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歷史上對朝政影響深遠的女子除了武則天之外,另一位榜上有名的便是慈禧了,她幾乎可以說是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而她給後人留下的印象也是萬人之上,沒有人能夠制約她。

然而實際上慈禧一直被一個女人壓制著,她就是慈安。雖然慈安並沒有兒子,但是卻一直穩坐皇后之位,甚至到後期還掌管著晚清的軍政大權,給慈禧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甚至有學者認為,如果慈安不早逝,那麼也就不會有後來親政的慈禧,清朝也不會腐敗到如此地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地位也會高很多。

那麼慈安能夠一直壓制著慈禧是什麼原因呢?她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慈禧和慈安是同一屆入宮參選的秀女,而當時能夠入宮參加秀女競選的女子,基本都是官僚仕族的子女,所以各方面綜合素質都是非常不錯的。

入宮後慈禧被封為貴人,兩年後晉升為嬪,此後的第二年還誕下了皇子載淳,誕下皇子後就被封為妃,第二年又被封為貴妃,也就是說慈禧在短短五年時間裡,就從貴人一步步升為貴妃,這樣的晉封速度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然而反觀慈安在入宮的時候就被封為嬪,一個月之後就晉升為貴妃,此後又過了五個月就被立為皇后,從嬪到皇后只用了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和慈禧的五年時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且慈安一直沒有誕下皇子,但是卻能穩坐皇后之位,可想而知慈安的手段更加不一般。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後來慈禧和慈安同為太后,但是慈安為東太后,慈禧為西太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認為,兩人是平起平坐的關係,而實際上東太后的頭銜是高於西太后的。

東太后和西太后的由來是慈安住在東宮,所以叫做東太后,而慈禧住在西宮,所以叫做西太后,而根據陰陽五行中的方位學說,東和西相比較之下,東為上,所以也就有“莊家”被稱為“東家”的說法。

後宮中慈安的頭銜高於慈禧,所以一直壓制著她,但是兩人的關係一直很穩定,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

在《清宮遺聞》中有這樣的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慈安在德行方面優於慈禧,政治才能也很出色。

但是涉及到重大的事情都是她掌握決定權,而西太后在文才上優於慈安,再加上她對權勢的野心巨大,所以一般是她在批閱奏摺,處理日常生活中以及朝政上的一些小事。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從這段話中很明顯能夠看出兩人的主次關係,類似於現在的上級和下級關係,上級將事情交代吩咐給下級,並賦予下級一些權力,讓下級自由行使這些小權力,但是遇到大事就必須稟告上級,由上級做主,自己不能擅做主張。

換種說法也可以說慈安是慈禧背後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雖然看起來是慈禧在垂簾聽政,把持整個朝政,而實際幕後人則是慈安。

對於慈禧這種權慾薰心的人來說,按道理是不甘心屈居慈安之下的,但是兩人卻一直將這種關係維持了幾十年,甚至還同進退。

據史料記載,咸豐駕崩前為了幫助年幼的載淳穩固勢力,設立了八大王輔佐載淳,但是此事卻被慈安和慈禧聯手破壞了,這就是晚清有名的“辛酉政變”。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據史料記載,載淳剛登基的時候,慈禧就以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政事為由,想要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但是卻被咸豐生前所設立的八大王反對,奈何慈禧串通慈安,聯繫恭親王奕訢回京對抗八大王。

而事情的結果正如慈禧所願,八大王被除,兩宮太后聽政,但是慈安無心權勢,所以最終的朝政大權落到了慈禧手中。

雖然慈禧掌管朝政大權,看似很風光,實際上還是被慈安壓制著,再加上載淳並不聽慈禧的話,反而更加親近慈安,所以慈禧的地位並不穩固。

載淳和慈禧作對的事例眾多,其中最明顯的有兩件事,其一是皇后的人選。載淳到了結婚的年紀開始選秀女,在這一過程中慈禧看中了富察氏,而慈安看重了阿魯特氏。

面對這樣的情形,載淳選擇了娶阿魯特氏為皇后,這無疑是赤裸裸的打慈禧臉,自己的親生兒子居然向著外人和自己作對,不管換做誰都非常氣憤吧,但是慈禧卻沒有任何辦法扭轉局面。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其二是載淳聯合慈安,處死了慈禧寵信的太監安德海。據史料記載安德海是一個耀武揚威、作惡多端的太監,因為有慈禧的庇護做了不少讓百姓深惡痛絕的事情,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娶妻事件。

同治七年安德海在紫禁城外最大的酒樓,大擺宴席迎娶知名旦角九歲紅為妻,慈禧為了表示祝賀還送了價值不菲的賀禮。

安德海一生作惡眾多,最後在慈禧安排他到江南採辦服飾的途中,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抓獲,而罪名是私自出宮。丁寶楨在抓獲安德海後將此事上報朝廷,得知此事的載淳秘密聯繫慈安,兩人在商量之後決定支持丁寶楨處決安德海。

所以安德海最終客死他鄉,等到慈禧得知此事時為時已晚,雖然自己痛心不已,但是也做不了什麼。

慈禧看似高貴,但也曾被一個女人壓制,她也只能乖乖順從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事情讓慈禧意識到自己一直被壓制著,所以心中已經容不下慈安的存在。據史料記載,光緒六年的時候慈禧身患疾病無法治理朝政,朝政大事就落到了慈安身上。

這段時間所有大臣都沒有覺察到慈安有異樣,但是慈安卻在三月初的時候暴病身亡,身亡前一天還在和大臣議論政事,所以大多數學者認為,慈安是被慈禧逼死或者毒死的,要不然好端端一個人,不可能突然間死亡。

不過不管怎麼說,慈安的存在一直壓制著慈禧,倘若沒有慈安,或許清朝的朝廷腐敗得更早。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