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還記得2014年春晚,沈騰的經典小品《扶不扶》嗎?沈騰所飾演的角色郝建,是一個善良“愛管閒事”的普通青年,連續做了兩次好事都被誤會是“始作俑者”,最後又解除誤會的故事。

這部小說想要表達的正是現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老人摔倒要不要管”。

其實這種道德類難題是在後來爆發出來的,一些詐騙團伙利用人的善良發明出“碰瓷”行為,來騙錢;還有一些老人摔傷後神志無法清醒,出現錯誤臆想,誤將好心人當做肇事者。

讓原本善良純粹的好人好事變得更像是“引火上身”。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於是關於老人摔倒作為過路人你會如何抉擇,是當做沒看見的路過;還是叫來附近的人一起來作證一起救人,還是先拍照齊整證明自己清白再去救人,亦或是毫不猶豫的去救人。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老人突然摔倒,3名小學生放學路過

監控顯示,但是三個小學生放學一起回家,一位拄著柺杖的老人當時站在路旁散步,向前走了一步,想走第二步時,腳下踉蹌,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於是後退了兩步向後摔倒。

事故就發生在孩子們的右前方2米處,拉著拉桿書包的孩子最先反應過來,放下書包和手裡東西,跑向老人,另兩名同學也更了上去,孩子先是俯身蹲在老人面前,詢問查看情況。

發現老人意識清醒,但是無法起身,於是三個孩子想要合力將老人扶起來,但因為孩子們力氣不夠,未能將老人成功扶起。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孩子們沒有離開,一直陪在老人身邊,直到附近有路人出現,路過的大人看到後也立馬上前幫忙,將老人扶起,知道確保老人安全無礙後才離開。

事後孩子們也沒有留下些姓名,老人的孫女通過監控瞭解了全過程,向三位學生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和希望將這樣正能量的事情傳播出去,還稱讚孩子的家長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

在信的最後一段寫著:你們扶起的不僅僅是一位老人,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與愛心。

他們是祖國下一代的驕傲,也是國家社會的希望,讓孩子從小接受美德教育,成為一個為國家盡一份力,為社會做貢獻的優秀人才。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讓孩子認識:善良具有兩面性

善良具有兩面性,一個是適度的善良,一個是過度的善良。我們希望孩子所具備的是一種適度善良所體現出的高貴品質,不是毫無底線的無知善良。

▲什麼是過度善良呢?

網友小佳是一個善良的女生,可是她的善良並沒有給她帶來快樂。

小佳說她一次加班有些晚,趕著地鐵最後末班車回的家,出地鐵口時遇到一個擺攤賣蔬菜的老奶奶,小佳心善走過去想看看要不要買點什麼。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老奶奶看著小佳說,這天氣怕是要下雨,自己也準備收攤了,跟小佳商量說自己還剩一些地瓜沒有賣出去,帶回去太沉了,說可以便宜些都拿走。

小佳心善覺得地瓜也放得住,就將剩下的一大袋地瓜買下來,順便還幫老奶奶收拾攤位,最後老奶奶有拿出一袋青菜,說就剩一把了,也便宜賣給她。

小佳就是覺得老人家一個人出來掙錢不容易,於是就照單全收了。

等小佳回家整理菜時,發現自己買回來的地瓜磕磕巴巴和青菜都表現有些糜爛的情況。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小佳原本因為做了善事而愉快的心情,變得非常抑鬱,感覺自己的善良被人惡意消費了。

小佳說,自己從小因為爆棚的善意沒少吃虧和被利用,她自己也不不想這樣,但是如果自己不善良,就會難受。

小佳的這種情況就屬於過度善良,因從小相成的這樣的一種善良尺度和心理觀念,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讓孩子拒絕過度善良

1、做好孩子的自我保護教育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想要幫助別人時,應學會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而不是顧此失彼或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幫助別人,可以思考如何有效的找到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3名小學生放學路上,遇老人摔倒暖心幫助,扶起的是摔倒的良知

2、正確培養孩子的社會協同意識

人類是群居者,無論是在學校、社會還是家庭,我們都是團體的一份子,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對於集體首先要具備責任心,過於自私;其次讓孩子是認識到,集體間的幫助應該是相互的,而不是一方無限的付出。

3、要做有道德修養的善良人

我遇到過一類人,他們在職場社交中表現優異,但卻在私底下對親近的人“冷酷無情”,他們也有善良,但他們的善良是一種“偽善”,善良在這類人中不再是一種品德,而是一種換取利益手段。

這時孩子從小被間接或直接地灌輸太多利益得失造成的。

賢爸小結:

我們的孩子不能沒有善良,但也不能被“善良”綁架。如果小賢有一天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我和他的媽媽會非常支持他去幫助摔倒的人。

但我也希望小賢可以謹慎處理,交給他如何診斷人在忽然昏倒或摔倒後的表現,不同的表現對應著不同的急救措施,因為錯誤的急救和不及時的急救都是對生命的威脅。

我會在這之前,引導小賢建立強大的內心和能力。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