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人生七年》,是由BBC跟踪拍摄的一部真人纪录片,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子。

他们出身都不尽相同,其中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中产家庭,有的则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纪录片以7年为一个时间阶段,综合了被采访者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及56岁多年的访问精华,集合展现在我们眼前。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01、真实存在的阶层命运

这部纪录片里的14个孩子,来自英国的不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阶层、和成长环境。

7岁,首次拍摄时,来自上层阶级的Andrew和John,就读的是私立学校,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

而且他们目标明确他们明确地要读最好的高级中学,然后读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小正太Neil被问及“万一成不了宇航员怎么办?”时,他也想好了后路,回答说会去做一个旅游车司机。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下层阶级的孩子,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

“是的,打架很重要。”

“大学是什么意思?”

“希望明天不会挨打……”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56岁最后拍摄时,来自上层阶级的Andrew和John,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他们进入了精英阶层。

享受优渥的生活,拥有幸福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中,大多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大都是泯然众人的故事,走的都是结婚生孩子的讨论,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大多人年老以后,有了一堆的孙子辈,他们的孩子基本没上大学,从事的工作多为基层服务、修理工保安等,常与失业相伴,若是没有政府福利,生活都艰难。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导演拍摄这部记录片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想真实地呈现阶级壁垒等现实问题。

“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

但很明显,一个人的命运或许能算是“运气”所致,14个人的命运却已经不大不小成为一股洪流,揭示着更多的秘密。

02、阶层决定一切吗?

在感慨万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发问:人生的发展轨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越是生活在上层的孩子,越是让人吃惊,他们的人生规划从7岁就已经制定完成,而且分毫不差:

7年后,14岁的Andrew入读切特豪斯公学,14岁的John入读西敏斯特中学;

再7年后,21岁的他们又进入了儿时理想的大学,毕业后都成为律师,被公职机关、跨国公司录用;

其后,他们和门当户对的女孩结婚生子,儿女也过上了安稳、幸福的上层生活;

纪录片末尾,他们56岁时都已经步入养老阶段,在别墅中与自己的好友举杯共度。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他们的人生仿佛经过了精密计算,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活法”。

来自底层的Tony7岁时的梦想是当赛马师,或出租车司机,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尝试过赛马师、出租车司机,甚至当过演员,最后在西班牙度假区买了套别墅。

他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56岁时的他笑着说能走到现在他确实尽力了:“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不管最后成没成,至少你试过。”

14个孩子有着14种人生,每个年龄段差距也都不一样,同是大学毕业,有人选择从政,有人选择当物理学家,有人选择去孟加拉支教,有人选择辍学搬砖,有人选择移民。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尽管生活轨道大不相同,依然不可忽视导演预言的规律:除了个别特例之外,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旧是穷人。

再残酷一点说,本以为身份的分化要等到这些孩子成年,却没想到在他们7岁那年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到老。

是谁在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刻下命运的痕迹?

03、是什么决定了命运?

人生56年,怎能用几句话概括。看完了漫长的纪录片,围观了14个陌生人的人生,这部片子充当的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让我们从中照到自己。

首先,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在孩童时期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婚姻的质量和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陪伴,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轨迹。

不幸的是,在这个年龄,也是片中孩子父母离异最多的时期。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其次,一个人要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这并非是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才该考虑的事情。

片中精英阶级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事业追求都更清晰,他们大部分也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从42岁的时候开始,片中所有受访者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换句话说,晚一年确定自己的目标,距离42岁就近一年,为目标所奋斗的时间也就少一年。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最后,教育才是人生的转换器,这不仅包含必要的学校教育,更包含家庭教育。

片中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每天玩到10点、11点才肯上床睡觉,父母并不催促,因此并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加上他们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没有学上,两相融合,他们的空闲时间要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多出很多,但却不是很清楚什么事情才值得付出时间。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总以阶级鸿沟、贫富差距来解释一切,并不是心安理得享受如今的一切、不求上进的借口。

在这部纪录片中,同样有“突围”的底层家庭孩子,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04、纪录片中的“特例”

可能会有人说,片中的精英家庭是因为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才能上更好的学校。

纪录片中的Nicholas,9岁丧父,是母亲扛起了这个家。母亲为了三个孩子的学费出去工作,少年时期的Nicholas也时常帮助母亲放牛来贴补家用。

就读乡村小学的Nicholas虽然害羞得不敢面对镜头,然而见到母亲的辛苦,心中一股韧劲的Nicholas在学业上加倍努力,在中学时期终于获得约克夏寄宿学校的奖学金,可以到城里去读书。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21岁时的Nicholas成为跨越阶层的一个“异类”,彼时他考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并在28岁成为大学教授。

56岁时,镜头前的Nicholas和妻子春光满面,生活十分惬意。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无论是穷人家庭还是富人家庭,作为家长,在片中起到的就是一个“榜样”作用:

你积极上进,你的孩子就会是这个样子;如果你天天只想着别人给予你帮助,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跟着你学偷懒耍滑。


不错,有条件的家庭中的孩子的确在各方面更容易或是更方便一些,会拥有各方面更好的资源,可是他们同样也要付出努力,不可能坐享其成。

片中出身优渥、人生赢家的Andrew就抱怨说:大家只看到他的家庭优势,没看到他埋头苦读的汗水。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上层阶级的家庭给了子女们更多的人生引导,父母的人生格局、能力和人脉,直接影响了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在父母的引导下,虽然金钱帮助孩子有了更多了解大千世界的机会,但精神层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质更为深远。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

“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其实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

BBC49年跟拍14个孩子,穷人还是穷人,阶级鸿沟真的无法逾越吗?

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49年人生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此来警戒自己:

物质财富的传承是有限的,而良好的精神教育却用之不竭,它比物质的影响更为深远,也更容易深植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