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上,裝甲作戰和反裝甲作戰是最主要的作戰形態。蘇德雙方為了取得戰爭的主動權,先後投入了成千上萬的裝甲作戰力量,自然,也投入了數量巨大的反裝甲技術兵器。
談及蘇德戰場上的反裝甲兵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各種反坦克殲擊車,最不濟也是“鐵拳”反坦克火箭筒。但是實際上,在蘇德戰場上,在第一線直接面對敵方裝甲單位的反而是各級步兵單位。這些步兵單位早期的反坦克武器也很簡單,就是燃燒瓶和集束手榴彈,好點的還會裝備反坦克手雷。
最先吃到反坦克手榴彈虧的是德軍,得益於聚能破甲理論的幫助,蘇軍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反坦克手榴彈。小一點的型號就能夠對德軍的三號突擊炮等輕裝甲目標形成有效殺傷,而二戰中蘇軍個頭最大的RPG-43反坦克手榴彈,不僅使用了聚能戰鬥部,且戰鬥部TNT裝藥量達到了612克,很社會主義。
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並不推崇單兵反坦克。因為要保證足夠的準頭,就要求投彈手要儘可能的靠近目標。此時無論是坦克本身的自衛火力還是蘇軍坦克的伴隨步兵都會給投彈手造成重大威脅。
不過等到1943年,德軍就矯情不起來了。此時蘇軍的裝甲作戰能力逐步回升,德軍普通的步兵單位反裝甲需求激增,而反坦克炮等反坦克技術兵器又沒辦法下放到基層作戰單位。不得已之下,德軍也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反坦克手榴彈。
蘇軍坦克的裝甲一般比較厚重,為了保證反坦克手榴彈有效的擊穿率,聚能戰鬥部是肯定需要的了,而怎麼拉開投彈手和目標之間的距離,就成為德國設計師重點考慮的事情。
德國設計師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給反坦克手榴彈裝上尾翼,讓手榴彈在投擲之後能夠在空中進行“滑翔”,以此來增加投彈手的安全距離,這就是二戰時德軍裝備的Panzerwurfmine反坦克手榴彈。
這款反坦克手榴彈主要由殺傷部、木柄和尾翼構成。未使用狀態下的Panzerwurfmine和普通的木柄手榴彈很相似,四片尾翼通過手榴彈底部的保險帽固定在木柄上,根據其木柄長度和戰鬥部裝藥量的不同,可以分為K型和L型。其中K型重量為1公斤,破甲厚度為150毫米,L型的重量則進一步增加到1.36公斤,其中L型的產量達到了20.3萬個。
和蘇軍的反坦克手榴彈稍有不同,為了在裝藥量較少的情況下取得較好的破甲效果,Panzerwurfmine戰鬥部採用的是黑索金和TNT混合裝藥,此外,早期型號的唯一採用的是皮革,但是隨著後改成低廉的帆布
閱讀更多 空中堡壘追求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