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校園欺凌事件每次在網絡上爆出,都會引起十分廣泛的關注。大家震驚、批判、探究真相,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人的記憶被喚醒,欺凌或被欺凌,好像每一個人都沒能倖免。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青少年是一個即將獨立進入社會的群體,總不能一再地回頭拯救,等著孩子們浪子回頭,金盆洗手,如果能從小干預,相信幸福的人會更多。】

宗春山老師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研究青少年暴力、校園欺凌,但是長期以來,這些都像是一個被塵封的事實被掩蓋。

經過二十年不斷的研究、追蹤、分析,他通過從欺凌者、被欺凌者、家庭、社會以及更大的文化、教育、環境背景下,深入的分析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並提出應對的策略。

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01

校園欺凌無處不在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我們必須要對青少年的問題大驚小怪。之所以說校園欺凌無處不在,一方面與社會對待兒童事件本身的角度、態度有關,另一方面與很多人對校園欺凌的誤解有關。

為什麼某一小學的事件能發酵成整個社會廣泛討論的熱點問題,是因為很多人意識到自己當年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甚至自己就曾經擔任過欺凌者的角色。

很多人認為校園欺凌事件不嚴重是因為在爆發了欺凌事件之後很多兒童並不能主動求助於成年人,另外有很多成年人覺得是正常的事情,只不過是小孩子之間打架的事情。

前蘇聯的電影《醜八怪》中多次展示了從成人角度來表達對校園欺凌的態度:這是小孩在玩遊戲;這是小孩在鬧著玩,這是小孩在打架,所以成人們對這個事件的評價就反映出成人對兒童一些問題的忽視。

美國著名影片《大象》是以校園槍擊事件為背景的一部影片,“大象”有兩個含義,一是指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大象,充滿了力量,但隨時可能爆發,引起衝突;

另外一層含義是英格蘭的一個說法,當一頭大象出現在你的房間,你會認為這是事實嗎?大家會覺得這是夢或者玩笑,導演用這一意象是想說明大家對於校園欺凌的忽視。

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節目有一期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節目最後在屏幕上放了五個人的臉,節目主人公(被欺凌者)、現國家隊某助理教練、姚明、哈里森、濮存昕,他們都曾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02

到底什麼是校園欺凌

備受大家關注某小學的校園欺凌事件被廣泛討論的問題是這究竟是不是校園欺凌?

校方根據教委的規定對校園欺凌的定義(發生在學生之間的,蓄意的或者惡意的通過肢體語言、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堅持認為這不是校園欺凌,只是一個玩笑。

而當事人的家長堅持認為這是校園欺凌。關於校園欺凌,文字性的標準是必要的,但不是絕對的、唯一的,因為真正的判斷應該問問當事人。

國外曾有一個有關校園欺凌的標語,只有1.4米高,另外經過一些技術的處理,告訴孩子:你可能會遭受校園暴力,另外印有隻有孩子能看見上面的求助電話,這也說明了很多時候孩子的傷害只有自己知道,兒童是自己是否受到欺凌的真正評判者。

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03

校園欺凌與文化

校園欺凌與青少年暴力的亞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欺凌的背後是一種不平等力量的衝突,是一種倚強凌弱,以大欺小,但這是道德上的評判,在整個的文化背景下會發現這其中還有更多的問題。

今天出現眾多校園欺凌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關,美國電影《搏擊俱樂部》面世後被各個方面批判過分渲染暴力,但導演卻借角色之口說:我們這代人沒有趕上戰爭,沒有趕上經濟的蕭條,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是被這個世界忘記的一代人。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社會上不需要武力解決問題,學校只用單一的考試成績來評價一個人,一部分學生只好用力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我們的文化中充滿了暴力文化,很多電影都在渲染一種“暴力美學”,乃至國歌和少先隊員的隊歌中都還有一絲戰爭的痕跡,很多的原因和社會文化讓很多人的內心都充滿了不安。

所以在從家庭走向社會化的初始階段——青春期,青少年需要建立自己的邊界和規則,就是自己的“江湖”。看青少年暴力,不能僅僅看到事件本身,還要看到事件背後的更多方面,以預防校園欺凌的發生。

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04

應對校園欺凌事件

曾經有一位家長帶著遭受了校園欺凌的孩子做鑑定,深入瞭解過後建議對孩子進行系統的心理輔導,但是這位家長拿著鑑定書“如獲至寶”,以此為工具獲得更多賠償,沒有及時帶孩子進行後續的輔導。等到老師再找來,孩子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我們對遭受校園欺凌者進行干預,但其實還需要對四個群體進行心理干預。

欺凌者,他們絕大部分從受欺凌者轉化而來,他們最後認同了暴力,認同了欺凌者;旁觀者,許多旁觀者可能會擔心自己成為受欺凌者;

雙方的家庭,真正的欺凌者和受欺凌者都是家庭培養的,家庭是培養兩者的土壤;教師,教師在面對這樣的事情,無論事情發展到哪一步,都揹負著巨大的壓力,甚至教師本身也是受害者。

別再覺得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小事,校園欺凌正在發生

05

校園欺凌的後果

為什麼很多人不重視校園欺凌?宗春山老師曾經對40多名少年犯進行了解,發現他們曾經都是受欺凌者,最後轉變成了欺凌者,有的甚至不眨眼地殺死了7個人。當經歷過倚強凌弱的事情後,如果沒能得到正確的引領,青少年有可能會改變整個世界觀和人生觀。

另外還可能誘發一系列的危機事件。很多校園欺凌事件可能起初只是很小的衝突或矛盾,後來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社會事件。另外還給很多孩子造成了心理創傷,甚至引起自殺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