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A

早上离家的时候,见堂兄从门前走过,突然发现他的白发多了许多,问候中才知正在挨家挨户找那些给他干过活的人家付工费。我知道他的果子没找到理想的客户先装箱存了库,也知道他从疏花、疏果、套袋、解袋、到摘果装箱,每年人工都要付好几万,这几年果园越来越多,肥料价涨了,人工价涨了,套袋、反光膜等一应农资都在涨价,但今年的苹果价却一路走低,我无法估量堂哥今年的收成会如何,但他为务果子所吃的苦确非一般常人所比,前些天请人摘果子,他只是一枚枚的捡拾,都把膝盖跪肿了,一枚果子从开花坐果到采摘装箱,总要经许多次手,每次都要小心翼翼,真真像养孩子一样。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我村是远近闻名的果园大村,成规模栽种苹果近三十年,大多数人依靠果业为生,但发苹果财的却似乎不多,技术管理难,天灾也常有,村子里有相当多的果农把果子卖出去多年讨不回苹果钱,更有人从事贩卖苹果生意的亏本,被债户追的连家都不敢回。

行至沟圈,有开着三轮车去交售落果的果农,车子上拉的果子个头都不小,果色也很红润,如果是往年,那样的果子即使不足商品标准,也尽可以下捡(次果)被果商收走,而现在却只能以一毛多的低价去交给果汁厂,连套袋的本钱都收不回来。三轮车装的很满,走的很急,果子一路掉落,果农也懒得停车捡拾,似乎拉的是土坷垃或石头,而道旁随处可以看到伐树的果农,有三轮车拉着一车车树身去木炭厂缴售,我们不难想象,那些伐树的果农与交售落果的果农一样无奈。

今年各地苹果都获得了好收成,但今年的苹果相对前些年价位就低很多,苹果的低价严重打击了果农的积极性,所以刚才入冬,砍苹果树的已很多,果农们很现实,果子不值钱了果树自然成了原罪,而或许网络透明的观点更让人透心凉,一些专家说苹果产业因过剩而低靡,转好至少需要十年,即目前的整批果园老化洮汰之后。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B

车过雅店,初冬的红柿遥如红叶映碧天的冬枫图,意境悠远,诗颂吉祥;道旁的农家院,农家的瓦房前,玉米架堆旁,晾晒的柿干摆满小院,更有堆成小山的柿子堆,红彤彤一片。这是一副副很有喜色的丰收图,或许有些曾经的味道,却亦应属幸福场面,一名真正的时代文人或歌手,在此情此景里一定会放歌唱赞,唱出盛世欢悦,唱出丰收的喜感,可惜做为一名半工半农的打工人,我骨子里的农民气息洗不脱农人的角色,并设身处地的去品味世态百味,感知生存之艰,望着那随处可见的,一枚枚掉落无人问津的红柿子,那成片新伐的十多公分粗满地倒伏柿子树突兀的树身,就不难感知农人的心情和柿子的命运,就明白今年的柿子正如今年的苹果,无非是《多收了三五斗》而已。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彬州古为瓜果乡,那些年老家人喜欢吃柿子拌炒面,但群众所食的柿子,基本都是来自彬州(旧彬县),当年的彬州柿子和彬州梨、彬州大枣一样有名,而仅几十里之遥,彬州果木繁多,老家却果树稀有,历史原因我不大清楚,但彬州自古为过往之地,早在上世纪八零年代,老彬县的汽车站前就瓜果成排,有市场、有效益,所以有经营,我猜想不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缘由。

1990年代冬,我初出校门学做小生意,像周边的小生意人一样骑着单车到彬县拉柿子,最早是去白村南山畔的村子带柿子,那时候柿子一斤才八分钱,一次带六七十斤,拉回家一斤能卖两毛钱,卖柿子赚不赚钱倒是其次,赚些柿子吃就是最大的实惠。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做柿子生意让我学到了许多常识,首先使的懂得了那种又脆又甜的“水柿子”其实并不是特殊的品种,而是放在水缸里“水暖”(脱涩)的柿子。柿子不同于别的水果,长在树上再怎么红艳,都需要脱涩处理方可食用,未脱涩的柿子涩麻异常,难以下咽,而“暖”甜脱涩却需要相当的时间,长则月余,短亦三五天,脱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柿子醮过白酒密封保存三、五日。

苹果花的果台需要三年的孕育,柿子的花却都开在新枝上,而且开的很迟,每年近五月方跚跚绽开那种淡黄的小花,结下的果子密密匝匝,也总是一层层掉落,但后来却越来越长的结实,到冬天果熟的时候,就已很难摘折下来,摘一枚柿子比折一段树枝费力的多,所以许多人摘柿子时会连同树枝一块摘折下来。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C

老家距彬县仅三五十里地,彬县产柿子,而我们若大的一个村子三十年前竟然无一棵柿子树,那时候老人的看法是我们那块塬面高,冬风烈,柿子树可能会被冻死,但我哥却在自家园子里育了百十株软枣木,后请人稼接成柿子苗,被村上群众纷纷移植,不想几年后许多人家院子里的柿子都结的又多又大,这时候我也终于知道了,柿子是最好管护产量又非常高的水果之一。

去年随单位扶贫,一农户家有十多棵柿子树,主人说每年都可以产上千斤柿子,但基本都是烂在树下,农民慨叹说地处偏僻,周边栽柿子树的人家也少,没有形成市场,于是随行的同事就帮其在网上销售,一斤一元,却也短时售罄,这或许说明市场其实有,只是农民抓不住而已。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农民自历来靠天吃饭,因为农民就是农民,他们的环境和素养决定了他们没有改变市场的能力,他们只能跟随和听从引导,尽力的搞好种养,却缺乏远见和操盘的掌控能力,所以我有一种看法,自给自足的农民比经济时代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幸福。农民种的养的,如愿以偿地长大长好,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就心满意足了。但今天却不同,形不成规模没有市场,形成规模了,市场却被商家所把持,这就在于农民的小农意识里缺乏集体化认知和经营策略,市场自然不是农民说了算。

每年冬天经雅店到过政平,沿途常会看到许多错过季节未采摘的柿子,从柿叶落尽到柿子红透到自由掉落,或在枝头被鸟雀啄食或风干。但来年春,那些风干的树枝会掉落,那些新枝又会悄悄长起来,并结出密集的果实来。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随记——柿柿历冬果果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