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

晉國在“崤之戰”後,霸業受到秦楚同盟的阻撓。此時秦、楚兩國的關係相當穩固,晉國陷入了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

直到晉景公時期,晉國採取了幾項新的部署,以求解決長期以來的困擾。第一,消滅赤狄,改善晉國的戰略地位;第二,在“鞍之戰”中戰勝了齊國,打破了齊、楚兩國的聯盟,逼迫齊國向晉國靠攏;第三,派申公巫臣出使吳國,教導吳國強兵之術,聯吳制楚;第四,拆散秦、楚聯盟,以便各個擊破。

晉景公並非像晉文公一樣,身邊有股肱之臣相助,外加此時晉國外部形勢可謂是孤立無援,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有潛力的國家去栽培,以此來增加對抗楚國的籌碼,那必然是極好的。果不其然,這一年吳國起兵伐巢、伐州來,讓楚國四處奔走、疲於奔命。看來,扶持吳國是晉國在暗地裡完成的事業。

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文公劇照

然而,此時秦國仍舊想要繼續挑戰晉國,《左傳》雲:“秦人、白狄伐晉,諸侯貳故也。”

由此可見,諸侯們都對晉國有二心,因為前一年晉國出爾反爾,把齊國剛退還給魯國的田地,又搶來給了齊國。魯國土地“得而復失”,晉國的行為令諸侯不服,秦國就趁著晉國孤立無援之際,聯合白狄一同討伐晉國。

禍不單行,次年晉景公被噩夢困擾,並求醫於秦國,那時秦桓公還派了醫生為他診治,但是發現他病入膏肓,晉景公“厚為之禮而歸之”。同年,晉景公去世。喪禮上只有魯成公為他送葬,可見晉景公的晚景十分淒涼。

從秦國醫生替晉國君主看病的事情,可以看出秦、晉兩國仍然有和平往來。那麼,之前一年欲與晉國相爭的人,很可能就是秦君的下屬,因為他們與秦國公室之間有利益矛盾。

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景公劇照

此後,晉、楚兩國正式開啟了弭兵之會,魯國也趁勢與齊國講和了。此時諸侯國之間的局面,看起來一片和諧。

那麼秦、晉那一邊怎麼樣了?秦、晉兩國隔著一條黃河互相結盟,此即“令狐之盟”。這種結盟的形式,根本看不出兩國想要真正結好。

總而言之,晉、楚相爭時,秦國是與楚國站在一起的。同不屬於中原、都曾敗於晉國之手的秦、楚兩國,仍舊是同仇敵愾地對抗著晉國。

“令狐之盟”結束後,秦國再次找來狄人和楚國,想要趁機引導這兩方一同討伐晉國。然而,諸侯國們剛剛立下的弭兵之盟還要不要遵守?對於秦國來說,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如此,秦國還打算拉著楚國一起背信棄義,聯合起來偷襲晉國。

晉國得知此消息後,聯合其他諸侯的大軍,共同討伐不守信義的秦國。

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

弭兵之會

那麼,晉國是從何處得知“秦國背叛盟約”這一消息的?他們又是怎麼知道秦國偷襲計劃的?

實際上,根據《左傳》中的記載——“晉人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就可以得出結論。晉國曾經發現過秦國的間諜,把間諜處死之後,間諜竟然又死而復生了。由這條史料,我們能夠推論出,晉國使出了“反間計”。他們以利誘或者其他的方式,說服了秦國間諜,使其回到秦國,繼續做晉國的“雙料間諜”。

事實雖是如此,但晉國對外披露的信息可不是這樣的。

晉國呂相所寫的“絕秦書”,是在晉國出兵秦國之前的一封“絕交信”。晉國對外公開了這封信,信中內容洋洋灑灑,全是描述秦國背信棄義的文字,又凸顯出了晉國仁義的一面。信中一一列出秦國的罪狀,從秦穆公到秦桓公,將所有戰事的責任都甩在了秦國的身上。

晉國以此信對外公開說明:“秦國背叛盟約”這一消息,是楚國告訴我們的,不僅如此,楚國還說——秦國要來偷襲我們。

這一點,從表面看來,是楚國通過洩露消息,想要拉近與晉國的關係,甚至想要消除兩國之間的隔閡,所以才將此事告知於晉國的。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有可疑之處:楚國開啟了“鄢陵之戰”,他們並沒有遵守弭兵之盟,這也代表他們對盟約並不重視,既然如此,他們怎麼會對秦國偷襲晉國的行為表示反對呢?換言之,楚國先向晉國通風報信,然後自己又興兵鄢陵,這樣“先禮後兵”的做法,完全不是楚國的行事風格。

所以,晉厲公公開信件,說“此消息來源是楚國”,這樣的做法意在讓秦國記恨楚國,藉此使秦、楚反目成仇、產生嫌隙。

晉國此番公開這一封“絕秦書”,頗有政治意圖。

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

晉厲公畫像

書信送到秦國,晉國隨即出兵伐秦。由於晉國兵力完整、將士和諧,再加上有諸侯聯軍相助,其氣勢和實力都頗為壯盛;反觀秦國,只有一國之軍,狄、楚軍隊不見蹤影,秦師勢單力薄,雙方交戰的結果可想而知——秦國大敗。

由此可見,晉國成功之處,在於離間了秦、楚之間的盟友關係。此戰使得秦國自此無力東進,晉國也因此可以全心全力地對付楚國。

晉國的反間計、離間計和絕秦書,三招使出,徹底破壞了秦楚同盟,也難怪範文子說:“今三疆服矣,敵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