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優雅的環境,吃不飽的精緻菜品,動輒成百上千的消費,每次品嚐過後都要回(肉)味(疼)好幾天。 而大排檔呢?則完全是兩個世界。煙熏火燎,人聲鼎沸,滿滿的都是人間煙火氣。 你能相信嗎?在新加坡的一家小髒攤上,人均10元竟然能吃到米其林餐廳的菜品?! 這個奇蹟,是他用了35年的時間創造的!

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他叫陳翰銘,1965年出生於馬來西亞一個普通的小村莊,父母都是農民。 因為家裡窮,他從小就學會了給家人做飯,養豬養鴨種菜,聽鍋碗瓢盆的碰撞。 日積月累下,他對食物和烹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特殊的感情。 15歲時,陳翰銘不得不放棄學業,出來謀生。他來到新加坡,沒有考慮其它職業,而是一頭扎進了廚師這行。當時他的夢想很簡單,就是穿上自己的廚師服。

  

  15歲的他瘦弱得連鍋都顛不動,只能打下手,在後廚洗菜、倒泔水...儘管如此他卻是學徒中最勤快的一個,就是為了能站在旁邊看師傅怎麼做燒臘。 出師之後他的“苦日子”並沒有結束,常常在疲憊中睜開眼,拿菜刀的右手痠痛得抬不起來,但還是要打起精神開始一天的忙碌。 危險也總是不期而至,陳翰銘已經不記得被燙傷過多少次,但儘管如此,他仍未放棄當初的夢想。

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2008年,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開在新加坡牛車水的一個2平方米的攤位。陳翰銘想到自己是跟著香港的師傅學做的油雞,因此給店取名叫“香港油雞飯·面“。店裡主打油雞,顧客可以選擇配飯還是配面。

  平凡的油雞,在本地人看來連主菜都不是,陳翰銘卻說,只要調配出好的滷汁配方,油雞也能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開業之初,陳翰銘給自己定了目標,每天限量售賣30只油雞,售完即止。可事實證明他想多了,雖然攤前人來人往,但他卻連30只雞都賣不出去。 陳翰銘很苦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他用35年把一小攤做成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

  終於他發現,自己的油雞賣不出去就是因為“太正宗”了,忽略了當地人的口味和香港人的口味不一樣,這裡的人更喜歡口感偏甜、色澤偏深的油雞 。 陳翰銘一點點改良油雞的口味,用了一年時間,終於從無人問津做到了回頭客絡繹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