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甄嬛真正下了狠手去整的人,就只有安陵容一人

甄嬛真正下了心思下了狠手去整的人,就只有安陵容一人了。

《甄嬛傳》中甄嬛真正下了狠手去整的人,就只有安陵容一人

原著小說裡安陵容的動機讓甄嬛一直搞不明白,所以她對安陵容的評價是“讓人覺得噁心”,並且能夠撕下偽裝當著皇上的面動真怒。
所以對於其他人,甄嬛要麼是用比較普通的方式直接弄死,比如曹琴默,利用完以後直接下毒毒死就完了;要麼就是布好局等著對方去跳,比如麗貴嬪、皇后和小說裡的胡蘊蓉,她們等於是中了陷阱;再不然就是絕地反殺,比如妙音娘子、琪嬪和小說裡的慕容世芍,自己都被逼到死路上了,自然得全力反擊。
但是隻有安陵容,甄嬛是主動出手的,利用欽天監說其“不祥”、其後派人放火,將“不祥”坐實;安插奸細告發其父親貪汙,並且在安陵容向皇上求情的時候先出言恐嚇再點醒皇帝;最後再用封號去作踐安陵容,偷藥設計皇上親手弄死她的孩子”,每一步都是動了大心思的,所以不是皇上發現不了“鸝”是個侮辱,而是甄嬛這一步步設計的太自然了,讓皇帝覺得:“好像也還行吧”~~
下面來看一下這是怎麼一步步操作的。
首先,在安陵容封妃之前,有另一個超級喜歡皇帝,但是皇帝卻不太喜歡她的嬪妃生子受封(小說裡的,電視劇裡刪了),當時給她擬的封號是”珍“,皇帝表示這女的我不是太喜歡,這個”珍“不太合適,然後甄嬛就給改了一個同音不同義的“貞”,皇帝一聽,表示這個改的甚好~


到了安陵容的時候,甄嬛先斃掉了內務府定的三個字,然後故技重施,還是改同音不同義就不會讓皇帝覺得這是在搞事,最多也就是沒改好而已。其實這裡皇帝是有意識到不太合適的,他還專門問了一句:“鸝?”
但是甄嬛先拿藕粉桂花糕讓皇帝想起沈眉莊(你再想想,死誰手上的?),然後和首領太監一唱一和:黃鸝唱歌好聽啊,安妹妹也唱歌好聽啊~~黃鸝多子啊,安貴嬪這不正懷孕呢嘛~~黃鸝溫順啊,特像安妹妹~~
這就讓皇帝覺得,好像也還行的樣子哈,再加上皇帝對這罪臣之女也沒啥特別在意的地方,就按這“好姐妹”選的封號給定了~~~
有的人會覺得這個封號也沒啥,然而實際上這個“鸝”字真是的特別惡毒,如果真看明白了,會讓人越想越噁心。
甄嬛一進宮就被封了”莞貴人“,沈眉莊被皇上臨幸後就封了”惠貴人“,就連個看梅園的宮女餘氏都有”妙音娘子“這個封號,封號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基本的尊重,皇帝懲罰華妃的時候就用了”褫奪封號“,這對於妃子來說就是最大的侮辱了。
到了安陵容身上是啥樣的呢,她因為出身和其他雜七雜八的原因,再得寵都沒有封號,按小說裡來看,安陵容當時的位份已經相當高了,排在九嬪的第二位,然而,還是沒有封號,所以她這個位份沒啥用,宮裡根本沒人看得起她,對於安陵容來說,只有拿到封號,才算是真正的翻身了,即便這個封號差一點也行。

結果,甄嬛在這狠狠的擺了她一道,小說裡的皇帝叫”玄凌“,甄嬛和皇帝說安陵容名字裡也有個”陵“字,感覺和皇帝天生一對。皇帝一聽,這還有那麼點犯了名諱的感覺,索性賜了個”安鸝容“的名字,先不說這名字就是個”安鳥樣“的意思,關鍵是一改名字,”鸝“字就是她名字裡的一部分了,封號是不能從名字裡面取字的,所以這麼一搞,就不是封號難聽的概念了,而是:”把你封號給去了,還送了一個鳥名字給你~“
再者,黃鸝唱歌好聽,這聽著是個好口彩,然而,安陵容當時嗓子已經全毀了,再也不能唱歌了,拿這個說事就是傷口上撒鹽的行為,因為這封號是皇上給的,安陵容還不能表示出怨懟之意,合宮嬪妃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養一大堆黃鸝鳥去噁心人。
另外還有一手就是甄嬛建議大封六宮,本來是安陵容懷孕受封的,結果這樣一搞,變成了全宮一起受封,順帶封個你,而且都比你安陵容封得高(比如小說裡的呂昭容,原先是九嬪第三位,直接拉到欣妃,居三妃之首,跳到鸝妃前面去了),受封典禮還不讓你去,氣不氣?
這一切超級噁心,但是做的卻不留痕跡,樣樣都純出自然,也確實是甄嬛會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