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牛的利器

迫击炮是火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也是火炮家族中体积非常小的一种,可谓家族成员中的小不点。

与其他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主要特点是:一 可以配备多种炮弹。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还可配用烟幕弹和照明弹炮弹 ;二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射击时,身管后坐能量通过座钣由地面吸收。行军时身管、座钣可分解,所以便于携带,配合步兵小单位(连、排、班)作战,为步兵之制式火力支援武器;三射角大,射角大,一般为45°-85°,弹道弯曲,初速小,最小射程近,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

迫击炮结构

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射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炮身长一般在1~1.5m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隔山打牛的利器


迫击炮结构

迫击炮火药作用原理

在迫击炮筒里面的底部有一顶针,当迫击炮的炮弹从筒口滑到底部时,顶针就会顶到炮弹的雷管,使炮弹的发射火药爆炸(从顶到雷管到火药爆炸有一个延时,不是马上就会发射出去),炮弹在发射火药的推力下就把炮弹发射出去。

隔山打牛的利器


迫击炮发展史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装在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用于实战的迫击炮。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

1918年,英国研制出斯托克斯81mm迫击炮,该武器由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设计,由可拆卸的底盘、炮身与支架构成,能够发射4.84kg的81mm炮弹。其全重只有47kg,射程却达到了731米,射速也高达25发/分钟,并且只需要两人就能操纵携带。它的服役标志着现代可拆卸迫击炮的诞生,到战争结束时,英军至少生产了1636门斯托克斯迫击炮,其改进型还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