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九下課文言文原文、翻譯及知識點整理


部編九下課文言文原文、翻譯及知識點整理


第一篇 魚我所欲也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事情,哪一樁不可以幹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東西(那就是“不義”)。不僅僅是賢人才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鍾”的優厚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的優厚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一、詞語積累

1.通假字

(1)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通“辨”,辨別。)

(2)故患有所不闢也(通“避”,躲避。)

(3)所識貧乏者得我與(通“歟”,語氣助詞,相當於“嗎”。)

(4)鄉為身死而不受(通“向”,從前。)

(5)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2.詞類活用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動詞作名詞,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名詞作動詞,同“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3.古今異義

(1)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古義:能夠用來。今義:能夠。)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古義:這,指示代詞。今義:判斷動詞。)

(3)一簞食,一豆羹(古義: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義:豆子。)

(4)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器具。)

(5)萬鍾於我何加焉(古義:益處。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

4.重點詞語

(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時得到或佔有。)

(2)捨生而取義者也(義:正義或仁義。)

(3)故不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隻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4)所惡有甚於死者(惡:厭惡。)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欲:想要;甚於:比……更重要。)

(6)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非獨:不僅。)

(7)賢者能勿喪耳(賢者:有道德的人。)

(8)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窮乏:貧窮。)

(9)此之謂失其本心(謂:叫;本心:天性,天良。)

二、文言句式

1.判斷句

魚,我所欲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捨生而取義者也。(省略主語“我”)

(2)鄉為身死而不受。(“為”後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後面省略了賓語“施捨”,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3.倒裝句

(1)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介賓結構後置,應為“是故所欲於生者有甚”)

(2)萬鍾於我何加焉?(賓語前置,應為“萬鍾於我加何焉”)

三、主題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取義的觀點,並且進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義”上有虧的人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罷了。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四、寫作方法

1.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2.善用比喻。第一段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捨生取義”的觀點,並分別從正面和反面加以闡明。

3.善用對比。第二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作者先以貧者不食嗟來之食為例,從正面論證人人都有“本心”;再以有人“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為例,從反面論證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這裡作者又運用了對比論證法。

五、理解默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能概括全篇大意的)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請你舉出歷史上兩個捨生取義的名人的事例:(1)文天祥在敵人的威脅利誘面前寧死不屈。(2)聞一多面對敵人的槍口沒有退卻堅持演講。(3)劉胡蘭在敵人的威脅恐嚇面前寧死也不出賣戰友。

3.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5.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鍾則不辯禮義為之(為宮室之美為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6.“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7.《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捨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2篇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譯: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這再好不過了,雖然是這樣,但這是我從先王那繼承的封地,我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後不高興。於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揹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倒下百萬人的屍體,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就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因此穿喪服,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挺劍而起。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一、文學(文體)常識

本文選自《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載錄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事件。

二、詞語積累

1.通假字

(1)秦王不說(通“悅”,高興、愉快。)

(2)故不錯意也(通“措”,放置。)

(3)倉鷹擊於殿上(通“蒼”,青黑色。)

2.詞類活用

(1)以大易小(形容詞作名詞,大的地方,小的地方。)

(2)請廣於君(形容詞作動詞,擴充。)

(3)輕寡人與(形容詞作動詞,輕視。)

(4)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動用法,使……倒下;流,使動用法,使……流。)

(5)天下縞素(名詞作動詞,穿喪服。)

3.古今異義

(1)雖然,受地於先王(古義:即使這樣。今義:錶轉折的關聯詞,與“但是”合用。)

(2)豈直五百里哉(古義:只,僅僅。今義:不彎曲。)

(3)以頭搶地耳(古義:撞。今義:搶奪。)

(4)休祲降於天(古義:吉祥。今義:休息。)

(5)秦王色撓(古義:屈服。今義:輕輕地抓。)

(6)長跪而謝之曰(古義:一種坐姿。今義:雙膝著地。)(古義:道歉。今義:感謝或凋落。)

(7)徒以有先生也(古義:只。今義:徒弟。)

4.一詞多義

(1)以: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詞,用。)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詞,憑藉。)

③徒以有先生也(介詞,因為。)

④以君為長者(介詞,把。)

