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走进夷陵区太平溪镇长岭村,随处可见碧绿的茶园。

在这片因茶而兴的土地上,上世纪80年代就诞生了夷陵区(原宜昌县)历史上第一个茶叶“万元户”,他叫望运国。

望运国,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今年77岁的望运国,依然精神抖擞。

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我们来到他家时,他正捧着茶杯看电视,见我走进去,连忙站起身,招呼我坐,泡了一杯茶递到我手上说:“今年的新茶,尝尝。”接过茶杯,一股独特的茶香味顿时沁人心脾,瞬间似乎有一种提神醒脑的魔力。此刻杯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阵阵幽香弥漫开来。

望运国讲,他年轻时期,以种粮食为主,虽然也有茶叶,但是技术、科技匮乏,没有资金投人,也没有大规模的茶叶种植,人们根本没把茶叶当回事。

1983年,长岭大队茶场53亩茶园濒临荒芜,村委会根据中央1号文件“鼓励能人承包经济作物”的精神,研究后提出,六年只交1万元利润,希望有人承包。张榜几个月无人揭榜,望运国胆子大,主动提出承包。消息传出,长岭大队顿时像炸了锅。有人说,他要是六年交齐1万元给村里,我唱台戏他看,或者是我在手板里挖四两精肉给他打牙祭。望运国家里人也不支持他,担心他承包茶场是“卖了婆娘贴枕头”。望运国不管人家怎么说都不还嘴,只是微微一笑,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承包茶场的决心。

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其实,人们不知道,望运国要承包村茶场,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随便拍脑壳一说。望运国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他看到村里张榜招人承包以来, 一直没人承包,他就动了心思。他想,自己几代人种茶,有一定的经验 ,何不去试试呢?他为此专门到小溪塔,拜访了茶叶专家林作炎,讲了想承包村茶场的想法,本以为林作炎要劝他不承包的,没想到林作炎说:“好啊!你承包,我支持。只要按我说的搞,保证你赚钱!”望运国听林作炎说要支持他心里就有了底气,这才敢鼓足勇气说承包。1983年冬季的一天,望运国来到村委会,要与村里签承包合同,村干部用疑惑的目光看了望运国许久,提醒他说:“合同一签字,就上了铜板册的哟!”望运国点了点头,在合同书上写了名字,摁了自己的指印。

望运国承包了大队里的茶场,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约了4名种茶经验丰富的村民和他一起干,付给他们当时本地最高工资。他按林作炎的要求,作出了简单的“两步走”规划,接着就按规划一步一步实施,他立志要用行动和效果证明给大家看。

望运国的第一步,是改造茶园。他狠心砍掉茶园中杂树,毁掉茶园里的粮食作物,在茶园除草修剪,碰到技术问题,就请教“林老师”。在林作炎指导下,给茶树抽槽、施枯饼肥,砌坎筑墩。望运国计算了一下,茶树下面都要开挖40厘米深,40厘米宽的槽沟,53亩茶园,累计抽槽长度有2万米,相当于40里路那么长。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一年后 ,茶园面貌焕然一新,茶树有了精神和长势,这让望运国看到了希望。

望运国的第二步,是制作名优茶。20世纪80年代,林作炎在太平溪研制出了省优部优、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峡州碧峰’茶。林作炎决定,把制作“峡州碧峰”的技术传给望运国,让望运国制作名优茶致富。为练制作名优茶的手法,林作炎教望运国先后建起两个平台灶,找来一捆稻草,洗净晒干,切成五寸长,当作茶叶放在锅里,喊一二三四口令,朝一个方向反复搓揉掌握技巧。熟练掌握技术后,望运国在茶园里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为原料,经过“推青、杀青、排凉、初揉、初干、复揉、理条,足干提毫、精练定级”八道工序,试制出少量的“峡州碧峰”茶,投放市场试销,效益非常可观。1984年,望运国实现产值1.2万元,按合同交齐了当年的利润1500元,自己还赚了几千元钱。村办茶场第一次有了盈利,这让好多人不敢相信。

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峡州碧峰

转眼到了1985年,林作炎眼见望运国制作“峡州碧峰”的工序固定、工艺熟练之后,就指导他批量生产“峡州碧峰”茶。春茶开园了,望运国白天在茶园采茶,夜晚在灶台上制茶,为保证名优茶质量,他现采现制,当天鲜叶必须制完,为此望运国一连三天三夜没睡过觉,眼睛熬红了,手指烫起泡了,吃饭、喝酒都没了胃口,只想睡觉,有几次靠在墙上站着就睡着了。

望运国说,最苦的是他为加工茶叶买柴的事。那时制茶都烧木柴,每年要外出买柴上十次。1985 年冬季,他找了一辆货车,到百里开外的大老岭买杂树柴,回来时下起了大雪,路滑难行。走到邓村乡的竹林,天快黑时,车子歪在公路边走不了了。司机说要换配件,竹林地处边远,一无汽车修理厂,二无电话联系。司机搭便车到小溪塔买配件,望运国在公路边守柴,天寒地冻,又冷又饿又渴,直到第二天中午司机才带着配件回去。车修好后把柴拉回家,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985 年,望运国制出“峡州碧峰”、“平湖毛尖”等名优茶1000多斤,创产值10多万元,按合同上交村里后,获纯利12000多元,一举成为夷陵区(原宜昌县)历史上的第一个茶叶生产 “万元户”。那时的万元户是农民的梦想。望运国靠种茶叶成了万元户的事,逐渐声名远播,被推举为宜昌地区勤劳致富的典型。1986 年,望运国提前三年完成了上交村里1万元的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望运国连续3年被评为宜昌县劳动模范,还获宜昌市制茶技术能手、湖北省科技示范户、湖北省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称号。

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一时间,在太平溪提起望运国,老少皆知,就连当年怀疑他的人也直摆脑壳,刮目相看。

望运国成为万元户以后,继续生产名优茶,经济效益一年上个新台阶,身边好多茶农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

望运国思考着怎样带动大家种茶致富,他向茶农宣传制作名优茶的好处,指导茶农改造茶园,长期为200多家农户代理茶叶加工,每年生产名优茶2万多斤,并且帮他们销售。他还主动联系当地和周边59户贫困户,为贫困户扶持资金和种子、肥料等物资,帮他们发展密植茶园,使45户贫困户种茶脱贫。

34年前,他是夷陵首个茶叶万元户!网友:如今咋样了啊?

1988年,望运国的合同到期,村里考虑他的投入和贡献,与他续签合同,延长承包期5年,上交利润基数提高到每年8000元。然而,很多村民看到望运国赚钱了,要求村里把茶场分到户。1989 年,望运国知难而退,经营自己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厂。

如今,望运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没有能力承包茶园了,但他仍然东家进西家出,无偿地为茶农传授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