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140公里,合庐市域铁路预计2022年开工

合庐市域铁路新进展

庐江迎来高速发展

合肥经济圈越来越大

合庐市域铁路预计2022年开工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号消息,近日,合庐市域铁路项目预可研专家评审会召开,有望打造滨湖与庐江间的公交化市域快线。此外,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工程通过评估,未来庐江南站将牵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

11月9-10日,合肥到庐江市域铁路项目预可研专家评审会在庐江召开。

专家组由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总工陈必壮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安徽省发改委铁建办、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包河、肥西、舒城、庐江等沿线相关县区部门及镇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时速140公里,合庐市域铁路预计2022年开工

根据爆料图片显示,合庐市域地铁已作为S4线列入《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5),预科研规划线路由8号线终点站引出,经牛角大圩、严店、三河风景区、跨杭埠河后,经冶父山风景区进入庐江县城,终点引入合安高铁庐江西站。

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迎来预可研评审

合肥到庐江市域铁路项目,也就是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项目,现阶段正处于线网规划前期研究阶段,合庐市域铁路项目预可研专家评审会本月刚刚召开。

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是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湖新区与庐江县间的公交化市域快线。该项目能为滨湖新区及三河、同大、石头、庐城等主要城镇之间的旅客提供高效出行服务,并为环巢湖西岸、三河古镇及沿线城镇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撑。

根据最新的规划内容来看,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位于合肥市南部,线路起于滨湖新区九联圩站,终于庐江西站。途经肥西县严店乡、三河镇,舒城县杭埠镇,庐江县同大镇、台创园、石头镇、罗埠社区进入庐江县城。

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暂定设计时速140公里。初近远期均采用市域3型车4辆编组,线路全长约66.6公里。全线设站18座(预留2座),其中高架站9座、地面车站4座、地下站5座。利用合肥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一段一场。工程总工期为4年,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铁路建设项目从预可研报告之后,还得经过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较长阶段,因此现有的线路和时间设置不排除后期调整。

庐江南“牵动”长江干线铁水联运

日前,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可研报告已经通过评估。作为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项目,这条线路是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

线路主要经过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铜陵市郊区。其中庐江县19.8公里,经过泥河镇、矾山镇、罗河镇三个乡镇;枞阳县17.726公里,白梅乡、钱铺镇、横埠镇三个乡镇;铜陵市郊区14.576公里,经过周潭镇、陈瑶湖镇、老洲镇、普济圩农场等四个乡镇。

工程从庐江南站至江北港站线路全长52.102公里,全线设车站5个,其中改建车站一个(庐江南),新建车站3个(泥河、横埠、南沙港),远期预留车站1个(钱铺站)。

省发改委要求相关单位加快法人公司组建落实项目资金,加快要件报批,同步推进港口建设工作,争取专用线项目年内开工。

庐江人期待的项目

合肥到庐江市域铁路项目,也就是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一直以来是很多庐江人关注的一个热点,现在一起来看看现场了解到的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部分规划。
项目的地理位置和路线

合肥至庐江轨道交通位于合肥市南部,线路起于滨湖新区九联圩站(规划8号线与1号线换乘站),终于庐江西站。

途径肥西县严店乡 、三河镇、舒城县杭埠镇、庐江县同大镇、台创园、石头镇、罗埠社区进入庐江县城。

研究历程

2017.8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项目初步研究

2017.10

签订本项目的工程咨询合同,并对本线的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必要性。线路走向方案。客流运量预测、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2018.1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与庐江县相关部门经多次论证与研究后,提交送审稿

2019.4

经县规划委员会审议。要求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对接。优化方案

2019.8-9

市规划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踏勘论证

2019.11

完成了本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

据了解,庐江县境内现有铁路里程达120公里,正在运营的铁路有2条,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铁路2条,规划铁路5条。庐江因其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已被列入安徽片区铁路交通枢纽规划,这在全国县级来说是少见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工作,印发《庐江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合庐市域铁路、合庐池高铁、庐巢马城际铁路、合庐铜城际铁路、六庐宣城际铁路等铁路项目。

庐江最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城区建设和交通发展上还是有明显的加速,这是有目共睹的。撤县设市区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早在2017年年初,庐江县就已经开始进行“撤县设市”的申报工作了。不仅如此,庐江县还和合肥的城市空间规划“四规合一”进行紧密的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