(2)徒:①亦免冠徒跣(動詞,光著。)

②徒以有先生也(副詞,只,僅僅。)

(3)使:①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動詞,派遣。)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兩者皆為動詞,前“使”:派遣。後“使”:出使。)

(4)而: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連詞,錶轉折,但是。)

②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連詞,表承接。)

(5)之: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結構助詞,的。)

②願終守之(代詞,指代安陵國土。)

③夫專諸之刺王僚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長跪而謝之曰(代詞,指唐雎。)

(6)於:①受地於先王(從。)

②倉鷹擊於殿上(到。)

③請廣於君(給。)

5.重點詞語

(1)唐雎不辱使命(辱:辱沒、辜負。)

(2)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謂:對。)

(3)安陵君其許寡人(許:答應。)

(4)大王加惠(惠:恩惠。)

(5)臣未嘗聞也 (嘗:曾經。)

(6)非士之怒也 (士:這裡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7)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祲:不祥。)

(8)寡人諭矣(諭:明白,懂得。)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個“也”表肯定判斷,“非……也”表否定判斷)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也”表判斷)

2.倒裝句

(1)受地於先王。(狀語後置,應為“於先王受地”)

(2)請廣於君。(狀語後置,應為“請於君廣”)

(3)倉鷹擊於殿上。(狀語後置,應為“倉鷹於殿上擊”)

四、人物形象

秦王:盛氣凌人、外強中乾、色厲內荏、驕橫狂妄、貪得無厭、奸詐狡猾、欺軟怕硬、內心虛弱、前倨後恭,是殘暴的封建統治者。

唐雎:不畏強暴、從容鎮定、敢於鬥爭、忠於使命、有膽有識、大義凜然、臨危不懼、愛國忠君,是傑出的外交家。

第3篇 送東陽馬生序

原文

  餘幼時即嗜(shì)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 jiǎ )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guān),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qū)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sì)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至舍(shè),四支僵勁(jìng,多音字)不能動,媵(yìng)人持湯沃灌,以衾(qīn)擁覆,久而乃和(h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i),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shè)生皆被(pī)綺(qǐ)繡,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燁(yè)然若神人;餘則縕(yùn)袍敝(bì)衣處(chǔ)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餘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wèi),無凍餒(něi)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餘,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餘勉鄉人以學者,餘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餘者哉!

——選自《宋學士文集》(《四部叢刊》 )

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學習。(但是因為)家裡貧窮,(所以)沒辦法得到書來看,常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借,親手抄錄,算好約定的日子歸還。(即使)天氣非常寒冷,硯臺裡的墨水結成了堅硬的冰,手指凍僵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書。抄錄完畢,跑著送過去,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讀到各種書籍。已經成年時,(我)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我)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有名望的人可以交往求教。我曾經跑走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他的屋子裡擠滿了(向他求教的)學生,(他)從來沒有稍微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他身旁恭恭敬敬地等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表示尊敬而專心);有時會遇到前輩的訓斥,我的態度更加恭敬,禮節也更加周到,不敢用一句話來回復;等到他高興時,就再次去請教他。所以我雖然很愚笨,但最終還是有所收穫。

  當我跟隨老師求學時,揹著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隆冬季節,颳著凜冽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用熱水(為我)澆洗,用被子(將我)裹起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裡,主人每天只提供給我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用。與我同住的別的同學都穿著用絲綢做的華麗的、有刺繡的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佩戴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的樣子好像神仙一樣;我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那是)因為(我)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我求學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那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裡學習,朝廷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捱餓的憂慮了;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了;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了;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裡,(這就)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質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專一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錯嗎?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讚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辯論,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的人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求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譭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瞭解我嗎!

