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治超点“走过场”泥头车超限屡禁不止

连续几天,我们节目暗访报道了泥头车涉嫌超载危害公路桥,以及扰民等乱象。归根到底,泥头车乱象为何屡屡不止,关键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为了限制泥头车超载上路,各地方路段都设置了治超点,那关卡会不会存在灰色地带呢?

报料人黄先生(化名)称,他从事货运好几年了,之前一直在清远市清新区。而他发现,好几次开货车载货超长和超高,经过治超站时也相安无事,不过每次他担心上路后会再被截查罚款。

报料人 黄先生:

“都是拉泡沫的,我不想超高超长,但厂里非要我们拉,我们车厢原是7米多的长度,现在超过了5米左右,还要改装车辆,被查会罚很重,至少是5000块到20000块。”

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S253省道治超点

10月30日中午,记者来到了报料人所反映的治超点。这是货车和泥头车经过S253省道的重要关卡,途径车辆必须进站过磅。在治超点内,分别有两条电子过磅通道,旁边就是值班室。记者发现,有的货车过磅时,电子屏明明已经显示“超重”,但车辆还是能顺利通关。

晚上10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治超点蹲点,同样车辆显示超重但直接上路的情况依旧。这到底怎么回事?

记者暗访:治超点“走过场”泥头车超限屡禁不止

违法超限超载被称为“公路第一杀手”,不仅严重破坏道路和桥梁设施,更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但“货车不超载就亏本”的行业现象,让许多卡车司机“被逼”铤而走险。

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明确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车辆运输车,吊销其车辆营运证;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车辆运输车驾驶人,责令其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有专家表示,虽然法规健全,但关键仍是执法。

有学者直指,面对超限超载,交警、路政等执法部门并没有严格查处,有的地区甚至以罚代管,罚款就可放行,违法成本远低于利益,导致如今超限超载的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