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關食堂,歡迎“蹭飯”

文 | 常瑩

近日,杭州餘杭區一機關的食堂對外開放引發網友討論。

這個機關食堂,歡迎“蹭飯”

一到週末,杭州市餘杭區青少年宮滿是孩子和家長。11月16日12點不到,市民張軍帶著兒子來到附近的自助食堂,花了20多元,快速地解決了午飯問題。張軍帶兒子吃飯的食堂,名字叫餘杭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一館三中心食堂。

原來,這裡只在工作日對該區域內入駐政府單位的工作人員開放;如今,這個食堂在週末兩天,面向社會開放。

這個機關食堂,歡迎“蹭飯”

不僅是杭州餘杭區,面向社會開放公共設施,近年來在各大城市都有先例,緣何每次都引起了老百姓的熱議?

關鍵是距離近了。公眾和機關大院的距離近了,社會期待與城市公共服務的距離也近了。

公開,會讓老百姓對機關增進了解;透明,意味著神秘感的破除,花平價嚐嚐機關的食堂,未嘗不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市民作為城市主人,切身感受公共服務帶來的便捷。

這個機關食堂,歡迎“蹭飯”

每逢週末、假日,在許多城市都會有公共設施不足的情況,面對假日緊缺的公共資源,有些地方採取開放停車場、食堂等機關大院內部設施來滿足社會需求。這些彰顯著開放與包容的細節服務裡,聚焦了許多當下社會的痛點、堵點。精細、體貼的服務背後,是機關單位觀念的轉變和服務的創新。

目前,有些單位仍對開放內部環境採取觀望的態度,擔心開放停車場、食堂可能會帶來管理上的成本問題甚至安全麻煩。其實,當機關單位具備一個有力的配套保障管理措施,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之前福州一機關開放食堂,包子火爆賣到限購。食堂的簡餐受到市民好評,換一個角度看,不再僅僅是嚐嚐鮮,機關食堂也可進入市場中,滿足食客們的多元需求。在這樣的開放中,可預見的是社會效益在優質的服務中釋放。

這個機關食堂,歡迎“蹭飯”

開放這一行為,不僅僅是“便民”,更多地是在傳遞一個信號。當機關大門打開,傳遞的是以人為本的溫度,迎來的不僅僅是食堂就餐的市民,還有一顆顆被便民服務溫暖的民心。

親民形象的建構要落到實處,當公共機構打破傳統觀念開放公共設施後,這些接地氣的服務細節將會增強群眾獲得感。長此以往,百姓的口碑和機關單位的公信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樣的雙贏,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許多機關大院都寫著“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當機關食堂對民眾開放,也是對這五個字的一種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