註釋

[1]餘:我。

[2]手自:親自動手。

[3]嗜:特別愛好。

[4]無從:無法。

[5]致書:得到書。致:得到。

[6]假借:同義複詞。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弗,不。“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8]走:跑。

[9]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

[11既加冠(guān):加冠之後,指已成年。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髮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這裡即指二十歲。既:已經。

[12]患:擔心,憂慮。

[13]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14]嘗:曾經。

[15]趨:小步快跑,小跑。

[16]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17]叩問:請教。叩,請教。同義複詞。

[18]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聲望,名望。隆:高。

[19]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充。這裡是擁擠的意思。

[20]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語和臉色。

[21]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22]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表現尊敬而專心)。

[23]或:有時

[24]叱(chì)咄(duō):訓斥,呵責。

[25]至:周到。

[26]復:回答。

[27]俟(sì):等待。

[28]負篋(qiè)曳屣(xǐ):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篋:書箱。屣:鞋。

[29]窮冬:嚴冬。

[30]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31]舍:學舍,書館。

[32]支:通“肢”,肢體。

[33]媵(yìng)人:陪嫁的婢女,這裡指服侍的人。

[34]湯:熱水。

[35]沃灌:澆洗。

[36]衾(qīn):被子。

[37]擁:圍著。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41]被(pī):通“披”,穿戴

[42]纓:帽帶

[43]腰:在腰間掛著。腰,名詞作動詞。

[44]容臭(xiù):香袋。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45]燁(yè)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46]縕(yùn)袍敝(bì)衣:穿著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

[47]略無慕豔意:毫無羨慕的意思。略無:毫無。慕、豔,羨慕。

[48]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別人。中:內心。口體之奉:供奉口和身體,指吃的和穿的。奉:供養。

[49]蓋:大概。

[50]道:說,講。

[51]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歲的人稱耄。宋濂此時已六十九歲。

[52]幸預:有幸參與。君子指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

[53]綴:這裡意為“跟隨”。

[54]謬稱:不恰當地讚許。這是作者的謙詞。

[55]諸生:指太學生。

[56]太學:明代中央政府設立的教育士人的學校,稱作太學或國子監。

[57]縣官:這裡指朝廷。

[58]廩(lǐn)稍:當時政府免費供給的俸糧稱“廩”或“稍”。

[59]裘(qiú):皮衣。

[60]葛:夏布衣服。

[61]遺(wèi):贈,這裡指接濟。

[62]司業、博士:分別為太學的次長官和教授。代指有學識的人。

[63]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於天資太低下。

[64]流輩:同輩。

[65]朝:舊時臣下朝見君主。宋濂寫此文時,正值他從家鄉到京城應天(南京)見朱元璋。

[66]以鄉人子:以同鄉之子的身份。

[67]謁(yè):拜見。

[68]撰(zhuàn):同“撰”,寫。

[69]長書:長信。

[70]贄(zhì至):古時初次拜見時所贈的禮物。

[71]夷:平易。

[72]“謂餘”二句:認為我是在勉勵同鄉人努力學習,這是說到了我的本意。

[73]詆:毀謗。

[74]際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賞識重用。

[75]驕鄉人:對同鄉驕傲。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腰佩 。)

  手自筆錄。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手,名詞作狀語,動手)

  戴朱纓寶飾之帽。(寶,名詞作狀語,用珠寶;朱纓,名詞作狀語,用紅纓)

  餘立侍左右。(立,名詞作狀語,站著。)

  縣官日有bing稍之供(日:每日,名詞作狀語)

  寓逆旅(寓,名詞作動詞,寄住。)

  無鮮肥滋味之享(鮮肥,形容詞作名詞,鮮嫩肥美)

古今異義

  餘幼時即嗜學(餘:古義為我,今義為剩下,餘下)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義為熱水;今義指湯水)

  走送之。(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義為迎,今義為逆向,相反方向)

  窮冬烈風(窮:古義為深,今義為貧窮,窮盡)

  嘗趨百里外(趨:古義為奔赴,今義為趨勢)

  日再食(再: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是:古義為因此,今義為判斷動詞,是;假:古義借,今義與真相對)

  卒獲有所聞(卒:古義:終於 今義: 小兵)

  右備容臭(xiù) (臭:古義:香氣 今義:(chòu)臭氣,氣味難聞)

  以中有足樂者(中:古義:心中 今義:表界限)

  有司業、博士為之師(博士:古義:大儒,博學之士 今義:碩士後的學位)

  門人弟子填其室(填:古義:擠滿 今義:填滿 填充)

  或遇其叱咄(或: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同義複詞

1.假=借 :借

2.叩=問 :請教

3.沃=灌 :澆洗

4.廩=稍 :米糧

5.叱=咄 :訓斥,呵責

6.欣=悅 :高興,快樂

一詞多義

1、以:

