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回调,猪肉概念股大跌3.93%,猪肉拐点来了吗?

猪肉价格回调,猪肉概念股大跌3.93%,猪肉拐点来了吗?

A股上周走势非常糟糕,可以说比预期要糟糕得多!

整体环境也就是那样,真正的原因不用说老股民心理非常清楚,恒生指数连续暴跌,已经打乱了A股节奏。至于港股为何大跌,这还用问吗?

而周五的A股市场,上证指数在连续三天的抵抗后,扛不住了,午后市场呈现单边下跌态势,前期活跃的猪肉概念股在双重打击下领跌市场,让低迷的股市雪上加霜。

哪两大诱因让猪肉板块大跌3.93%呢?

其一、坚挺的猪肉价格出现松动

在十月份,猪肉价格迅速疯涨后,“目前国内猪价较一周前的38元/公斤以上价位累计下跌3元/公斤,较10月末40.4元/公斤的阶段性高点已累计下跌超5元/公斤。”相关媒体如是报道。

猪肉快速上涨出现回调,让资本市场投资者开始恐慌,前几天活跃股票,如:振静股份、得利斯,出现了跌停板,板块严重拖累大盘。

其二、美国猪肉放开

11月14日,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解除美国禽肉进口限制,允许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美国禽肉进口。

这也是为啥在A股养猪概念股暴跌的情况下,港股万洲国际逆势上涨1.31%的原因,因其旗下史密斯菲尔德是美国头部猪肉生产商。短期心理上还是对A股养猪观念,造成了冲击。

难道,猪肉就因此见顶了吗?猪肉概念股就该抛弃了吗?

猪肉价格回调,猪肉概念股大跌3.93%,猪肉拐点来了吗?

我们先看看官方报道是怎么说的,11月15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中发言,其中重点提到的几个问题还是让大家去做参考。

关键的就是这一句话:从今年十月份开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已经止跌回升,生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进入十一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已经开始回落。

“今年禽肉、牛羊肉都有不小的增长,肉品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未来,随着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市场行情有利拉动,生猪生产一定会逐步恢复。”

这个数据进入11月份以来,每天都在关注,但一直没有看到公布。

但最近的一个公开数据显示: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9月生猪存栏环比下降3.0%,同比减少41.1%;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8%,同比减少38.9%。

能繁母猪这一先前指标可以说是看透猪周期重要法宝,而9月份依然在环比下降,十月份不得而知,而通过农业部部长之口证明10月份开始企稳。

那这能证明什么呢?当能繁母猪存栏企稳,10个月后出栏生猪企稳,这个时间差是有10个月之多的,也就是说10个月后,生猪出栏量开始逐步增加了,届时猪肉供应企稳,猪肉价格将会得到良好的控制。

2019年10月的10个月之后,也就是要到2020年8月份,猪肉供应开始稳步上涨之可能,这是纯理论推测,抛弃了任何外界影响因素。

外界影响因素有没有,当然有。

国际上的非洲猪瘟疫情我们暂且不谈,比如韩国等非洲猪瘟疫情愈演愈烈,而我国就在11月14日消息,云南腾冲发生非洲猪瘟,发病177头,死亡97头。

也就是说,造成本轮强猪周期的重要因素,非洲猪瘟疫情并未完全消散,近期猪肉价格突然下跌,除了10月份出现的大幅上涨的理性回调外,是不是也有相关疫情的原因,造成中小养殖户抛售猪肉的可能呢?

猪肉价格回调,猪肉概念股大跌3.93%,猪肉拐点来了吗?

进口猪肉对国内猪肉价格影响大不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生猪与猪肉生产主要来自于中国、欧盟以及美国三大国家和地区,地域集中度较高。

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415万吨,在全球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为48.0%,稳居全球猪肉生产的霸主地位;欧盟和美国猪肉产量分别为2410万吨、1199万吨,在全球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3%、10.6%。

中国猪肉缺口有多大?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猪肉减产量将在1100万~1375万吨之间。

2019年和2020年,中国猪肉进口量预计升至330万吨和420万吨。

也就是说,今年的猪肉缺口至少在1000万吨左右。

是的,尽管可以加大对美国猪肉进口,但美国猪肉2018年产量仅仅才1199万吨,美国人难道一点猪肉也不吃了?不现实啊,这样看,尽管加大对美猪肉采购量,依然是杯水车薪,真正解决中国人吃猪肉的问题,还是要靠中国自己的养猪企业。

而11月的猪肉价格短期回调,相当一部分程度上是政策干涉短期见效。10月份猪肉价格大涨,带动了CPI大幅上涨3.8%,一度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农业部可以说如坐针毡。

相关措施的一套组合拳打下去后,总也要见点效果的,尤其是在大涨之后,比如我们投资者玩股票的都懂,大涨后重要能回调一下的。

而对于能繁母猪这一先前指标触底,市场对于猪肉疯涨预期可能不至于过于强烈,而猪肉价格开始大幅波动或许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但波动归波动,应该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下跌,真正的时间窗口或许在2020年下半年,当然了,还需要外界市场的配合,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倘若仅仅是大企业扩产成功,而中小散户养殖企业不能及时复产,或者信心不足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我国中小猪场或家庭散户数量依然庞大,占到一半以上。散户的加速退出将为规模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专家预计,2025年以后规模养猪将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次非洲猪瘟疫情,无疑是加速了中小养殖的退出,规模企业加速推进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或许也是影响国内猪肉供给生态因素,猪肉价格是不是拐点,暗自揣度,依然不到时间窗口,仍需耐心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