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PD-1 單抗的開局及未來展望!(信達生物、恆瑞醫藥)

1、國內 PD-1/PD-L1 單抗從研發進入商業化,將成為創新藥的標杆。

①申報駛入快車道。NMPA 先後批准上市了 5 款 PD-1 單抗,其中 2 款為進口 (納武利尤單抗(Opdivo,BMS)、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默沙東)), 3 款為國產(特瑞普利單抗(君實生物))、信迪利單抗(信達生物)、卡瑞 利珠單抗(恆瑞醫藥));另外 3 款 PD-1/PD-L1 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百 濟神州)、度伐魯單抗(Imfinzi,阿斯利康)、阿替利珠單抗(Tecentriq, 羅氏))也已提交上市申請。

②上市銷售業績喜人。截止 2019年 9 月 30 日,Opdivo 和 Keytruda 在國內市場的分銷收入分別為 1.9 億元(銷售逾 2 個月)和 1.5 億元(銷售逾 1 個月);2019 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單抗銷售額約 3.08 億元(銷售逾 4 個月);信迪利單抗 2019 年上半年的銷售額為 3.316 億元(銷售近 4 個月);卡瑞利珠單抗 2019 年三季度的銷售額預計約為 3 億元(銷售逾 2 個月)。

2、海外市場經驗:先發優勢、大適應症、聯合用藥。

①已形成競爭梯隊。已 上市 3 個 PD-1 單抗和 3 個 PD-L1 單抗,2018 年全球市場的總銷售額已 超過 150 億美元,其中最早於 2014 年上市的 Keytruda 和 Opdivo 分別為 71.71 億美元和 67.35 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前十大暢銷藥物,具有壓倒 性的優勢。

②先發優勢是核心驅動力,與多適應症特點相輔相成。Keytruda 和 Opdivo 分別獲批了 13 個適應症(9 個一線治療)和 9 個適應症(2 個 一線治療),始終佔據 90%以上的銷售額佔比。

③大適應症是核心加速器。2016 年 Keytruda 相繼成功拿下一線治療 PD-L1 高表達、鱗狀和非鱗狀 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2018 年反超 Opdivo,其中肺癌的銷售額貢獻率 在 50-60%之間,成為全球最暢銷的 PD-1 單抗。

④聯合用藥也是護城河。羅氏憑藉旗下豐富的腫瘤單抗藥物,Tecentiq 的聯合用藥方案率先拿下了 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兩大適應症,有望後來居上。⑤並未 採用低價競爭。已上市 6 款 PD-1/PD-L1 單抗的年均治療費用相差不大, 在 15-18 萬美元之間,主要由於商業保險覆蓋率高。

3、國內市場展望:研發三大經驗+市場推廣+生產工藝。

①第一梯隊先發優 勢已顯現,形成“4+4”格局。BMS、默沙東、阿斯利康和羅氏四家外企攜手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四家本土企業成為國內 PD-1/PD-L1 單抗市場的頭部企業。

②大適應症是頭部企業競爭焦點。肺癌適應症(佔近 20%)是繼先發優勢後的第二大里程碑,肝癌適應症中恆 瑞醫藥進度最快,已納入優先審評。

③聯合用藥:大藥企側重挖掘自身產品線,生物科技公司積極尋求外部合作。頭部企業聯合用藥中後期臨床布 局已佔 50%以上。

④定價彈性和納入醫保:國產 PD-1 單抗可及性更高。贈藥援助後,特瑞普利單抗和卡瑞利珠單抗的年費用能降低至 10 萬元左 右。贈藥援助計劃給予定價靈活性,還對未來醫保降價具有一定的抗壓能 力。

⑤市場銷售:專業的商業化隊伍是關鍵。恆瑞醫藥的銷售團隊逾 1.2萬人,其中腫瘤管線銷售人員逾 6000 人,已覆蓋數千家醫院;而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和百濟神州 3 家正處於市場開拓階段,商業團隊分別約 300-600 人。

⑥生產工藝:質量和成本是核心競爭力。4 家本土頭部企業未來產能計劃均達 20000L-30000L,通過開發高表達量細胞株/自主研發細胞培養 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總結:

國內 PD-1/PD-L1 單抗從研發進入商業化,上市銷售業績喜人,將成為創新藥的標杆;借鑑海外市場先發優勢、大適應症、聯合用藥研發三大經驗,展望國內市場已形成的“4+4”格局, 未來通過組建專業的商業化隊伍,制定彈性定價和快速納入醫保,確保產能釋放和生產工藝,將進 一步鞏固第一梯隊的護城河。建議關注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