  (1)連詞:相當於“而”,譯為而,來(計日以還;俯身傾耳以請;無從致書以觀)

  (2)介詞:把,用 (以衾擁覆;生以鄉人子謁餘;以書假餘;撰長書以為贄)

  (3)因為(以中有足樂者)

2.之:

  (1)結構助詞:的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代詞 (走送之)

  (3)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當餘之從師也)

  (4)無實義 (無鮮肥滋味之享)

3.患:

  (1)擔憂,憂慮,動詞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2)憂患,名詞(無凍餒之患矣)

4.故:

  (1)所以,連詞(故餘雖愚)

  (2)特意,故意,副詞(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5.道:

  (1)學說,名詞(益慕聖賢之道)

  (2)說,動詞(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詞(色愈恭,禮愈至)

  (2)到,動詞(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7.質:

  (1)詢問,動詞(援疑質理)

  (2)本質,資質,名詞(非天質之卑)

8.色:

  (1)臉色(未嘗稍降辭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顏色(課外)

9.而:

  (1)錶轉折:但,卻(足膚皸裂而不知)

  (2)表承接:(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

  (2)突然 (則亡以應卒)

  (3)死

  (4)完畢

  (5)終於

11.或

  (1)有時(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錢幣乞之)

12.慕

①仰慕(益慕聖賢之道)

②羨慕(略無慕豔意)

通假字

1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四肢)

2媵人持湯沃灌,(灌:通“盥”,澆洗)

3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倒裝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詞“之”作賓語,動詞後置。“之”代筆錄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書這件事”。)

2、豈他人之過哉(豈……哉?哪裡是……呢?固定句式。)

3、每假借於藏書之家(介詞(於)+名詞(家)=介賓 作 狀語 是狀語後置 原來應是每於藏書之家假借) 

省略句: 1.先達德隆望尊,(先達)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餘)援疑質理,(餘)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餘)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餘)則又請焉。 譯: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學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候遇到他地訓斥、呵責,(我的)表情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我舊又請教。

2.(餘)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遊。(省略主語)翻譯:(我)又擔心沒有大師,名人同(我)交遊,(向他們請教)。

3. 寓(於)逆旅主人。(省略介詞)翻譯: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裡。

問題研究

1.對比作用

  用太學生們學習條件的優越和作者自己學習條件低劣形成對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從對比中得出結論,說明學業能否有成就,取決於主觀努力,增強文章感染力和說服力,並且在對比中使文章錯綜變化,富有波瀾。

2.作者寫本文的意圖是什麼?

  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勸勉馬生珍惜太學優越的學習條件,刻苦讀書。

3.結合課文說說現代中學生讀書應有怎樣的苦樂觀?

  如果學習條件差,要勤勉治學,不怕吃苦;學習條件好,要珍惜優越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4.宋濂的求學經歷,告訴馬生什麼道理?雖然時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學精神,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借鑑?

  在這篇文章裡,宋濂以他的親自實踐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學習的內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仍然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作為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安於貧賤,不慕富貴的精神和對後學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度,誠實守信、尊師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5.作者並不因為衣食住行條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見其內心充實、志存高遠,請結合他的讀書聲畫創作一幅對聯:

  負篋曳屣求師苦,俯身側耳為學勤。

6.作者為什麼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著筆?

  用以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學習,有概括作用。

7.“餘雖愚,卒或有所聞”的原因?

  不因家貧放棄讀書的夢想,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虛心向他人請教,態度極其恭敬。

8.寫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衣食對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館裡的富家子弟,而是表現自己中有足樂者,也就是內心的樂趣。

9.“口體之奉”和“中有足樂”,你贊成怎樣的取捨?

  我贊成中有足樂,精神上的富足能夠戰勝物質上的貧困,知識的積累、精神的充實是學生讀書的必備條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種高尚的情趣。

10.讀完本文,得到的啟示是什麼?

  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專心致志,不辭辛勞才能取得好成績。學業的精通,良好品質的形成,主要在於主觀努力。

11.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自己創造條件讀書的?

