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潇湘华章”触摸乡村振兴美好明天

李强

清一色欧式风情的城堡,波光粼粼的环堡河水,这个充满浓郁异域风情的“德国小镇”,是常德市穿紫河岸打造的一个主题街区。平坦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绿油油的草皮闪闪发光,一座座造型古朴的农家小屋点缀田野间,随处可遇的花草气息扑鼻而来,这是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的真实呈现。青山绿水,黄叶微风,街巷干干净净,这样的秋日美景在如今的湖南农村随处可见。美丽中国的“潇湘华章”,通过媒体记者的笔和镜头得到精彩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湖南立足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描绘美好蓝图,结合各县市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因地制宜设计振兴路径,谋篇布局、指标设置、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这些“良策”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切中要害。

美丽中国的“潇湘华章”有力印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长沙县助力乡村绿色发展,探索农村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模式;浏阳官渡镇“五治”齐头并进,打造美丽乡村,开展河道整治专项行动,取缔砂石船、淘金船;桃源县夷望溪镇规范砂石码头……具有湖湘特色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正努力并逐渐形成。“到2022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左右乡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农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高度自信的湖南,正在沿着既定目标冲刺挺进。

山水是湖南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湖南最大的资源。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湖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和完善一系列制度体系,湖南就一定能够实现绿色崛起,迎来乡村振兴更美好的明天,为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