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人生七年》,是由BBC跟蹤拍攝的一部真人紀錄片,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7歲的小孩子。

他們出身都不盡相同,其中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來自中產家庭,有的則是上層社會的小孩。

紀錄片以7年為一個時間階段,綜合了被採訪者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及56歲多年的訪問精華,集合展現在我們眼前。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01、真實存在的階層命運

這部紀錄片裡的14個孩子,來自英國的不同地區,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階層、和成長環境。

7歲,首次拍攝時,來自上層階級的Andrew和John,就讀的是私立學校,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

而且他們目標明確他們明確地要讀最好的高級中學,然後讀牛津大學,然後成為著名律師、著名人物之類。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如反對種族歧視、幫助有色人種,或者到哪裡上學讀書有個什麼職業;女孩子則想著長大了嫁人生子。

小正太Neil被問及“萬一成不了宇航員怎麼辦?”時,他也想好了後路,回答說會去做一個旅遊車司機。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下層階級的孩子,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

“是的,打架很重要。”

“大學是什麼意思?”

“希望明天不會捱打……”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56歲最後拍攝時,來自上層階級的Andrew和John,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他們進入了精英階層。

享受優渥的生活,擁有幸福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中,大多過著平淡、安靜的生活,他們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裡。

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則大都是泯然眾人的故事,走的都是結婚生孩子的討論,她們的人生幸福程度幾乎與她們的婚姻美滿程度完全掛鉤。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大多人年老以後,有了一堆的孫子輩,他們的孩子基本沒上大學,從事的工作多為基層服務、修理工保安等,常與失業相伴,若是沒有政府福利,生活都艱難。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導演拍攝這部記錄片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想真實地呈現階級壁壘等現實問題。

“我們把這些孩子們聚到一起,因為我們想在2000年時看看英格蘭的一個縮影,2000年時的工人和主管,現在都只有七歲。”

但很明顯,一個人的命運或許能算是“運氣”所致,14個人的命運卻已經不大不小成為一股洪流,揭示著更多的秘密。

02、階層決定一切嗎?

在感慨萬千的同時,我們不禁想發問:人生的發展軌跡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越是生活在上層的孩子,越是讓人吃驚,他們的人生規劃從7歲就已經制定完成,而且分毫不差:

7年後,14歲的Andrew入讀切特豪斯公學,14歲的John入讀西敏斯特中學;

再7年後,21歲的他們又進入了兒時理想的大學,畢業後都成為律師,被公職機關、跨國公司錄用;

其後,他們和門當戶對的女孩結婚生子,兒女也過上了安穩、幸福的上層生活;

紀錄片末尾,他們56歲時都已經步入養老階段,在別墅中與自己的好友舉杯共度。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他們的人生彷彿經過了精密計算,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活法”。

來自底層的Tony7歲時的夢想是當賽馬師,或出租車司機,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不僅嘗試過賽馬師、出租車司機,甚至當過演員,最後在西班牙度假區買了套別墅。

他很滿意自己的生活狀態,56歲時的他笑著說能走到現在他確實盡力了:“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不管最後成沒成,至少你試過。”

14個孩子有著14種人生,每個年齡段差距也都不一樣,同是大學畢業,有人選擇從政,有人選擇當物理學家,有人選擇去孟加拉支教,有人選擇輟學搬磚,有人選擇移民。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儘管生活軌道大不相同,依然不可忽視導演預言的規律:除了個別特例之外,富人的孩子依舊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舊是窮人。

再殘酷一點說,本以為身份的分化要等到這些孩子成年,卻沒想到在他們7歲那年我們就可以一眼看到老。

是誰在這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上刻下命運的痕跡?

03、是什麼決定了命運?

人生56年,怎能用幾句話概括。看完了漫長的紀錄片,圍觀了14個陌生人的人生,這部片子充當的是一面很好的鏡子,讓我們從中照到自己。

首先,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在孩童時期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婚姻的質量和孩子幼年時期父母的陪伴,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軌跡。

不幸的是,在這個年齡,也是片中孩子父母離異最多的時期。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其次,一個人要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這並非是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才該考慮的事情。

片中精英階級的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和事業追求都更清晰,他們大部分也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從42歲的時候開始,片中所有受訪者的生活基本已經沒有了什麼變化。換句話說,晚一年確定自己的目標,距離42歲就近一年,為目標所奮鬥的時間也就少一年。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最後,教育才是人生的轉換器,這不僅包含必要的學校教育,更包含家庭教育。

片中底層家庭出身的孩子每天玩到10點、11點才肯上床睡覺,父母並不催促,因此並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再加上他們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沒有學上,兩相融合,他們的空閒時間要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多出很多,但卻不是很清楚什麼事情才值得付出時間。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總以階級鴻溝、貧富差距來解釋一切,並不是心安理得享受如今的一切、不求上進的藉口。

在這部紀錄片中,同樣有“突圍”的底層家庭孩子,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04、紀錄片中的“特例”

可能會有人說,片中的精英家庭是因為他們家有錢,所以他們才能上更好的學校。

紀錄片中的Nicholas,9歲喪父,是母親扛起了這個家。母親為了三個孩子的學費出去工作,少年時期的Nicholas也時常幫助母親放牛來貼補家用。

就讀鄉村小學的Nicholas雖然害羞得不敢面對鏡頭,然而見到母親的辛苦,心中一股韌勁的Nicholas在學業上加倍努力,在中學時期終於獲得約克夏寄宿學校的獎學金,可以到城裡去讀書。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21歲時的Nicholas成為跨越階層的一個“異類”,彼時他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並在28歲成為大學教授。

56歲時,鏡頭前的Nicholas和妻子春光滿面,生活十分愜意。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無論是窮人家庭還是富人家庭,作為家長,在片中起到的就是一個“榜樣”作用:

你積極上進,你的孩子就會是這個樣子;如果你天天只想著別人給予你幫助,那麼你的孩子就會跟著你學偷懶耍滑。


不錯,有條件的家庭中的孩子的確在各方面更容易或是更方便一些,會擁有各方面更好的資源,可是他們同樣也要付出努力,不可能坐享其成。

片中出身優渥、人生贏家的Andrew就抱怨說:大家只看到他的家庭優勢,沒看到他埋頭苦讀的汗水。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上層階級的家庭給了子女們更多的人生引導,父母的人生格局、能力和人脈,直接影響了這些孩子們的人生軌跡。

在父母的引導下,雖然金錢幫助孩子有了更多瞭解大千世界的機會,但精神層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質更為深遠。

正如紀錄片中所說的那樣:

“人人都只看到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的家庭教育資源和社會環境,其實背後更是他們的家庭賦予的某種自律自強的精神。”

BBC49年跟拍14個孩子,窮人還是窮人,階級鴻溝真的無法逾越嗎?

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們49年人生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此來警戒自己:

物質財富的傳承是有限的,而良好的精神教育卻用之不竭,它比物質的影響更為深遠,也更容易深植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