  借書不失信於人;抄書不畏艱苦;遠行萬里,向先達虛心請教。

12.具體指出穩重的描寫和議論語句,並說說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寫:“未嘗稍降辭色”形象地寫出了老師嚴肅的神態;“俯身傾耳”形象地寫出了學生奇案功德姿態;“燁然若神人”形象地寫出了同舍生華麗的外表;“縕袍敝衣”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粗陋的衣著。

  議論:“餘雖愚,卒或有所聞”點名虛心請教的好處;“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點明不恥惡衣食的原因;“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點明段旨;“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表明段旨;“是可謂善學者矣”點明馬生的為人;“餘故道為送至難以告之”點明段旨。

13.對於刻苦勤奮、執著向學、樂以忘憂的學習態度有什麼看法?

  這種刻苦向學、樂以忘憂的學習態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為學者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耐於艱難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為什麼沒有板起面孔,說教之感?

  作者現身說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讓後輩從親切委婉的故事敘述中領悟要義,要義比單純議論更感人,更容易被馬生接受。(將自己求學之難與太學生優越學習條件形成對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寫了哪幾方面的難?

  幼時求學借書抄錄之難;成年求師叩問之難;從師求教的跋涉之難;衣食粗劣,生活簡樸。

16.怎樣看待作者尊師從師的態度?

A.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尊敬師長,請教問題態度恭敬,認真聽取老師的批評教育,不能對老師求全責備。只有尊師重教,才能學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一言”,這是中國舊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現象,包含著尊師重教的積極因素,但也顯得過於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學者”應有怎樣的品質?

  為學者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耐於艱難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18.有關文章主旨的對聯?

  名聞天下 文稱四海 緣於心無旁騖

  業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養尊處優

19.本文作者的學習態度是怎樣的?請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作者的學習態度是嗜學,樂以忘憂,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畢恭畢敬,不敢出言。

20.“餘因得遍觀群書”的原因是什麼?

  從他人處借書抄閱,按約定之期歸還。所以別人都願意借書給宋濂。宋濂也得以飽覽群書。

第四篇 曹劌論戰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藉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裡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一、文學(文體)常識

1.《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2.《左傳》傳說為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所作,《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國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它尤其善於描寫戰爭及複雜事件,又善於通過對話和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二、詞語積累

1.通假字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2.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2)忠之屬也(形容詞作名詞,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3)公與之乘(名詞作動詞,乘戰車,坐戰車。)

(4)公將鼓之(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

(5)齊師敗績(名詞作動詞,大敗。)

(6)下視其轍(名詞作動詞,下車。)

3.古今異義

(1)齊師伐我(古義:討伐。今義:砍。)

(2)又何間焉(古義:參與。今義:隔開,不連接。)

(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古義:目光短淺。今義: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

(4)衣食所安(古義:養。今義:安穩。)

(5)弗敢專也(古義:個人專有。今義:獨自掌握或佔有。)

(6)犧牲玉帛(古義:指牛、羊、豬等。今義:放棄或損害一方利益。)

(7)弗敢加也(古義:虛報誇大。今義:增加。)

(8)小大之獄(古義:案件。今義:監獄。)

(9)必以情(古義:以實情判斷。今義:感情。)

(10)忠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今義:忠誠、忠心。)

(11)可以一戰(古義:可以憑藉。今義:能,行。)

(12)再而衰(古義:第二次。今義:事情進行重複,再一次。)

4.重點詞語

(1)齊師伐我(師:軍隊。伐:討伐,攻打。)

(2)乃入見(乃:副詞,於是,就。見:拜見。)

(3)小信未孚(信:信用。)

(4)忠之屬也(屬:一類。)

(5)未可(未可:不可以。)

(6)既克(克:戰勝。)

(7)彼竭我盈(竭:竭盡。)

5.成語積累

一鼓作氣 衣食所安 轍亂旗靡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可以(之)一戰。(“以”後省略了賓語“之”)

(2)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再”和“三”後省略了賓語“鼓”)

3.倒裝句

(1)何以戰?(賓語前置,應為“以何戰”)

(2)戰於長勺。(介賓短語後置,應為“於長勺戰”)

