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138230619
格物致知,是中國儒家的關於認識論的一個重要理論。當然,從禮記中的論述,似乎格物致知還是一個關於道德修養的理論。格物致知,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好玩的國學先說一下結論,格物致知在中國哲學史上,曾經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哲學史上,對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碼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一種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和學習,從而獲得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從而獲得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通俗點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學習而不斷獲得知識的過程。這裡面的格,是來的意思。就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讓萬事萬物的理,來到自己的心中,從而獲得知識。而儒家認為,道德修養要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要先有知識,然後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二種看法,其實與傳統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學者認為,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是認識不完的。正如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就是很傻的行為。
另外,中國文化中的道家與佛家,與儒家的人生觀是不一樣的。儒家強調過一種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獻,要實現個人的價值。而道家和佛家認為,人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要儘量減少慾望,不被外界的萬事萬物所牽絆,所迷惑。所以你看莊子說了一句話,就能很好地解釋這種減法的生活。他說,人要“物物而不物於物”,就是說你不能被物質的東西所限制,這樣才能達到人生的逍遙。
在這種思想的邏輯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內涵。這裡面的格,是刪除去除拋棄的意思,就是說,只有拋棄對外物的依賴,抵制物質的慾望,才能達到致知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顯然是從道家和佛家的觀點,去解釋格物致知。當然,這種觀點不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主流觀點。
對格物致知的理論進行系統闡發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學家朱熹。之所以說是理學家,是因為程頤、朱熹他們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那麼格物的對象就是萬事萬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窮理,窮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關於格物與致知的關係,朱熹曾經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說,格物就像是吃飯,而致知就像是吃飽。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結果。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發展下去,那麼中國將會和西方文化一樣,發展出強大的科學。問題是,中國的格物致知的理論,只是強調要從萬事萬物中尋扎社會的倫理規範。也就是說,格物是為了找到社會倫理和道德修養的途徑。正如朱熹所說,格物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當然”,而致知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應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並在這個基礎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麼我們就能成為聖賢了。
那麼問題來了。萬事萬物紛繁複雜,人怎麼能夠格的完呢?朱熹在邏輯上修補了這樣的瑕疵。朱熹認為,雖然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萬事萬物還存在一個共同的理,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別是朱熹的理學認為,人的知識是要不斷積累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從個別上升到整體,從特殊上升到一般,那麼就能掌握萬事萬物的規律了。
但是,心學對此卻不以為然。王陽明一開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結果他對著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結果一無所得還病倒了。所以心學就認為,人的知識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你不需要去那麼努力地學習,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發現你內心的聲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這種認識論,又有點像禪宗的理論了。
理學的格物致知,強調的是漸進的努力,心學的格物致知,強調是頓悟,這就像是一個是努力的孩子,一個是天分極高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的獲取途徑和方式不同,最終都能達到致知的境界。
好玩的國學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學家王陽明《心學》中總結出來最經典的精華語句。“格物致知”格什麼物?這個問題早有論述,在這裡重述也可。
格什麼“物”,這個“物”當然不是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產品,如果指的是這樣的物那是很有侷限的,而是物理學科裡面闡述的定義上的“物”,是非常廣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間形成的萬事萬物。宇宙空間就是天與地之間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類社會。再說通俗一點就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生的,變化的,發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對事物本質發生變化的認知(良知)。事物總是在發生變化的,而且是有規律變化而變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僅是表面變化而是本質的變化。說全面一點就是,事與事,物與物,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等,互為發生對立,又互為統一的內在因素起決的變化,就是“知”物體本質變化。
