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明清兩代,文字獄大興,許多文學作品的思想和主題,因此受到限制和桎梏,其藝術成就,遠不如唐宋時期。特別是對於詩詞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個原因,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明清詩詞的沒落,其詩詞名家也寥寥無幾。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蘇軾出獄劇照(烏臺詩案文字獄)

但是唐朝的包容並濟,也使得詩歌在此間大放異彩,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也多集中在有唐一代。王楊盧駱、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七絕聖手王昌齡、小李杜、元白…多不勝數。

他們都曾寫過諷刺朝政、抨擊時局的詩詞,但是這些作品並沒有給他帶來牢獄之災,反而讓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史冊之上,這是唐朝的氣象,也是詩歌的盛世。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杜甫與李白(劇照)

杜甫有一首絕佳的諷刺詩,但是在之前,風月以為這是誇耀他人的詩句,還曾多次引用,如今想來,實在慚愧,暫請原諒風月的無知,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流傳千古的作品: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此詩的三、四句,想必各位讀者耳熟能詳,從表面意思來看,這句詩是誇讚樂曲的優美動聽,人間難以聽到,恍若仙宮的仙樂,只有在天上才能聽聞。尤其的題目中的“花卿”,讓風月聯想這是一位歌姬的藝名。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杜甫劇照

其實,花卿是指唐朝的武將花敬定。眾所周知,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中央勢微,藩鎮節度使和一些地方將領開始不將朝廷放在眼裡,肆無忌憚起來。而花敬定,仗著在平定段子璋叛亂之時,有斬首之功,於是嬌寵自傲。

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天子、宗室、官員、平民都有相對應的禮制,如服裝配飾、音樂等。而花敬定,在成都目無禮法,擅自使用天子才能使用的樂隊規格和音樂,屬於僭越行為。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杜甫雕像

在這種背景之下,杜甫才寫了這首詩。先看第一句,錦城就是指的成都,絲管則是樂器,紛紛是形容樂曲的,第二句接著寫樂曲,悠揚婉轉,彷彿無處不在,散於江風,飄入雲霄。這兩句,化無形之聲,為有形之曲,彷彿美妙的樂曲之聲,能夠在眼前呈現一般,手法極其空靈。

三、四,則將曲聲之妙,再拔到一個高度:乃天上之曲,人間難聞。不過,這裡的“天上”,卻是一語雙關,自從漢朝“天人合一”的說法之後,人們便喜歡將皇帝和“天”聯繫起來,瞭解完花敬定的所作所為之後,我們便能理解,這裡的天上之曲,說的就是皇宮的樂曲。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原來是罵人之作,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它夸人了

錦城夜景

所以,這首詩,明著像是誇花敬定家中所奏樂曲之優美,其實是在諷刺他不合禮法,是為一語雙關,並且杜甫此詩,諷刺而不顯露,罵人猶似夸人,實在是諷刺詩的最高境界。正如《詩人玉屑》言:

諷刺則不可怒張,怒張則筋骨露矣!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後世對杜甫的過度解讀,覺得這首詩,本身就是誇讚樂曲之詩。我們知道,杜甫憂國憂民,心繫天下,而花敬定,不僅張狂儹越,並且在平叛的時候,縱兵搶掠,為奪取婦人首飾,斷人手腳。

杜甫不說剛強不屈、從不諂媚,但是文人風骨還是有的,試問,一個飽讀詩書愛國愛民的詩人,怎會去逢迎一個禍害百姓的狂妄武夫?故而,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考慮,這都是杜甫的諷刺罵人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