四、人物形象

曹劌:是一位有遠謀的軍事家。他熱愛自己的國家,關心國家大事,敢於進諫;面臨強敵,胸有成竹、從容不迫,有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魯莊公:是一位平庸的國君,他和昏庸的國君不同。他把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見他政治上無能;戰爭中,他急於求戰,戰勝後又不知原因,可見他軍事上的無知。但他在戰前能夠在曹劌的啟發下終有所悟,能夠納諫;作戰中能聽從曹劌的指揮,戰後能虛心詢問戰勝的原因,由此可見,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

五、魯國能以弱勝強的原因:

1.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於民);

2.上下團結,君民一心(團結曹劌,知人善用);

3.掌握策略,以逸待勞(不盲目與強齊硬戰);

4.把握戰機,後發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勝)。

六、理解默寫

1.曹劌請見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表現莊公政治上“鄙”的語言:衣食所安,弗敢專也;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3.表明莊公始有所悟的句子(表明取信於民的語句;戰爭取勝的先決條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4.與毛澤東“敵疲我打”、《孫子兵法》中“以逸待勞”戰術相近的句子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5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豔美麗。在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 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著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照著鏡子裡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時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讚美我漂亮,是偏愛我;我的妾讚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讚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於我。”  

在這種情況下,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於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範圍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不有事想求助於大王。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矇蔽太嚴重了!”  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於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裡的人,給予下等獎賞。”

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一、文學(文體)常識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這部書是西漢時劉向整理編寫的。

二、詞語積累

1.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服:名詞作動詞,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美,認為……美。)

(3)私我也(形容詞作動詞,偏愛。)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作狀語,當面。)

(5)聞寡人之耳者(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2.古今異義

(1)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2)窺鏡而自視(古義:照。今義:偷偷地看。)

(3)臣之妻私臣(古義:偏愛。今義:自私。)

(4)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名詞,地點,處所。)

(5)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國君近旁的近臣。今義:方位詞。)

(6)能謗譏於市朝(古義:指責,勸諫。今義:誹謗,譏諷〈貶義詞〉。)

3.一詞多義

(1)之:①齊國之美麗者也。(助詞,的。)

②燕、趙、韓、魏聞之(代詞,指上面這件事。)

③王之蔽甚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朝:①朝服衣冠(讀zhāo,早晨。)

②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③能謗譏於市朝(公共場所。)

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朝拜。)

(3)孰: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代詞,誰。)

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仔細。)

(4)於:①欲有求於我也(向……)

②皆以美於徐公(比。)

③能謗譏於市朝(在。)

(5)上:①受上賞(第一等的。)

②上書諫寡人者(送上。)

(6)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②門庭若市(像。)

4.重點詞語

(1)鄒忌諷齊王納諫(納:接受。)

(2)鄒忌修八尺有餘(修:長,這裡指身高。)

(3)而形貌昳麗(昳麗:光豔美麗。)

(4)旦日,客從外來(旦日:第二天。)

(5)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四境:全國範圍。)

(6)王之蔽甚矣(蔽:受矇蔽,這裡的意思是因受矇蔽而不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刺:當面指責。)

(8)能謗譏於市朝 (市朝:公共場合。)

(9)時時而間進(時時:不時,有時候。間:間或、偶然。)

(10)期年之後(期年:滿一年。)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者也”,表判斷)

2.省略句

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與(之)坐談。(省略主語、賓語)

3.倒裝句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介賓結構後置,應為“我與城北徐公孰美”)

(2)忌不自信。(賓語前置,應為“忌不信自”)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狀語後置,應為“此所謂於朝廷戰勝”)

四、讀後啟示

1.鄒忌善於進諫,給我的啟示是:在生活中,在與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見時,我們要講究說話的技巧,要看對象,注意場合,要得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對方心悅誠服。

2.齊王納諫給我的啟示: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要胸懷寬廣;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五、理解默寫

1.表現鄒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正面描寫鄒忌頭腦清醒的句子是):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2.鄒忌從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啟發(妻、妾、客讚美鄒忌的原因和目的)(鄒忌經過思索,找出不同原因)的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3.威王採取的納諫措施(齊王受鄒忌啟發,用懸賞的辦法廣泛徵求臣民意見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4.寫出鄒忌諷諫,齊王納諫的成效的語句: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5.寫出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照應的句子: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第4第6篇 出師表