王陽明發明《大學》古本宗旨,是這樣論述的“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時還教導人們“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這就是格物,並可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總之,王陽明的心學經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與所致的“知”,與“物”的行為本質形成一個整體(本體),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格物的格,就是與事物進行零距離接觸,比如,我們現在所說的格鬥,你一拳打過來,我伸手格開,就是格。由於引伸,格也就有了間隔和距離的意義,比如方格本中的格,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界線。
格物,就是與事物的近距離零距離接觸,研究事物內外規律。從而使得人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理論,與現代認識論沒有什麼衝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按理來說,沿著格物致知的路徑,中國人應該也可以走進現代科學的殿堂之中,可是,中國人卻慢了一步,讓西方人先致了現代科學之知。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格物致知的學術途徑被後世儒家過分的引入到社會道德倫理的層面,而忽視了對自然科學和自然規律的探索,使得中國的學術在社會科學方面畸形壯大,而自然科學被稱為奇技淫巧,一直不被重視。最終倒致自然科學落後,以致國家全方位落後的局面。
我們可以用王陽明的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王陽明從小讀的是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三綱八目,他當然是清楚明瞭的。因為從小抱定做聖人的遠大理想,他當然是自覺的按照儒家修身的路徑進行自我修養。於是,格物致知就成了他學術上的起手式。瞭解一點王陽明的人,都知道他“格竹子”的故事。
按照格物致知的路子。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竹子當然是可以研究的。研究竹子,當然也可以致知的。比如竹子的形狀,特性,生長習性,以及它的功用,這一些,都不能不算是知。只是,這是自然科學知識。以儒家所推崇的聖人大禹來說,他之所以能成聖人,其修身之路,當然也應該從格物致知開始。他治水的經驗不就是從觀察和研究事物積累經驗開始的嗎?所以,大學中的格物,當然不排斥,或者說包括自然科學之知的。可是這一點,被後世儒家學者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王陽明“格竹子”幾乎把自己格出病來,以失敗而告終。王陽明為什麼會失敗,原因很簡單。他格竹子的目的,不是為了自然科學之知,而是為了人間大道,為了尋找所謂的良知良能。為了這樣的目的去格竹子,自然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不可能成功了。因此,王陽明便放棄了格具體之物這樣的途徑。當他在貴州龍場悟道的時候,他的眼中心中看到的不是某一具體的物,而是紛繁複雜的人情世故這個物,再加上自己從小所學的儒家理論,二間深度混和,在內心發酵,終於產生質就,形成新的學術理論體系。這就是以致良知為核心的“心學”。、
明白了這個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儒學從孔子手上傳下來,到《大學》《中庸》形成的時候,如果把它當成一種哲學的話,它的內涵中,既包括社會科學的內容,當然也不排斥自然科學。可是到宋明之後,儒家的知識分子實際上都成了道德家。而不是學者。包括王陽明在內,都是一樣的。因此,後世儒愛的格物,格的是是良心和道德。也正是因為這種學識和眼界上的偏頗,使的儒家在明清之後走入死衚衕,失去了與時俱進的自我發展能力。在民間之後被主流意識形太所拋棄。雖然如此,儒家文化中還是許多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格物致知,在今天也依然不過時。用句白話說,就是理論聯繫實際。
七月流火140400643
哈哈,你這問題,恰恰問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們所見所聞的萬事萬物;知,乃我們依照各自的悟性對萬事萬物之間關係的發現。——但是:
格物致知,暫且按照傳統因果關係的觀點來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後果。
人類更為完整的認知過程,還要包括接下來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後果,完成這樣一個循環,才算完成了整個認知過程。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過程是循環往復的。
格,是具有最偉大意義的人類認知的方法論。是有著最為深刻華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簡單說一下吧:
2=1+1,是最簡單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黃綠青藍紫,是七個格;
梁山好漢們,是108個格;
全部化學元素的元素週期表,是118個格;
界門綱目科屬種,是7個格;
………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臘思想家認識物質的格;
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觀世界物質粒子的格;……
區隔眼前的世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全過程。
郭城3點14壹伍玖
格物致知,這是儒家對周易學的體悟之言。
格物致知。所謂的物,是指易道之道中的象——易象。象,是物質世界具象的體貌特徵。按照易經的說法,象的生成過程,具有道的運行法則。易道之道的道就是名,名就是象,象就是物質。
格物致知。所謂的知,是專指悟道的體會,真諦。易道之道成象的法則叫天道,天道使然。天道造象分兩個階段。一是從無到有的創生,是無規律,不規則的。二是自下而上的,由少到多的生生,也叫被生。是有規律,守規則的。創生要體悟他的玄妙,生生要體悟他的細微,都需要從具體物質生成上去觀察 ,領悟大自然的奧妙,得出人生理性結論。
當然,格物致知的儒生,也不僅只體悟這些,還有易道之道中的象,數,氣,期以達到窮經皓首,以明理的目的。也就是說,格物致知,是通過觀察易象,研究易數,卦氣,提煉和總結易理的一種方法。
注重易道之道人文哲理,忽視易道之道象數氣的科學性,自然性,這也是格物致知把中國文化導向歧途的一個遺憾吧。
手機用戶64148718763
