任何事,只管好好讀書就夠了。

父母忽視孩子的獨立性,即便學習成績再好,不具備生活獨立能力,也註定是悲劇。古人云,愛之適足以害之。孩子擁有獨立的空間,才會有一顆健全的心,自足生活與成長。

獨立,是孩子手中最好的生活牌。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孩子從2歲開始就有了獨立意識,培養一個會獨立的孩子,需要父母從小開展獨立教育。

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幫你做事。

有句話說:聰明的父母,都會偷懶。演員胡可曾在微博上發了一個安吉洗衣服的視頻。視頻裡的小安吉蹲在地上,雙手拿著衣服在搓衣板上來回搓,非常專注。

而除此以外,安吉還會有模有樣的疊被子;會幫忙代看和照顧好弟弟;安吉想多看10分鐘的書,胡可也沒有阻止,而是先去睡,由孩子自己看書。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的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應該要尊重孩子的個體,給他一個機會,為這個家做一些貢獻,哪怕很小件,對孩子來說卻很有成就感。

正如胡可所說:不要認為孩子不會做,就不讓他們做,而是要放手讓他們去嘗試,不要怕累著孩子,更不要怕把家裡弄亂。

人格發展理論明確指出:2-3歲的孩子可以給寵物餐盤添加食物;4-5歲的孩子可以倒垃圾、清理桌子;6-8歲的孩子可以拖地板、保持臥室清潔;9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下廚做簡餐等等。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若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做家務正是通過動作來完成的,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適時鼓勵,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肯定的態度

科學證明:經常受到鼓勵的孩子,自信心會比沒有受到鼓勵的孩子高。

黃磊大女兒多多是一位很優秀且獨立的才女,背後也是有一對鼓勵支持她的爸媽。多多11歲就打耳洞,孫莉完全是鼓勵的態度:“小姑娘,恭喜你啊,為你的勇氣點贊。”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當多多偷摸給自己化妝時,被多媽逮住,沒有責罵,反而是調皮地逗她:“被我逮住了,別美了。”

13歲時,多多染髮,多爸多媽也是非常尊重孩子的選擇的。

其實,孩子愛美,喜歡打耳洞、染髮,這都不能說明是壞孩子。每個想獨立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作為家長,可以適當地鼓勵。

強化理論也指出:剛出生的寶寶可以自問自答地和他交流;12周的寶寶可以用擁抱回應;16周的寶寶就選擇模仿動作或誇大表情;2歲的孩子當他做不到一件事,可以不用特意地去理他,如果他做到,就正常地誇獎他;3歲的孩子鼓勵他多分享。

有句話:獨立的孩子,是被讚揚出來的。適時的鼓勵,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效能高,進一步自我認可。

啟發孩子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習之餘學會思考才是最有效的成長方式。

一段令人深思的泰國公益廣告,一個小女孩兒由於力氣小,很久都切不開菠蘿。媽媽看到之後,默默地給她做了示範。

於是,小女孩學著媽媽的動作,最終學會了怎麼切菠蘿。一天,母女倆上街販賣菠蘿,小女孩很羨慕小朋友手裡拿著冰淇淋。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母親看出小女孩的小心思,於是,趁女兒睡著之後,自創了菠蘿冰淇淋。小女孩如願吃到了“冰淇淋”,媽媽也鼓勵她獨自上街售賣。卻遇到了困難,一根冰淇淋都沒賣出去還融化了。

媽媽看到之後,就提醒女兒到菜市場看看別人怎麼賣的。小女孩觀察之後若有所思,也開始學著大聲叫賣,還用了銷售詞吸引顧客,一下子,她的冰淇淋都賣完了,還成了最受歡迎的冰淇淋。

這位媽媽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自己去完成,當孩子不會切菠蘿時,媽媽選擇示範;當女孩一根菠蘿也賣不出時,媽媽指引她去看看別人是怎麼賣東西的。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父母,常常會對孩子說這一句話:你再試試看。父母能夠一時替孩子遮風擋雨,卻不能一輩子陪伴左右。父母總要離開,孩子總得一人生活。

火了29年的日綜《初遣》:獨立的孩子,需要得體“退出”的父母

有句話說:愛得太多,其實是種傷害;愛得太滿,遲早物極必反。因此,養成獨立的孩子,需要父母得體地“退場”。讓孩子獨立,不僅讓他學會生活上的獨立,最重要的是學會精神上的獨立。

只有父母放手,給孩子跌倒又站起來的機會,方可在繁雜的社會翱翔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