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xiè)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yí)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xíng)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huán)、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所以讀yòu】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翻譯: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裡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裡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後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採納正確的言論,以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一、文學(文體)常識

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希望、請求和建議。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

二、詞語積累

1.詞類活用

(1)以光先帝遺德(名詞作動詞,發揚光大。)

(2)恢弘志士之氣(形容詞作動詞,擴大、發揚。)

(3)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奸:形容詞作名詞,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詞作名詞,忠善之事。)

(4)此皆良實(形容詞作名詞,善良誠實的人。)

(5)優劣得所(形容詞作名詞,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苟全性命於亂世(形容詞作動詞,保全。)

(7)親賢臣,遠小人(親、遠:形容詞作動詞。親,親近。遠,疏遠。)

(8)攘除奸兇(形容詞作名詞,奸邪兇惡的人。)

2.古今異義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古義:時。今義:秋天。)

(2)誠宜開張聖聽(古義:擴大。今義:開始營業。)

(3)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古義:痛心,遺憾。今義:極為仇恨。)

(4)臣本布衣(古義:平民。今義:用布做的衣服。)

(5)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道德品質十分惡劣。)

(6)臣不勝受恩感激(古義:感動,激奮。今義:感謝。)

(7)臨表涕零(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一詞多義

(1)以:①以光先帝遺德(用來。)

②以塞忠諫之路也(以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認為。)

④諮臣以當世之事(拿。)

⑤遂許先帝以驅馳(來。)

⑥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2)於:①欲報之於陛下也(向。)

②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對。)

③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到。)

④受任於敗軍之際(在。)

(3)所以:①此先漢所以興隆也(……的原因。)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用來。)

(4)效:①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任務。)

②不效則治臣之罪(成效。)

③恐託付不效(實現。)

(5)分:①今天下三分(動詞,分開。)

②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名詞,讀fèn,本分。)

(6)然:①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轉折連詞,然而,可是。)

②然後施行(指示代詞,這樣。)

(7)遺:①以光先帝遺德(動詞,讀yí,遺留。)

②以遺陛下(動詞,讀wèi,給予。)

(8)明: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形容詞,嚴明。)

②以傷先帝之明(形容詞,英明,聖明。)

(9)行:①然後施行(動詞,讀xínɡ,做,執行。)

②性行淑均(名詞,讀xínɡ,品德,品行。)

③必能使行陣和睦(名詞,讀hánɡ,行列,這裡指軍隊。)

(10)能:①必能裨補闕漏(助動詞,能夠。)

②先帝稱之曰能(動詞,能幹,有才能。)

(11)為:①俱為一體(是。)

②眾議舉寵為督(擔任。)

4.重點詞語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蓋追先帝之殊遇(殊遇:優待,厚遇。)

(3)誠宜開張聖聽(聖聽:意思是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4)引喻失義(引喻:稱引、譬喻。)

(5)陟罰臧否 (臧否:善惡)

(6)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刑:罰)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8)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拔:選拔。)

(9)悉以諮之(諮:詢問。)

(10)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11)遂許先帝以驅馳 (驅馳:奔走效勞。)

(12)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爾來:那時以來。)

(13)夙夜憂嘆(夙夜:早晚。)

(14)攘除奸兇 (攘除:排除,剷除。)

(15)斟酌損益(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16)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17)以彰其咎 (彰: 表明,顯揚。)

(18)諮諏善道(諏:詢問。)

(19)察納雅言(雅言:正言。)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也”表判斷)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陛下)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省略主語“陛下”)

(2)後值傾覆,(臣)受任於敗軍之際。(省略主語)

3.倒裝句

(1)苟全性命於亂世。(狀語後置,應為“於亂世苟全性命”)

(2)臨崩寄臣以大事。(狀語後置,應為“臨崩以大事寄臣”)

四、主題思想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伐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五、人物形象

諸葛亮:是一位知恩圖報、忠誠堅貞、盡心盡職的賢臣。

六、理解默寫

1.表明作者志趣(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2.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親賢臣,遠小人。

3.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

親賢臣,遠小人。

4.通過對比寫出先後漢興隆及衰敗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5.寫盡作者一生(臨危受命)的句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6.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政治願望):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7.《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8.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感情(全文感情線索)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9.第七段中“大事”具體指“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