格物致知,是古人求知的一種基本方法。格,是置疑,參詳,研究,探討。這種求知方式,並非始於儒家。在孔孟之前,這種方式早就存在,並且沒禁忌,什麼都可以格。據尚書記載,成湯與伊尹“格於皇天,陟禮配天,商買百姓王人”。是說殷商元祖成湯,和相國伊阿衡,置疑,推究,參詳最高神靈皇天,否定了傳統的天命神授的定論,將自己國度的制度和社會關係上升成了天道,人就是天,人民意願就是天命。並主張與百姓商定身價,買民做人王。不做上天之子。後來的中興之王太戊和相國伊陟,繼承成湯遺志,“格於上帝,巫咸治國”。是說,二位探究上帝的真偽,否定了問神求天而決王家大事的舊傳統,起用以人體感應之法,判定事物順逆成敗的鹹術來決斷大事。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世許多年都是沿襲這一傳統方法來決斷軍國大事。《史記之封禪》有云:巫咸之興自此始。當時的中宗太戊不僅如此,還自度天命,以民為天,以民意為天命。自比地祇敬懼百姓,開啟了敬民之先河。後世的孔孟儒家,也講格物致知。但那格的範圍是有限制的,決不允許格於皇天與上帝。其氣量與格局,在先祖先賢面前相形見絀,無法等量齊觀。
看透古今
格物致知之說應該出於曾子的《大學》,在開篇就提出來了的,原文是翻來覆去反覆進行的,目的是加強,是重點記住:“……欲誠……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至與致通假)。
格物致知就這樣慢慢成了上文意思的縮略語。關於格物致知,歷朝歷代的學者達人註解很多,已成定式,這裡只簡單說說這四個字的本義。
格字從木從各,本義是對木頭進行加工,使其規範,符合我們的要求。引申義就多了,比如糾正,限制等等,格物的格,更“引申”了,作分析,研究,推理講。
物,不是簡單的物件,而是指萬事萬物,一頭牛一棵樹是物,一條河也是物,一本書一句話一個觀點也在這個“物”的範疇。格物的物字,可以是形象的,也包含了抽象的。
致,就是至,漢字是一步步發展的,至字先有,致字後出現。至是達到的意思,至字加了反文旁後,意義又豐富些了,比如致禮,致敬,致函都含有“給”的意思,卻很文質彬彬。當然了,有給,就有收,於是致知的致,就有了達到,收到,獲得的意思。
知,可以理解為知識,也可以理解為智慧。知和智古代是完全通假的,知字先出現,智字是後造出來的。同樣的道理,智慧,是知識的昇華。
弄清楚了四個字的本義,格物致知的意思也就明確了,即推究事物與現象的道理,得到知識與智慧。當然了,不要搞歪了,不要在坑蒙拐騙,不要在勾引人家的妻女上拼命研究實踐,那叫負能量,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大學》特別強調格物致知的鏈條應該是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習慣上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非雲非鶴801
“格物致知”確實需要分兩部分來講,就像道家的“性命雙修”一樣。它屬於儒家對於人的性情思想和處世原則的一種理解方式,“格物”講的是一種思想的境界,是源自儒家“宋朱”理學的核心價值觀,講求人們應該去除“人慾”,無限剋制外物對人心理的影響,那麼要怎樣才能去除掉外物對人心理的影響呢?這就需要“致知”,也就是需要人們從某一個事物開始,不斷地研究、分析、總結,達到對這個事物極致的瞭解,當真的對某一件事物極致瞭解之後,人們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原來如此,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格物致知”對人類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是可以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的,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摒棄和新生;探索與求真。在這兩方面是非常適用於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現實主義社會的。
然而人類之所以高貴,並非是作為個體生命的我們有無限的能量和爆發力,相反的是人類是最脆弱的生命體,沒有利爪、沒有獠牙、沒有敏銳的嗅覺和感知力,人類的高貴主要還是體現在思想方面,“陽明心學”認為人應該“致良知”,而這個良知是心之所向的極致,它需要通過外物的薰陶,和對外物的理解,讓人自身對“心”的修行達到一個與自然萬物和社會結構以及人情世故等諸多方面的完美契合。
這不但影響人們生活現狀,也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是一種研究人應該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達到心理和行為都能順應自然和社會需求的學問。因此“心學”備受推崇。
致良知,曉萬物,力踐行
紫夜靜遠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人對事物的分折研究,把握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過程。西方的科學science剛傳到中國的時候就叫格物學,後來採用日語的叫法才叫科學。
格物致知的格是動詞,研究分析事物的屬性。格格,前面的格是動詞,後面的格是名詞,是賓格,就是研究事物的屬性,範圍,事物有屬性,人有人格,通過分析研究認識對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屬於格物致知。但中國古人的格物致之不僅包括科學,比如中醫,其經絡學說現代科學用實證的驗證方法無法證實經絡的存在。但中醫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卻能感覺感受體悟,對人體整體的生命氣息進行把握,辨證施治,護估中華民族繁洐生息幾幹年。這是中國古人格物致知偉大的一個例子。
舞進人生天堂
一問百答,各抒己見,談不上賜教,不噴足矣。我先分解這個成語的每個詞,格,不同的或全部的。物,自然中萬事萬物。致,相同的。知,事物內在的本質,道理或本性。把分解連起來,應是,全部不同的事物,內在實質是相同的道理。格的是自然萬物,致的是宇宙真知。對這個詞語的解釋,我也不是完全來源於這個詞的表面,是來於這兩個方面。第一,主要是源於我本人對宇宙自然的徹悟,外表看似五花八門的宇宙自然,其實只有我一個常恆真身。第二,樹有根,事有因,中華文華源於盤古,從沒有圖文的神話,到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極圖,再至道教始祖廣成子一詩中說:吾道瞭然成一貫,不明一字最艱辛。後來文王的《易經》中說:出門見一人吉。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之為物。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莊子的《大宗師》中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蓮花生大士的《蓮花生大士文集》中說:千萬別自我欺騙而盲目度日。王陽明的《大學問》中說:萬物即我心,我心即萬物。六祖慧能的《壇經》中說:自性化萬物,一生萬物生。所有這些偉大的先哲們留下的學說,其大義都證明宇宙自然是一個永恆大生命化現的。所以,我因此認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所有不同的事物,其內在是相同的道理。
大王原作:
格式不一本相同,
物質自然一生命。
致於虛極物並作,
知者不言無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